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135章 各方反应

大宋将门 第1135章 各方反应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这次落实军衔制,就是要彻底建立起正规的,稳固的,不随着将领能力而波动的强军,作为大宋的柱石,军队必须坚强可靠。回顾这些年的改革,我们建立了军校,完善了人才培养制度,建立了挑选士兵和训练士兵的标准化流程,建立起强大的军工体系,落实年龄规范,对于超过年龄的将士,坚决解甲归田,保证将士的年轻化和强大的战斗力。”

王宁安继续道:“如今落实军衔制度,就是要在军中建立起明确的规范,下级要无条件服从上级,士兵不是任何将领的私产,要有完备的考核升迁制度,要人尽其才,要能服众……”

政事堂会议,王宁安亲自阐发了整个军制改革的构想。

所有士兵,分成将、校、尉三级,每一级又分成少、中、上三个层次,加上普通士兵,一共十级。

王宁安认为,以目前大宋的军力,主要的威胁是庞大疆域内部的叛乱,尤其是殖民地的叛乱,因此需要建立起小而灵活的建制,才能应付挑战。

因此军中的基本单位为营,由少校军官统帅,同时又设立副手和参谋,共同领军。所有大宋的军队,总计编成650个营,作为基本的野战部队。

另外还有水师,骑兵,炮兵,工程兵,医疗兵等等,兵力总数为48万人。

为了应付天竺的叛乱,王宁安宣布,要从禁军开始,快速完成整编,改组之后,禁军南下岭南,接受适应训练,半年之内,开赴天竺,平定叛乱。

同时,又调遣200艘战船,以及5000名海军,火速携带军需武器,支援天竺总督,稳住大局。

面临叛乱,兵部,枢密院,参谋部的效率都是空前的,他们很快就拿出了方案,而且迅速落实,整个禁军,都开始了全新的整编。

这一次的改革,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以狄青,杨怀玉,慕容轻尘等人为代表,他们是鼎力支持。

因为采用军衔制之后,提高了战斗力不说,军中的上将,仅次于政事堂诸公,甚至高于六部尚书。

过去担心武夫专权,就拼命压低武人的待遇,把统兵大权给了文官,弄得不伦不类。

现在好了,采用军衔制,根本不用担心武人造反,换句话说,也就不用过分贬低武夫。

为国流血牺牲,终于换来了应得的地位。

每一个将领都格外振奋,哪怕是退了下来,他们也心满意足。

王宁安已经私下里透露,对于这些年的有功老将,即便是退役,朝廷也要给予优待,部分人员会被授予大将军衔,至于狄青和杨文广,因为有开疆之功,王宁安决定要再增加两位异姓王。

继王宁安和文彦博之后,大宋又会出现两位异姓王,而且全是军方的,这让武夫们振奋不已。

像慕容轻尘等人,更是每天凑在一起,对秦王满口子称赞,五体投地。

他们是真高兴,还有些人也是高兴,但他们的算盘却不是一回事儿……

“王宁安,你弄权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病公子满脸狰狞,不停咳嗽,惨白的小脸,露出了病态的干红,眸子里,充满了荼毒的光!

不是别人,正是王雱!

人都会成长,从前王雱以聪慧自诩,结果云州一案,他身败名裂,靠着装疯卖傻,才侥幸活下来,可从此之后,父亲看不起他,妹妹看不起他,堂堂大国舅,就跟地沟里的耗子似的,见不得人。

每一天都是十八层地狱般的煎熬。

王宁安拿走了他的权力,名声,家庭,健康,让他变得一无所有……这个仇恨,那是永远无法化解的,就像是诅咒,每一天都在蔓延侵蚀着王雱。

最要命的是他还要装成幡然悔悟,装成洗心革面,承受的折磨成倍扩大。

支持王雱活下来的唯一动力,就是复仇。

可他也清楚,王宁安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也根本没有力量报仇,唯有在漫漫黑夜中,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机会。

想不到的是,机会竟然真的出现了,王宁安动了军权,如果让他做成了,皇帝还剩下什么?

就算他们君臣感情再深,又能怎么样?

我就不信,赵曙还能为了师父,不要天下!

王宁安,这次不是我想你死,是皇帝,是老天让你死!

和王雱一样兴奋的人并不少。

比如理学上下,比如陆佃,他出现在了文及甫的府邸。

“文大人,你这里可是真够简陋的,一点不像是文家的风格!”

文及甫瞥了他一眼,“你又是什么东西,也敢品头论足?老夫还有事情要忙,没空和你扯闲篇!”

