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74章 老将王德用

大宋将门 第174章 老将王德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宋辽之间的议和,牵动京城诸公之心,包括皇帝赵祯,一日不能议和,一日无法安眠。只要事关议和,哪怕是三更半夜,也要立刻送给皇帝御览,片刻不得耽搁。

这不,从沧州发来了两封表文,其一是枢密副使王拱辰的,他弹劾市舶司提举余靖,纵容凶顽之徒,破坏议和,竟然将辽使气得病倒,生死不知,一旦因此激怒辽主,兴兵南下,将不可收拾。

王拱辰恳请赵祯以大局为重,严惩狂徒,以安人心。

从头到尾,王拱辰都没提王宁安,实在是那么个小家伙,连个正式官职都没有,堂堂枢密副使去对付他,简直是拿大炮打蚊子,太丢身份了。

只是王拱辰不知道,就在他的表文送给赵祯半个时辰前,那个被他看不起的小家伙已经把奏疏送到了赵祯手里。

别小瞧这半个时辰,谁都知道先入为主,一旦失去先机,就可能步步落空。

小小的王宁安有什么本事抢在王相公之前,把奏疏送到宫中呢?

这就多亏那位老总管陈琳了,别看宋代的太监不怎么样,但是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伺候皇帝的身边人。

从弄出瑶池琼浆开始,王宁安就通过太监苏桂,不管给宫里送礼,走私烈酒的利润,在庆历八年,就达到了一百万贯!

如今沧州修新城,建港口,市舶司,最精华的地段,就有不少是归宫里的。

这就叫利益捆绑,硬生生把不沾因果的陈老太监拉下了水。

为了保住新城,保住每年几百万贯的利益,陈琳不得不一再弄权,把王宁安的奏疏放到了王拱辰的前面。

说实话,老太监也捏着一把汗。

赵祯先看过王宁安的奏疏,接着又看了王拱辰的,难得,皇帝陛下什么都没说。

“陈伴伴,你去礼部打听一下,辽国是不是要派遣新的使者过来。”

“老奴这就去。”

陈琳走了一趟,一个多时辰,就赶了回来,“启奏圣人,辽国方面派了两位新使者,一个是北枢密使萧大祐,一个是大将军耶律仁先!”

听完这两个人,赵祯的眼睛猛地一缩,浑身上下,涌起一股强烈的怒火,吓了陈琳一跳,心说这陛下是跟谁发火啊?

“哼,堂堂枢密副使,见识竟然不如一个小孩子,可笑,可笑之极!”

陈琳恍然大悟,敢情是冲着王拱辰去的,王宁安啊,小猴子是真有本事,又把王相公给坑了!

王宁安在奏疏里面,没有说王拱辰一个字,他只是告诉赵祯,刘六符完全可以不在乎,真正关键是契丹使者,他才是代表辽国的决策层。

假如来的人是辽主的,就代表辽国的大权还在辽主手上,朝廷应该小心应付,必要时稍微退一点也是可以的。

假如来的是耶律重元的代表,那就是说,辽主已经大权旁落,随时会发生叛变,大宋不要拘泥议和,应该增加军备,整军备战,伺机攻击燕云之地。

不过在王宁安看来,眼下辽国两方势均力敌,很有可能打破惯例,派遣两位辽国正使,这就表明辽国内斗已经明朗化,且谁也奈何不了谁。

大宋就应该利用二者的矛盾,分化瓦解,至少甩掉岁币之耻,节约财力,积蓄力量,一旦辽国有变,大宋务必要抓住机会,一战成功……

这一份表文分析详尽,逻辑缜密,不但是关注了眼下,更是将未来的宋辽走势说的头头是道,赵祯看完之后,都豁然开朗,啧啧赞叹。

相比之下,王拱辰堂堂枢相,纠结在人事斗争,显得格局太差,让人太过失望。当然赵祯没有立刻发作,他还想看看王宁安的预料到底能不能实现。

当他得知辽国派遣两个使者之后,立刻露出了笑容。随机又暴怒,“王拱辰太死板了,胸无韬略,全然不知为大宋争取利益,不能让他主持和谈了。”

陈琳暗暗心惊,有了赵祯的评语,只怕王拱辰连枢密副使也做不了了,只能灰溜溜出知地方吧!小小的王宁安居然扳倒了一位相公,真是不可思议!

