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059章 皇帝就是无赖

大宋将门 第1059章 皇帝就是无赖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吕惠卿最后总结道:“迎战好处极大,避战危害极大……总而言之,面对一个老卒,我们都没有勇气吗?”

虽然大家都不是三岁孩子,但是依旧老脸火辣,很是惭愧。

苏颂沉吟了许久,作为首相,他必须拿出决断力。

所谓议政会议,暂时或许还没有那么强大,但是绝对潜力无穷,甚至能凌驾政事堂之上,与其受制于人,不如主动出击,以后的政事堂六部,所有高官,全都经过推选,有议政会议成员的身份,再去推行政务,面对各方攻击,也能挺直胸膛,以堂堂之师,战而胜之。

虽然跳下凡尘,去和那些人争,很丢面子,但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练……别以为坐上了高位就能安枕无忧,依旧要时刻警惕,要有一股子劲儿!才不会被打败。

“就按吉甫的意思办!”苏颂道:“具体怎么操作,我还要请示陛下定夺,至于燕王那边,子由最好能写封信,把我们的打算写清楚。”

苏辙点头,从政事堂回来,他就写信,自从火车开通之后,从洛阳到幽州,只要三天功夫,信就能送到。

王宁安看了看,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帮小兔崽子,不压是不行!

这不就有了办法吗!

也真难为他们,居然愿意跳下来,和周敦实争,很好,有点魄力!

众所周知,议政会议未来的发展,就类似国会。

而在内阁制的国家当中,通常由多数席次的党派组阁,领袖就是首相或是总理,其他阁员,也是从议员之中挑选出来的……这一点和总统制很不一样。

阁员们首先是议员,所以在政策推动上面,可以理直气壮,接受议员的质询,甚至互相对喷,毫不退让。这样就可以避免议员的权力过分膨胀,当然了,凡事有利有弊,在这种条件下,能冲到阁员一级,都是战斗力十足的猛士,而那些老实巴交的循吏就被排除在外了……

说实话,王宁安也不清楚大宋的未来要怎么走,但是作为第一个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经验就很值得参考,而英国又恰恰是内阁制的典型!

或许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宁安如是判断,可文宽夫却不这么看!

老家伙一直盼着东山再起,结果竟然是这么一个结局,苏颂,司马光,吕惠卿,章惇,这些人本身就是重臣,他们跳下来参与议政会议选拔,当然不用害怕周敦实,可问题是他文相公要放在哪里啊?

“王二郎,你这是在找死!”

文彦博恶狠狠道:“拙黜之恩,皆出自上。你上一次搞了百官公推首相就很过分了,这一次,你要把宰执,还有六部任命的权力,也从陛下手里拿走吗?”

还真别说,老文一下子点中了问题的要害。

权力的大饼就那么一块!

以往是皇帝说了算,哪怕宰执重臣,也是一言而去。

可王宁安定下了任期制,又定下了百官推举的模式,一下子从皇帝手里切了一大块权力。

现在倒好,如果要想成为宰执,就要先经过议政会议的推选,这算什么?不是把人事大权从皇帝手里夺走吗?

而且对于大臣来说,以往是皇帝任命,只要对皇帝负责,把陛下伺候好了,就无往不利。可现在多了一个议政会议,他们要向谁负责?

如果皇帝和议政会议出现了冲突,究竟该听哪一边的?

作为宦海浮沉一辈子的老狐狸,文彦博立刻就看出了这件事情的危险之处……“真要是这么干,要不了多久,君臣就要来一场决战,你信不信?”

文宽夫咬牙切齿,十分笃定。

就连王宁安都没法反驳,可不是吗?

随着工业发展,参政的人越来越多,官僚体系越来越完备……至高无上的皇权就会被不断压缩,甚至变成可有可无的象征。

这是历史的趋势,几乎无解。

可问题是赵曙也是他的弟子啊,师徒两个,比起亲父子也差不多了。

从小孩子手里抢东西,实在是太难看了!

“哦……老夫总算是明白了!”文彦博如梦方醒,“王二郎啊,难怪你不愿意去京城,也不愿意跳出来和周敦实打擂台,就是怕自己夹在中间为难,是吧?”

王宁安微微摇头叹气。

“宽夫兄,你一把年纪了,按理说该想明白了,抓权力容易,可抓到了手里,如何使用,那就难了。要是用不好,就不如不要!”

文彦博撇了撇嘴,他老人家才不信这一套呢!

