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97章 刮目相看

大宋将门 第197章 刮目相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传说中的天波杨府,并没有那么繁华富丽,相反在崇尚奢侈的京城当中,显得十分古朴,而且由于人口众多,还有些逼仄。

毕竟杨家不像历史上传说的那样,满门都是寡妇,实际上杨家的男丁还是非常多的。

王宁安穿过了层层院子,来到了正厅前面,杨九妹,穆桂英,也包括杨宗瑛,都在等着他,王宁安一眼扫到了杨宗瑛,这位还不停扭头,生怕王宁安看到他,越是如此,就越暴露出来。

好在王宁安没那么无聊,就当做没看见。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晚辈,跟所有人见礼之后,冲着杨九妹咧嘴一笑,“怎么看你老的气色不怎么好?回头我让人送几十斤人参过来。”

杨九妹被逗得笑起来,“人参有论斤送的吗?都当了一方父母官,还说孩子话!”

穆桂英忧心儿子的事情,不免有些着急,笑道:“快请王大人进来吧。”

杨家人簇拥着,把王宁安请到了大厅,分宾主落座,又有侍女送上了茶水,王宁安扫了一圈,发现他们都一副忧心忡忡,欲言又止的样子,就主动说道:“是为了杨伯父的事情吧?”

穆桂英连忙道:“正是,不孝子临敌失机,遭逢兵败,实在是有辱家门,贻笑大方。”

“晚生倒不是这么看,我大宋文恬武嬉,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远的不说,当年能和契丹争锋的河北军团已经糜烂不堪,至于前些年还能和西夏拼斗的西北集团,同样腐化得很快,再过些日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打仗了。这还是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又有强敌压境,尚且如此。至于岭南,承平百年,天高皇帝远,根本不堪闻问,即便是大罗神仙,也无力回天,杨伯父没有什么错。”

穆桂英连连点头,“王大人说的是理,也是情,可有人想拿杨家开刀,还请王大人能帮忙周旋,是不是和贾相公求求情?”

穆桂英说这话的时候,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王宁安会一口回绝。

“贾昌朝那边我已经打招呼了,他说会帮忙的,不过要看看情形。”王宁安笑呵呵道。

穆桂英见王宁安说得轻松,心还是放不下,可她和王宁安也不熟,只能求助似地看杨九妹。

“二郎,你告诉老身,是不是贾相公不愿意帮忙,或者是推脱敷衍?”杨九妹低声问道,这时候一旁的杨宗瑛忍不住了,他气哼哼道:“一个小孩子而已,连人家哄你的话都听不出来,还敢跑来卖好!真是岂有此理!”

在贾昌朝那里吃闭门羹,被王素怨恨,回家又丢了面子,连连扇嘴巴子,杨宗瑛郁闷要死,这是把满肚子的气都撒在了王宁安的身上,十分不客气,弄得杨九妹和穆桂英脸色狂变,恨不得生吞了杨宗瑛!

反倒是王宁安,他面色如常,丝毫看不出怒气,只是淡淡一笑,“贾昌朝那个人的确狡诈多端,我会注意的。”

杨九妹红着脸道:“二郎,也不瞒你,文广是杨家唯一的顶梁柱了,要是他出了事情,杨家可就完了,老身算是求你了,念在老一辈的交情上面,可务必要帮帮我们啊!”

说到了激动处,杨九妹忍不住咳嗽起来,即便有些距离,王宁安也能听到杨九妹的胸腔发出风箱一般的身体,看起来她的病不轻啊!

当初杨九妹去沧州的时候,还能和几十个人大战,杨家枪法使得出神入化,这么短的时间,老人家的身体就不行了,王宁安十分心疼。

“前辈,都怪我没说清楚,杨伯父这事贾昌朝不敢不管,但问题是岭南糜烂,非是一日之功,贾昌朝刚刚调入京城不久,不用负什么罪责,所以他多半要借着此事,去对付文相公和庞相公,他们神仙打架,咱们一帮凡人不用掺和,在一旁看着就是了。”

王宁安自从见了杨宗瑛之后,就看出杨家人的政治水平,是真不愿意和他们深谈,但是杨九妹这个样子,他又不能不把话说透了,否则老人家忧闷成疾,那可就麻烦了。

谁知道,王宁安说着,杨宗瑛竟然还不服气,又插嘴道:“按你这么说,万一贾相公斗不过庞相公和文相公呢?岂不是我们也要跟着倒霉?”

面对着几次三番的挑衅,王宁安真的怒了,他是看在杨家的面子上,不愿意争吵,可这位一而再,再而三,满嘴都是脑残的话,也难怪杨九妹担心,杨家的一些后辈,实在是不成器!