“别啊,文大人,我拜会过令尊,他不见我,没法子,只能来找你!”

“我爹!”

文及甫立刻警觉起来,他端起茶杯,冷笑道:“我爹不见你,我就更不敢见了,你请便!”

陆佃急了,“文大人,这可是天赐良机,令尊替王宁安冲锋陷阵,得罪了多少人?结果王宁安反复无常,一脚把令尊踢到开封,简直丧尽天良,令人不齿!你身为文相公的公子,难道就不想给父亲报仇吗?”

“你放屁!”

文及甫破口大骂,“我和秦王是儿女亲家,我们一家人的事情,不劳外人置喙!”

“一家人?”陆佃放声大笑,“你姓文,他姓王,几时成了一家人?而且就算是一家人,他王宁安公然侵夺圣人兵权,如果让他真的把军衔制落实下去,大宋的禁军和边军就都姓王而不姓赵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会答应吗?你跟王宁安一家人,就不怕一起上断头台?”

“放屁,放屁,全都是放屁!”

文及甫豁然站起,一摆手:“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陆佃看着气急败坏的文及甫,哈哈大笑,“文大人,我是无名小卒,可你不一样,身为议政会议领班,阻止乱命,匡正社稷,不正是你的职责吗?令尊阻挡了曹太后,万古流芳,你要是能挡得住王宁安,也必将青史留名啊!”

“快,赶走!赶走!”

家丁把陆佃赶走,可文及甫却陷入了沉思。

他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坚决。

陆佃说的没错,其实文及甫也是这么看的。

动了军权,就等于动了皇帝的命根子。

赵曙和王宁安的感情究竟有多深?能不能超过江山社稷?文及甫不敢说,但更不敢说的是王宁安的实力。

即便赵曙和王宁安翻脸,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皇帝,能不能胜过古往今来,第一大权臣,文及甫是真的说不好。

这时候站队,去和王宁安死拼,是神来之笔,还是不作不死?

文及甫心中忐忑,半点主意没有。

枯坐到半夜,他只能展开纸笔,给父亲写信,请教文彦博的智慧。

而此刻呢,老文也没有闲着,他正在接待一位客人,司马君实!

同样都在开封,说来或许不信,这还是他们两个第一次见面。

“文相公,你终于肯见我了!”

文彦博抓着花白的胡须,呵呵一笑。

“君实,你也终于准备背叛师门了!”

单单一句话,两个人之间,就噼里啪啦,火星乱冒,充满了杀机!

司马光的脸色变了又变,他读了那么多史书,有什么不明白的。

不管成败,他背叛师父,那就是永远无法抹灭的污点。

对于有心成为圣人的司马光来说,这是他无法容忍的瑕疵。

但另外一方面,他早些年,做了太多对金融集团有利的事情,王宁安要一举端掉金融势力,双方到了生死关头,根本不会允许司马光置身事外。

在军衔改革之前,司马光还不愿意跳出来,但是这个军衔改革让他大惊失色。

秦王的步子太大了,他动了最不应该动的东西!

师父,弟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站在你这一边了……司马光抬头看了看文彦博,“文相公,既然晚生来了,就已经想通了,你何必拿言语揶揄折辱!未免有失大家风范。”

“哈哈哈,司马君实,老夫可不没有修《资治通鉴》,更不想当什么圣人……念在同朝为官多年的份上,老夫劝你一句,有些事情,未必如你想的那样!”

司马光略微沉吟,随后淡然一笑,“文相公,这话是不是说……你不愿意出手,或者说,你还相信秦王?”

老文道:“果然,连师父都不认了——老夫不相信王宁安,可老夫相信自己,你们的那点算盘,尚且瞒不过老夫,还想瞒过王宁安,真是笑话一样,老夫不妨提醒你一句,从头到尾,没准这就是王宁安设下的陷阱,他这个人有多黑,你这个学生难道不知道吗?”

文彦博绝对是肺腑之言,切肤之痛的深刻体会,深刻到了骨子里!

当年的议政会议不就是这么回事,从头到尾,都是王宁安设计的局,他文彦博拼了老命表演,结果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值啊!

“司马君实,请便吧!”

司马光当然不会像陆佃那么不要脸,他施礼之后,转身离去……到了外面,司马光定了定神,他又笑了!

好你个文宽夫,到了这时候,还想着首鼠两端,你跟我说这话什么意思?不就是想留一份香火情吗?

莫非你也不信王宁安能赢?真是个老狐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