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29章 韩宗武的妙计(求月票)

大宋将门 第129章 韩宗武的妙计(求月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金冠箭袖,面白如玉,粉嫩欲滴,星眉朗目,齿白唇红,就跟贾宝玉从二次元走出来一样。

还真别说,这位贵公子的小日子比贾宝玉还潇洒呢!

他就是晏殊晏相公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老来得子,晏殊把这个儿子宠上了天,鲜衣怒马,锦衣玉食,应有尽有。

这不,去岁他愣是一个人跑到江南转了一圈,流连山水之间,一口气做了二十几首词,深受江南士人的追捧,好些歌姬行首争相一睹小晏的风采,玩得别提多高兴了。

等到转头去找父亲,才知道晏殊到了六艺学堂,他就带着仆人,找了过来。

一见父亲,晏几道十分欢喜,叽叽咋咋,把江南的见闻说个不停,晏殊只是抓着胡须,含笑听着,和寻常的慈父没什么区别。

说了好半天,口干舌燥,晏几道啃了两块西瓜,把瓜皮随手一扔,又突发奇想,埋怨道:“父亲,你来学堂教书,怎么不告诉孩儿一声,让孩儿也来读书,能增长见闻,还能孝顺父亲。”

晏殊愣了一下,突然摇头一笑,“你的孝心爹知道了,想陪着为父也行,只是六艺学堂,怕你考不进来,即便考上了,也没法毕业。”

“我不信!”

晏几道一下子蹿了起来,“爹,孩儿自小读书,十三经烂熟于心,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斗鸡走马……呸呸呸,最后的不算。”晏几道叉着腰,挺起胸膛,不服气道:“你说,孩儿哪一样不行?”

晏殊看了看跳脱乖张的儿子,暗暗摇头。

他又七个儿子,前面六个都先后入仕为官,唯独幺子,才华横溢,从小就舍不得管教,一味骄纵,弄成了这个样子。

但愿凭着自己的威望和家业,能保这小子一生平安富贵吧!

晏殊也不指望儿子能有什么出息,晏几道却一点不服气,六艺学堂的人能比他强多少?简直笑话!

“行了,你要是心中不服,爹就带你去看看。”

晏殊换了身袍子,就带着晏几道,出了六艺学堂不远,前面就是一大片工地,满是忙碌的身影。

晏几道来的时候,经过这一片,他只当是寻常百姓,想不到竟然还有六艺学堂的人,好奇心驱使,他也不顾尘土泥水,跟着老父,到了工地中间。

“小心点,不要磕碰了。”

晏殊不停提醒儿子,工地有严格的规矩,用布条、树枝、草棍分成一个个大小相仿的区域,中间的空地是道路,一个个方形的区域就是坊市。

百姓们正搬运着砖石木料,好像是一个个蚂蚁,有条不紊。

晏几道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十分好奇,一双眼睛到处乱转,他发现有个年轻人,比自己大不了多少,身形很淡薄,却扛着一截很粗圆木,正快步走着。

小脸蛋晒得紫红,脖子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皮,翘了起来,被晒得很惨。

晏几道注意到了他脚下的靴子,好奇道:“爹,他好想不是普通百姓吧?”

晏殊难得一笑,“你还怪有眼力的,他叫韩宗武,是河**家的人。”

“什么?”

晏几道差点吓死,河**家那可是鼎鼎大名,比起他们家更胜一筹。韩家的公子晒得漆黑,跟着一帮老百姓干糙活儿。哪怕想象力再丰富,也猜不到。莫非是被贬出韩家了?故意给小鞋穿?

晏几道想入非非,晏殊沉着脸道:“别胡思乱想,为父也是惊讶啊,真没想到,韩小子居然撑下来了!”

……

自从实践提出之后,六艺学堂有几十个学生报名,韩宗武自然是其中之一,他深信自己读的圣贤书,不就是盖房子吗,有什么难的,小爷手到擒来!

带着满腔的热忱,谁知道第一天就碰壁了。

韩宗武兴冲冲带着人去领砖石,负责的人是他叔叔韩维。韩维给他批了两万块砖头。韩宗武当时就傻了,他要负责20户百姓的住所,平均一户1000块,傻瓜也知道不够用啊!

“五叔,你,你怎么能……”韩宗武说不下去,可神色之中,满是埋怨。

韩维哼了一声,“小子,你以为我欺负你啊?好好看看,每家都是1000块砖头。砖是烧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砖窑那边日夜赶工,可就生产出这么多。”

韩宗武傻眼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砖头,怎么建房子?