“那依你的意思,该如何办?”

“我?”杨宗瑛想了想道:“论起实力,还是文相公和庞相公远胜贾相公,要我说,就应该走文相公的门路,让他帮忙招呼那些言官,才能保住文广的性命。”

他这话说完,还吧嗒了两下嘴,觉得非常有道理,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穆桂英沉着脸,心乱如麻,她毕竟是个女人,相夫教子多年,对朝堂的事情一知半解,雾里看花,实在是没有主意。

“王大人,你看要不要走文相公的门路?”

王宁安苦笑着摇摇头,“如果真的找上了文彦博,恐怕就真的有死无活了。”

“怎么会?”杨宗瑛怒道:“你个小孩子,懂得什么?”

王宁安哼了一声,把脸沉了下来,再不教训教训这个脑残,他都要上天了。

“岭南兵败,冒出了一个大南国,朝野震动,这时候满世界找替罪羔羊,你是巴不得让文彦博看到杨家吗?你可别忘了,文彦博刚当上首相,就要裁军八万,他对将门可丝毫不会留情!去找他,找死还比较快!”

这几句话,把杨宗瑛说的瞠目结舌。

穆桂英在一旁看着,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要想救儿子,只能靠着王宁安了。

“王大人,既然文彦博如此狠辣,靠着贾相公能行吗?”

“唉,贾昌朝当然不行,不过他能争一争就好。”

杨家人还是不明白,杨九妹焦急道:“二郎,你就把话都说明白了吧!要不然,老身放不下心。”

“也好。”王宁安也生怕杨家的脑残坏了大事,只好说道:“贾昌朝只要能说几句话,就暂时动不了杨伯父。朝廷面对侬智高叛乱,最初肯定是愤怒震惊,等这个劲儿过去了,就要想着平叛!岭南的人马废了,江南的人马也不堪用。遍观大宋,能用的人马无非是和辽国打过仗的那几支。刚刚我见贾昌朝的时候,陛下降旨,召集所有相公去皇宫议论军情,我就向贾昌朝推荐了狄青,这次平叛,多半要从西北和河北调兵,这些地方的人马和我多少有些情分,而且怀玉兄也和他们并肩作战过,只要怀玉兄能主动请战,南下平叛,到时候朝廷还能拿杨伯父如何?最多降级罚奉,等打几个胜仗,又能官复原职,甚至高升一步。”

和那帮老狐狸打交道,王宁安都习惯了高来高去,十分的话只说一分,正话要反说,反话要正着听,总而言之,从来没有规规矩矩的时候。

可是在杨家这里,他不得不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掰开了揉碎了,生怕他们弄出什么误会来。

道理讲清楚了,杨怀玉涨红了脸,心说他怎么就没想到啊,上阵父子兵,老爹战败了,他这个儿子就该毫不犹豫顶上去,还用人家提醒吗?羞不羞啊!

激动地杨怀玉猛地站起,“姑太,奶奶,为了我爹,孙儿立刻上表请战,绝不当孬种,不给杨家丢人!”

穆桂英十分感动,“好孩子,总算杨家还有个男子汉!”

这话等于是打了杨宗瑛好几个嘴巴子,这位不但蠢,还没骨头,连个孩子都不如,真是给杨无敌丢人!

事到如今,杨宗瑛也傻了,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闷头生气。

王宁安冲着杨怀玉微微一笑,“杨兄,你先别急,去是要去,但是怎么去需要再看看。”

“我爹还受苦呢,我等不了!”

“没事的,回头我去告诉曹佾一声,他们曹家的人到处都是,肯定能照顾好伯父。这一次侬智高叛乱,来的真不是时候啊,文彦博会狠狠砍我们一刀,老东西的心黑着呢!”

杨九妹惊问道:“二郎,这又是怎么回事?”

“河北的仗打得好,把岁币给免除了,可是也打了朝中诸公的脸,文彦博肯定担忧河北的那些文武联起手来,和他作对。这不,正好出了叛乱,他就可以光明正大派遣人马南下,把好不容易抱起来的一团给拆散了。”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一次有人向杨文广发难,其实同河北的战事是连着的。

废除岁币,贾昌朝和欧阳修进京,标志着一股庞大的势力正在形成,在朝有宰辅坐镇,在野还有几位相公,坐拥六艺学堂,士林众望所归,还有狄青、折继闵、种诂、王良璟一班猛将。

如果让这伙人站稳了脚跟,从上到下,铁板一块,文彦博几个还能睡得着吗?

从杨文广下手,就是攻击这个联盟最薄弱的一块,突破一点,把所有人都牵扯进去……这是杨家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前辈请放心,杨伯父的事情我一肩扛起,不会有事的。时间也不早了,晚生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