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

大宋将门 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韩大人,如果我没记错,祖制是不准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没有错吧?”

韩绛点头,“王大人,我知道你心中愤怒,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王宁安一伸手,拦住了韩绛。

“韩大人,我想问你,以徐镛、孙沔、肖固等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还算士人吗?”王宁安厉声道:“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且不说朝廷天恩,几百万的黎民,千里国土,他们都能等闲视之,如果这帮人算是士人,那士大夫的脸面何存?同这帮人为伍,你不觉得羞耻吗?”

韩绛审讯了几个月,他知道的情况比王宁安还多,岭南的官员有多龌龊,他一清二楚。被王宁安问得老脸通红,支吾了半天,羞愧道:“二郎,这样吧,我上书朝廷,请求严惩,把这三个人都处死!”

“不!”王宁安断然摇头,“这还不够,岭南的几十万冤魂都在天上等着,大宋亿兆百姓都看着,如果不能明正典刑,朝廷的威仪何在?”

韩绛越发凄苦,“王大人,二郎!算我求你了行不,你这么逼我,我也是没法子!”

“你有法子!”王宁安一点不客气,“韩大人,你我立刻联名上书,同时我给醉翁去信,我要问问他,叛国之徒,连人都不能做了,还能做士大夫吗?”

韩绛大惊失色,“二郎,你的意思?”

“请求朝廷和士林剥夺涉案官员士大夫的资格!”王宁安断然说道,此话一出,韩绛也是眼前一亮。

以往士林都是有进无出,也就是考上了进士,或者成为大儒,那就是公认的士人,却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作为,会失去士大夫的资格。

诚如王宁安所说,勾结叛逆,出卖军情,丢失国土,这样的罪人,连人都不算了,还算什么士大夫?

假如剥夺了这帮人的士人资格,那么立刻就可以明正典刑,以徐镛和孙沔来说,判一个凌迟处死也不为过,要知道大宋对待叛乱一直是非常狠辣的,从不留情。

只是这么干妥当吗?

“韩大人,你要还是犹豫不决,我自己上书就是了。”

王宁安说完就要走,韩绛连忙拦住。

“二郎,你别误会,我,我联名还不行!”

……

韩绛被王宁安逼得没有办法,同时也是怒火中烧,不愿意放过几个败类,就连夜挥动大笔,把这几个人的罪行详细写了下来,然后用六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王宁安一路南下,人困马乏,就索性在广州修整,他也是要等着朝廷的消息,在王宁安的心里,早就把一干人贩判了死刑!

就看朝廷怎么处置吧?

倘若士人能要点脸面,主动清理败类,对他们还有些敬重,如果不能,呵呵……王宁安咬了咬牙,大不了就斗上一场,就不信了,以我两世为人的智慧,还斗不过他们!

王宁安每天和杨曦花前月下,过着小日子。

京城此刻却翻了天。

首先得到消息的就是欧阳修,老夫子也十分关心这个案子。一方面欧阳修恨不得把这帮人都杀了,另一方面,却也担心祖制难违,不好处理。

等到王宁安的信送来,欧阳修眼前一亮。

这的确是个办法,主动剥夺涉案官员的士人资格,既不违反祖制,又能展现士林果断的一面,维护士大夫声誉,欧阳修颇为赞同。

他立刻前往政事堂,去找贾昌朝商量。

刚迈步进来,几位相公都在,包括首相贾昌朝,次相富弼,参知政事唐介,枢密使梁适,还有三司使曾公亮。

见欧阳修赶来,几个人都跟他主动问好。

贾昌朝开门见山,“醉翁,你是为了岭南的案子吧?”

“没错。”欧阳修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代对分权牵制达到了病态的地步,所有的宰相几乎都是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衔,没有人能真正以三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出任宰相,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公。

设置参知政事,还有枢密使掌军权,据此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宋代的相权被削弱了,受到限制了。

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

作为单一的个体,显然宋代的宰相没有前辈们那么威风,但是作为整体相权来说,却是大大强化。

就拿眼下的情况为例,出了事情,通常东西府的相公们凑在一起,如果他们的意见统一,直接上报赵祯,皇帝几乎都要点头。

只有在分歧严重的时候,皇帝才能出来裁决协调。

欧阳修坐下之后,就说道:“我认为徐镛孙沔等人,天怒人怨,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他们不光是大宋的罪人,更是士林的耻辱,如果不严加惩处,天下人会怎么看?士农工商,士人如果不能表率群伦,有何面目,辅佐圣君,治理百姓?”

老夫子的话,掷地有声,唐介和曾公亮都频频点头。

“我们赞同醉翁的意思,和罪人为伍,也是我等的耻辱!”

当头三门炮,都是素有清名的重臣,很有压迫力。

贾昌朝看了眼梁适,问道:“枢相的意思是?”

