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

大宋将门 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曹佾也不傻,听王宁安一说,迅速明白过来,的确王素和赵允让走得太近了,这次王芝就是陪着赵宗汉,以为有个小王爷当靠山,哪知道对方竟然是催命符,直接把王素给弄出京城了。

曹佾嘿嘿一笑,“不管怎么说,老弟是真厉害,恭喜你又干掉了一位大臣啊!”他说的轻松,却发现王宁安五官纠结,心事重重,全然没有了刚刚的轻松。

“我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别人担心的时候你高兴,别人高兴的时候你担心,是不是你的脑子有毛病?”

“你才有毛病呢!”王宁安靠在椅子上,“我是比你看得长远!”

“哦?我倒想听听,你看到了什么?”

王宁安意味深长看了眼曹佾,发现这位表面上吊儿郎当,仿佛说闲话一般,可是拳头却不自觉攥了起来。

果然,这位国舅也不简单,他是来套话了。

“国舅爷,以咱们的交情,我想请你先交个底儿。”

曹佾不忿,怒道:“凭什么是我先交底儿?”

“因为你在乎啊!”

“那你不在乎?”曹佾瞪着眼反问。

“至少没有你在乎,大不了我蹲在平县不出来,还能把我怎么样!”王宁安痞气十足道,曹佾被弄得一点办法没有,半天才缓缓说道:“二郎,我当你是朋友,你可不能卖了我啊!”

“放心吧,你这一百多斤卖不出好价钱。”

曹佾没搭理他的调侃,而是叹口气,“我姐姐年纪越来越大,宫里的美女不少,即便是能诞下皇子,也轮不到我姐姐,自古以来,母凭子贵,我们曹家往后的日子要难了。”

王宁安没有安慰他,而是赞同道:“思危思退思变,月有阴晴圆缺,没有长盛不衰的家族,此时做好准备,正好全身而退!”

“不!”

曹佾突然变得狰狞起来,“宁安,我要拼一把!”

从这位疯狂的神色中,王宁安吓得浑身发毛,咽了口吐沫,艰难道:“你,你要干什么?我劝你啊,可不要做傻事!”

曹佾突然压低声音,“二郎,你觉得赵宗实怎么样?”

“不怎么样!”王宁安干脆说道。

曹佾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埋怨道:“二郎,你就不能听我说完了,眼下人人都说赵宗实敦厚仁慈,孝顺谦恭,有君子之风,是官家的最好继承人。他在宫中没有什么根基,只要我姐姐能帮他一把,日后他登上了皇位,我姐姐也是太后,大权在握,你觉得如何?”

“不如何,我看是死得更快,更惨!”

曹佾不服气,“二郎,我可是把我们家最隐秘的事情都告诉你了,你就不能上心点,帮着我分析一下。”

“分析什么啊,给你出这个主意的人要吗就是脑袋坏了,要么就是心坏了,除此之外,别无第三种可能。”

“为什么?”曹佾惊问道。

王宁安讥诮道:“多明白的事情,你姐姐是皇后,如果她能诞下龙种,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这是最好的结果;假如不成,退一步来说,你姐姐就该安排几个身份低贱的宫女,让她们诞下龙种,你姐姐抱养在自己宫中,就像刘太后一样。”

所谓刘太后就是狸猫换太子的“反一号”,换的皇子就是赵祯。当然和传说中刘氏陷害皇子,老伴伴陈琳和宫女寇承御拼死保住龙种不同,实际上刘太后对赵祯善待有加,还妥善照顾了李氏,后来赵祯年幼,刘太后垂帘听政,她只差一步之遥,就能成为女皇帝,不过刘氏拒绝了,世人盛赞刘太后,有吕后和武后之才,却无二人之恶。

殷鉴不远,对于曹皇后来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学她的婆母娘,好好帮助赵祯诞下皇子。

曹佾思量半晌,觉得王宁安的话有道理,但又有些担忧,“二郎,如果有人诞下了皇子,就不在乎我姐姐,岂不是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

“的确有可能。”王宁安冷笑道:“但是那个赵宗实上位,是一定坑你们,一点不用怀疑!”

“不,不会吧,他可是很贤良宽厚的。”

王宁安是真无语了,看起来赵允让一家子戏演得真好,连曹佾都给骗了。

“你自己想想,即便赵宗实真的像传言的那么好,他自己有父亲,有母亲,还有一大帮兄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换成你曹大国舅,是先照顾自己的亲人,还是照顾一个不相干的人,你好好想想吧!”