见侄子急得乱转,韩维还算心疼他。

“你记着,1000块砖头盖房子是不够了,但是做地基还是可以的,等以后砖烧的多了,再换成砖石的也可以。”

得到了叔叔的指点,韩宗武只好垂头丧气,带着百姓把砖头运回来,就开始了施工。

他存心在所有人面前一展身手,故此是急匆匆赶工,片刻不停。

过了五天,别人才开始动作,他的地基已经打好了。

韩大公子这个美啊,别提多高兴了。

只是负责检查的苏洵看了一眼,就告诉韩宗武,赶快拆了,从头来过。韩宗武哪能服气,就质问原因。

苏老泉白了他一眼,“房子地基挖好之后,要放入沙子,还要沉积三天,等沙子结实了,才能垒砖,不然地基不稳,房子是立不住的。”

见韩宗武还不服气,苏老泉让人提了几桶水过来,顺着砖墙倒下去,地下冒出了许多泡泡,没有多大一会儿,地基就下沉了,砌好的砖头也出现了一道刺眼的裂缝。

韩宗武简直欲哭无泪,费了好大劲儿,弄出来一个豆腐渣工程!这要是建好了,遇到雨水,房子就塌了。

他再自负,事实摆在眼前,韩大少爷也不能不承认。

只好把砌好的砖头拆了,重新铺好沙子,每隔一个时辰,浇一次水,等到三天之后,才开始垒砖,这时候别的人已经砌墙了。

起了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

满腔的热情,都被一盆冷水浇没了。

韩宗武又气又恼,无论如何也不能输给别人,砖头做的一圈地基打好,上面就要用河泥晒成的土坯垒墙。

拼命想要追上别人,韩大少爷又下令用最快的速度垒墙,好不容易又赶上来了,他刚想喘口气,又赶上了一场暴雨。

骤雨初歇,天上还有一道绚烂的彩虹,别的人都清理积水,准备干活了。韩宗武到了自己的工地,彻底傻眼了。

他催的太急,土坯没有晒干,内里十分松散,一场暴雨下来,他建的墙倒了三分之一,遍地都是泥水。

连着两次打击,韩宗武彻底傻眼了,别说率先完工,能不拖后腿就行了。

那一天晚上,韩宗武在宿舍外面的大柳树下,头顶着一轮弯月,哭得稀里哗啦,天昏地暗。

“唉,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你也不用太在乎,大不了这次不作数,没事的。”韩维站在侄子的身后,低声安慰道。

韩宗武抹了一把泪,不甘心道:“那王宁安呢?他怎么指挥修那么大的城市?侄儿连几个房子都弄不好?难道他,他像那些先贤一样,生而知之?”

“你啊,就是太犟了,非要和王宁安争个短长!”韩维叹口气道:“王宁安也并非生而知之,这些天光是民夫口粮的数目,他就修改了三次,最初是七两,后来改成五两,昨天又变成三两基本口粮,加上绩效奖励。王宁安能用心钻研,不断提高调整,一句话,他愿意学,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我也愿意学!”

韩宗武突然来了精神,“对,王宁安也是学出来的,我,我也一样!”韩大公子疯癫了一般,不停念叨着,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从第二天开始,他变了个人。

干活的时候,向上了岁数,经验丰富的民夫讨教,中午吃饭的时候,捧着碗跑到别的地方,去观察人家怎么施工。

他跟着民夫和泥、砌墙、扛木头、做房梁……不管多脏多累,他都亲自上手,一个来月的功夫,晒得跟非洲来的,皮肤掉了好几层,胳膊腿上满是淤青的伤痕,一双手也粗糙无比。

韩维下巴都掉下来了。

大侄子啊,你可别犯傻了,赶快回家吧,要是让你爹看到,非撕碎了我不可!

韩宗武毫不在乎,微微一笑,“我爹不会生气的,爷爷也不会,韩家的人,能享受锦衣玉食,也能吃得了苦菜根,小侄知道我在干什么。”

说完,他转身又去忙了,看着侄子单薄的身影,韩维真的惊呆了。

我的老天爷,这还是我的侄子吗?

难道见了鬼?

……

终于,二十户的民房完全,其他学生或早或晚,也都差不多完成了,期间还有几个中途退出的。

不管怎么说,韩大公子坚持到了最后。

距离让百姓入主的日子越来越近,几处坊市却闹了起来,苏轼那边有人被打伤了,曾布那边也有人被打断了腿。

大家凑到一起,互相询问,原因很简单,就是建材有限,有的房舍建得好,有的建得匆忙,有的位置优越,有的周围逼仄……总而言之,谁都想要好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说了半天,都一筹莫展,苏轼突然看到了韩宗武,想起两个人的交情,就嬉皮笑脸道:“韩师兄,你那边怎么样?没人争抢吗?”

“没有,我安排了四个监工。”韩宗武淡淡说道。

曾布立刻好奇起来,不解道:“我也安排了监工,可是好多人都说监工不公平,还把监工给打了,韩师兄,你是怎么做的?”

突然韩宗武淡淡一笑,“没什么,我只是让监工最后挑选房子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