什么叫不如不要,先拿在手里再说!有权不要,那是傻蛋!

文彦博再鄙夷也没用,王宁安已经打定了主意,他想做一个旁观者,看看自己的学生,能不能找出一条平衡之道……如果真到了走不下去的时候,师生情谊,家国天下,哪个轻,哪个重,王宁安还是分得清的。

但是在这种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

“所以……宽夫兄,我要去辽阳巡视,你跟着我一起去吧!”

“为什么?”老文气炸了,“我一把老骨头,禁不起折腾,我不去!”

“不成!”

“为什么?”文彦博气冲斗牛!

“很简单,因为大宋也禁不起你折腾!”

……

王宁安把文宽夫带在身边,寸步不离,文相公郁闷吐血,大好的机会,就这么失去了,看着别人表演,他只能当观众,那滋味,酸爽到无法形容。

但不管怎么说,没有人添乱,京城的情况还在快速发展之中。

作为真正的决策者,赵曙还没有发言呢!

“师弟,你有什么看法?”

狗牙儿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是问我,还是问我爹?”

“你知道师父的意思吗?”

“不知道!”狗牙儿老实回答,“我只知道他抱着熊猫,带着文宽夫,去视察修路了。”

师父的爱好,赵曙很无语,只能道:“师父这么做,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是让朕自己做决定,可是这么大的事情,真的很难!”

狗牙儿不这么觉得,“陛下,你一言九鼎,口含天宪,还怕什么?那些人弄什么议政会议,根本是添乱……要我说,直接派一队禁军,我带着人去,把周敦实那个老匹夫给抓了,看看谁还敢提?”

赵曙摇头,“抓?就算杀了周敦实,又会有李敦实,张敦实,刘敦实,层出不穷……这事情归根到底,是教化大兴,市民阶层膨胀,要求自我保护的必然结果,谁也扭转不了……我记得父皇曾经说过,要和万民共天下,不能和士人共天下……如今议政会议就是如此,势不可挡啊!”

别看赵曙领兵在外3年,但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各种密报,送到他的手里,包括苏轼,晏几道,范纯礼,欧阳发,甚至王安石等等……他们的研究观察,都会定期送给赵曙,赵曙也会给他们布置任务,详细调查之后,送给皇帝参考。

正是务实的作风,让赵曙比以往任何一个皇帝,都清楚他的帝国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以中华的体量和复杂程度,几乎没有哪个皇帝,能一个人治理天下……从秦汉以来,就是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只是双方在分饼的时候,大小不一而已。

可到了大宋,本来识字率就在汉唐之上,又经过王宁安的努力,还有二十年的变法,识字人口快七成了。

想一下,以往历代十个人,有一个人读书识字,皇帝靠着拉拢读书人,就把天下摆平了。

现在是十个人有七个人识字,拉拢谁?怎么拉拢?皇帝手里又有多少筹码?

稍微掂量一下,赵曙就清楚,议政会议,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师弟,这读书人都有个共同的毛病,你要是不给他们权力,这帮人就会肆无忌惮,到处编排,弄得流言蜚语漫天,人心惶惶……可假如给了他们,读书人就会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生怕失去了,所以相对就容易安抚,你明白不?”

狗牙儿挠了挠头,表示理解有难度,赵曙索性不和他说了,而是自己一个人踱步沉思。

过了好一阵子,赵曙才开口道:“朕虽然挡不住议政会议,但是却可以掺沙子——你说,什么人对朕最忠心?”

“那还用说!当然是将士们了!”狗牙儿笑道:“陛下御驾亲征,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人所皆知。禁军,边军,甚至民夫百姓,都愿意为陛下出生入死啊!”

“嗯!”

赵曙露出了笑容,“那就让将士们进入议政会议吧!朕绝不会辜负他们的!”

赵曙的眼神充满了得意,他相信,自己的这个决定,能吓傻一大堆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但是傻了,而且还是彻底傻了……赵曙下了旨意,把西域都护慕容轻尘给调了回来。

让他代表西域,参与议政会议的筹备。

慕容轻尘是什么人啊?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煞星,拥有巨大军功的名将,这位要是回来了,掺和到议政会议,别人还怎么玩啊?

周敦实老先生,你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吗?

赵曙可不管这些,他又降旨,确定议政会议一共选拔100名代表,其中10人从军中产生,占人数的十分之一,虽然不多,但是这些丘八大爷谁惹得起?

陛下啊,你可真够无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