拿下了王拱辰,那谁能去主持谈判呢?

朝中的几位相公,谁能有本事压得住辽国呢……赵祯赤着脚,足足踱步一个时辰,筛选了所有朝中高官,突然有一个人涌上了心头……

他是一个老臣,也是个武夫,名叫王德用,父亲是跟随赵二的大将王超,世人对王超的评价不高,说他临阵寡谋,拙于战斗。只不过是赶上了好时候,攀附上赵二,才越居显贵,典型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人都说虎父无犬子,那摊上一个“犬父”又会如何呢?

王德用十七岁就出征西夏,和李元昊的祖父就干过仗,老将军沉着应战,颇有韬略,乃父王超都自愧不如。

后来王德用历官无数,功劳不小,赵祯亲政之后,发现了这位将军,立刻提拔他出任枢密副使,王德用百般推脱不过,只能进京为官。

他进入枢密院之后,没有多久,立刻遭到了各方弹劾,说起来可笑,弹劾王德用的理由竟然是相貌奇伟,不是人臣该有的模样!

搞笑吧!

也真该佩服大宋的士人,想要整你,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连长什么模样,都有错了!

王德用被赶出了京城,文官们还不罢休,不断攻讦老将军,几次弹劾他,又以一年一个官职的速度,不断折腾老人……熟悉吧,日后对付狄青也是一般不二的手段,只是老将军比狄青坚强,辗转各地,每到一处,都政绩斐然,万民称颂。而且老将军还身强体壮,活得十分滋润。

弄得文官们牙根痒痒儿,却没有办法奈何他!

王拱辰的笨拙无能让赵祯越发失望,必须找个不一样的人,老将军王德用就进入了他的眼帘。

“加封王德用为检校太师,翼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替王拱辰,主持和谈,加余靖为和谈副使,再有,给王宁安一个录事参军的职位,告诉王老将军,此子不同凡响,要多听他的意见。”

……

大老板一声令下,王二郎拿到了生平第一个正式官职,俗话说当官不自由,旨意还没下来,小驴就被套上车了。

余靖勉励王宁安,年轻人要多锻炼,多干实事。

“武溪公,我觉得吧,年轻人还有大把时间,上了岁数的才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对吧?青史留名,谁不想自己多写两篇,万一连一张纸都凑不满,脸往哪放,你说是吧!”

“呸!”

余靖气得老脸煞白,“小兔崽子,你咒我死是吧!我可告诉你,王拱辰滚蛋了,是你小子掀翻的,他的门生故旧可不少,还有文彦博那个老东西盯着呢,这次议和弄不好,你小子就要承担所有责任,你看着办吧!”

余靖说完,扔下王宁安一个人,气哼哼走了。

王宁安抱着脑袋,这个愁啊,果然不能强出头,非要争一口气,就要付出代价!

罢了,就让你们看看小爷的本事!

王宁安立刻下令准备,十天之后,老将军王德用率先赶到了沧州,老爷子都快七十了,可腰板不塌,目光敏锐,银白的胡须散布胸前,好像活神仙相仿。

王宁安是看不上那些徒有其表的文人,可是对于征杀疆场,真正为脚下土地流过血的汉子,从来都不吝啬崇拜。

他让人搭建了彩棚,和余靖到了十里之外,迎接老将军驾临。

王德用显得十分激动,一见面就拉住了王宁安,眉开眼笑。

“好小子,骂得痛快,听说你把那个刘六符给骂死了?”

王宁安腼腆一笑,“还有一口气呢!”

“哈哈哈,有你的!”王德用身形高大,晃着健硕的身躯,笑道:“你或许不知道,当年朝廷在西夏吃了败仗,辽国就派遣刘六符,跑到大宋,狮子大开口,勒索无度。那个嚣张跋扈的劲儿,现在想起来,还让人作呕!你小子是给咱大宋的君臣出了口恶气,干得好!!”

在王德用赶到沧州的三天之后,辽国的使者也来了,宋辽之间真正的较量,就此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