“贾相公,岭南的案子牵连太大,我了解得不多,还请贾相公决断吧,我支持大家伙的意见。”

说了等于没说,梁适也够滑头儿,不过他点了出来,这个案子恐怕不能这么简单下结论。

贾昌朝又看了看富弼,“那彦国兄呢?你什么看法?”

富弼叹口气,“根据韩绛的表文,那几个人的确罪孽不小,我也无意为他们开脱,怎么处置,都不为过。可是我想请教,这个开除士林,要怎么落实?”

欧阳修一愣,迟疑道:“富相公,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莫非你以为这些人还能士大夫吗?”

富弼不动声色,“永叔兄,我说了,这几个人怎么处置,我没有意见。我担心是此例一开,后面怎么办?再有犯错的官员,随便找个理由,就给开除士林了,然后就能砍脑袋!说得过去吗?祖制还有丝毫的威严吗?”

见欧阳修眉头挑起,还要争辩。

富弼直接亮出了杀招,“醉翁,你身为文坛领袖,可以代表士林吧!是不是你认为谁不配做士大夫,就可以昭告天下,开除士林,然后痛下杀手?”

“富相公!”

欧阳修越发看不懂富弼了,当年那个热血澎湃的富彦国哪去了,怎么变成了这幅样子!

“我欧阳修断然不会污蔑一个好人,而那些真正有罪,有大罪的畜生,就能轻轻放过吗?”

富弼针锋相对,“徐镛赐死,孙沔充军,肖固永不叙用。这算是轻轻放过吗?还要怎么样?抄家灭族?或者凌迟处死?光靠着耍弄文字机巧,把人开除士林,就想绕过祖制,这种小人行径,无耻手段,才是真正危险的!朝廷规矩,怎么能随心所欲,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一直以来,富弼都是温文尔雅的形象,人们都忘了,这位可是出使过辽国,口才当世无双,他爆发了,欧阳修被弄得哑口无言。

王尧臣趁机说道:“醉翁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可万一有些不肖之徒,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动辄开除士林,诚如是,百官惶惶,战战兢兢,天下再无安宁之日了。”

他们一唱一和,配合默契。

贾昌朝也是满脸为难,要说杀吧,真的该杀。

可问题是他也是士人,他身后也有一大帮门生故吏,恶例一开,以后杀红了眼,谁都好不了,岂不是麻烦大了!

见贾昌朝犹豫了,欧阳修怒不可遏,“贾相公,士大夫上承天子,下安黎民。本就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太祖爷当年留下祖训,是担心后世子孙滥杀无辜,打压言路,断送了江山社稷。可如今呢,百年承平,天子仁厚,对待士人可谓礼遇有加,恩同再造。反观士大夫,治国无能,贪婪枉法,那国家大事当儿戏。竟有人给叛贼通风报信,难道士林就不该惭愧,不该战战兢兢,不该反思自己的过错吗?”

欧阳修须发皆乍,每一句话都戳到了众人的心头,他说的是真好!

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老夫子的勇气,能反躬自省。

贾昌朝沉默了许久,无奈道:“大家都仔细想想,此事容后再议。”

……

从政事堂出来,欧阳修除了愤怒,就是失望,真是想不到,当年的战友竟然变得自己都不敢认识了。

老百姓常说,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说得多好啊,满朝的文臣,都像防贼一样,防着武将,防着外戚,防着宦官,可到头来呢,自己肆意胡为,败坏法度。

大宋和汉唐不同,底子太薄了,燕云十六州没了,西域丢了,连河套也守不住!

天险不在,养马场没了。

早晚有一天,大宋会灭在蛮夷的手里,而这些不知道反省的士大夫,就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创立六艺学堂,或许是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一件事,一定要革新士林风气,一定要!!!

老先生感慨万千,却也没有办法,在各方压力之下,此事拖了十天,终于政事堂拿出了方案,徐镛罪大恶极,枭首示众,孙沔赐死,肖固充军西北,其余涉案官员,处罚都增加一级。

这个结果,已经算是朝廷官员容忍的极限,至于开除士林的提议,根本没有采纳。

消息很快传到了岭南,王宁安看到了结果,他想过自己的反应,或许会暴跳如雷,或许会义愤填膺。

可是当他真正知道之后,竟然没有什么怒火,仿佛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历代的文人,莫不如是。能做到表里如一的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不用看什么史料,光是后世的学校,就清清楚楚,多少老师在课堂上义正词严,骂得吐沫星子满天飞。结果呢,手上有了一点权力,诸如助学金啊,奖状啊,证书啊,活动啊,哪一次不是私相授受!何曾让所有人服气过?

古今一理,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做龌蹉事情,而免于惩罚,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捍卫赵大的祖训。

“天不收你我收你!”

王宁安的拳头渐渐攥了起来,目光无比坚定,朝廷不杀人,那就让我来!犯了罪,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