此话一出,曹佾彻底懵了,他目瞪口呆,冷汗顺着鬓角就流下来了……真是该死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没有想通呢!

曹佾别提多懊恼了,突然他一躬到地,羞愧满脸。

“二郎,你的大恩大德,老哥铭刻肺腑,你看着吧,我曹佾有半点对不起朋友,就让天雷劈了我!”

“行了。”王宁安摆了摆手,“曹老哥,这话我本来是不该说的,可是看到了王素被赶出京城,我才猛然发现,自己落入了漩涡啊!”

“怎么会,你这么聪明,还会着道?”曹佾憨笑道。

王宁安摇摇头,“君为钓者,我为鱼肉啊!你姐夫借着我敲打赵允让,如果你是赵允让,又该怎么想?”

“这……多半会恨你入骨吧?”

“我本以为些许小事,赵允让不会在意,至于关系不和,以后可以慢慢修补,谁想到,竟然牵连到了夺嫡大业,这就不是小事了。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挡人做皇帝的路,比刨祖坟还严重吧!就算赵允让能忍得下去,他身边的那些人,想要当从龙功臣的那些大臣,能不想办法讨好主子吗?唉!我的麻烦事来了。”

……

或许王宁安修成了张菊座的无上神通——鸦之言灵,此刻赵祯正在召见文彦博。开封知府空了出来,让谁接替,自然要征求首相的意见。

“朕有意让翰林学士欧阳修接掌开封府,文相公以为如何?”

文彦博面无表情,“启禀陛下,欧阳永叔为官清正廉洁,士林众望所归,是知府的不二人选。”

就这样欧阳修终于能高升一步,跑到传说中的开封府打坐了。文彦博如此轻易点头,也让赵祯吃了一惊,看起来传闻并不可信,文相公还是知人善任的。

想到这里,赵祯的脸色就缓和了不少。

“文相公,岭南那边的平叛,你们可商量出来章程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岭南之乱非同小可,侬智高背后有安南,有大理,皆是狼子野心,并不安分,一旦侬智高在岭南站稳了脚跟,必定进犯江南,威胁漕运安全,东南半壁,都将摇摇欲坠。故此老臣以为当派遣得力文武,即刻南下,铲平叛乱。“

“嗯,朕也是这个意思,但不知文相公以为谁比较合适?”

“臣推荐唐介唐大人出任桂州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奉旨平叛。”

文彦博推荐了御史中丞唐介,这位唐老大人还去过沧州,和辽使谈判,算是和王宁安有一面之缘。不过不要以为有这点情分,唐介就会倾向王宁安。

实际上唐介的成名之战,是弹劾张尧佐,这个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因为外戚身份,深得赵祯信任,五六年间,就升任户部侍郎,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一人身兼四官,赵祯还赐他的两个儿子进士出身,一时间权倾朝野,风光无限。

就是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竟然被唐介给拉下马来,老先生的战力可见一斑。

前面提到过,文彦博能宣麻拜相,和张贵妃还有些关系,故此文彦博赶走唐介,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当然这还只是小菜,真正的杀招放在了后面。

“唐大人刚直有度,正好督师南下,不过光有帅,不能没有将,臣推荐彰化军节度使狄青,天雄军都统制王良璟,府州知府折继闵三人,在唐大人帐下听用,精兵猛将,将帅同心,定能一战成功,彻底荡平侬智高。”

文彦博的建议,从表面上看,无可挑剔,派出去的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而且文武搭配,相得益彰。

可仔细一想,就发现里面机关重重,用心险恶。

以唐介的脾气,看不惯外戚,能看得惯武夫吗?让他督师,摆明了是挑动文武不和。而且文彦博生怕武将们斗不过唐介,还一口气派了三个,而且这三位还都是在河北大战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

把他们都赶到岭南,烟瘴之地,虫蛇之乡,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其实昨天王素就找到了文彦博,被一个小辈欺辱,王素岂能咽下这口气,想要找文相公帮忙。可文彦博多坏啊,他一打听,王宁安被赵祯召见了一小天,还亲自赐婚,可见王宁安在赵祯那里的圣眷不凡,文彦博没有把握一举拿下王宁安,索性就把王素推到了前面,让他去试探。结果这位王大人傻乎乎的,就折进去。

文彦博知道结果之后,也是大惊失色,知道王宁安难对付,没想到竟然这么难对付!

既然不能拿你下刀子,就从你爹,还有你的党羽下手!把你们统统赶到岭南,在文彦博看来,即便平叛成功,这帮人也会折损大半,最好再借着唐介的手,干掉几个眼中钉,那才称心如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