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283章 新官职

大宋将门 第283章 新官职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贾昌朝非常埋怨王宁安,你小子那么聪明,就不能多长点脑子,岭南的那些犯官固然没有都处死,但是老夫执掌大权,随便几道令子,就能把他们活活儿溜死,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你偏偏不甘心,非要把人都弄死,别看有陛下撑腰,替你遮掩,但是士林已有定见,断然不会让你王宁安出头的。

老夫也是没法子,总不能为了咱们的交情,就得罪所有文官吧?

贾昌朝一路上都在思量着,反复权衡,等到进入垂拱殿,他已经恢复了平静,和赵祯见礼之后,有太监搬来墩子。

“诸位爱卿,陈州蝗灾,情况如何了?”

贾昌朝忙说道:“各地粮食已经相继到位,老臣又从各处挤出了30万石,另外还下令地方建草芦十万座,还征集药材20万斤,此次陈州虽有百万流民,但是老臣有把握活七成人口,如果做不到,情愿罢相,以谢天下!”

这都是王宁安逼得,为了阻止赵祯启用王宁安,文官们拿出了吃奶的劲儿。贾昌朝反复权衡,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王宁安在沧州的成功,那是因为有榷场和市舶司,又能捕鲸。陈州呢,是内陆地区,交通不便,一点优势也没有,能救活七成人口,已经是破天荒的事情。

贾昌朝就期盼着赵祯能头脑冷静,别再提出王宁安来,省得大家伙为难。

可是贾昌朝的愿望还是落空了,赵祯深深叹口气,“能活七成百姓,的确不容易,可还是要有几十万人死去,朕愧对天下啊!”

“陛下仁慈,百姓自会体谅陛下的难处,凡事不可以求全责备,陛下只管宽心就是。”富弼开口劝说。

赵祯摇摇头,“无论如何,朕还是失德天下。陈州的事情先放一放,朕想请教诸位爱卿,你们可有富国强兵之策,充实国库之法?”

此言一出,大家伙的心一阵紧张,该来的还是要来,赵祯这是铁了心要重用王宁安啊!

“陛下,臣以为治大国如烹小鲜,首重根本,本固则枝繁叶茂,只要励精图治,中兴可期。”

富弼说了一段老生常谈,赵祯扫了一眼,微微摇头,时间真是能改变人啊,还不到十年光景,富弼就变了一个人。

赵祯深吸口气,“虽然如此说,但是朕眼看着,外无法抵御强敌,内无法安抚百姓,朕心焦虑,想要寻找理财能手,替朝廷拓展财源,充实国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理财!

那不就是三司使吗?

曾公亮想起赵祯之前说过的话,王宁安的确上缴了700万贯,虽然这笔钱都用在了岭南,但是朝廷没有多支出一个铜板,王宁安功劳不小。

莫非说,朝廷真要冒出一个不到二十的计相,这也太荒唐了!

曾公亮默默低头,不敢多言。

不愧是有真御史之称,唐介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斗胆请教,所说的理财能手,是不是王宁安?是不是想让他进入三司,为朝廷理财?”

“没错,正是此人。”赵祯痛快答道。

唐介猛地摇头,“陛下,三司主管户部、盐铁、度支,一国财权,何等之重!王宁安为官不到五载,年不过二十,纵然有些才略,如何能担此职位?须知道,朝廷一个命令,就会有无数家庭破败,责任至重,不可儿戏!”

见赵祯低头,默然不语,唐介又加码道:“如果陛下执意超擢王宁安,老臣唯有辞官!”

说完,他把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手里。

赵祯抬头,看了眼唐介,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半晌他摆摆手,“我大宋何时因言获罪,唐相公不必如此。朕看,诸位爱卿的意思,也是不同意了?”

身为首相,贾昌朝不能不说话了,“启奏陛下,老臣以为王大人尚需历练,毕竟揠苗助长,不是好事。”

说完这话,贾昌朝把脑袋低得很深,他知道,光是这句话,就得罪了王宁安,可是他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

这就是百官之首的难处!

赵祯沉吟许久,长长出了口气,“既然这样,那朕想要任用王卿出任陈州知府,你们以为如何?”

从三司使变成了知府,差了何止天地,这回总该答应了吧!朕已经让了一步,你们还不同意吗?

这几位相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王尧臣说道:“陛下,臣以为王拱辰王大人救济灾民,很有成效,冒然更换,恐怕不妥。”

梁适也开口道:“陛下,此时的确不宜更换官员,免得造成人心惶惶。”

贾昌朝和富弼也都是这个态度,赵祯简直气炸了肺!

好嘛!

朕连任用一个知府也不行,这个皇帝干脆让你们当算了?

赵祯大怒,近乎咆哮道:“这样不行,那也不行,让你们做这个天子算了?”

皇帝怒了,贾昌朝越发惶恐不安,他想起了文彦博,也想起了宋庠,就是因为和赵祯冲突而被罢相,莫非自己也要重蹈覆辙吗?

贾昌朝可不甘心就此失去权力,他抢先站出来道:“陛下,王宁安的确是人才,老臣在河北期间,就发现王大人文武全才,是难得的后起之秀,理当重用。”

抢先表明和王宁安的关系,等于是告诉所有人,不是他想害王宁安。

“陛下,老臣以为万事万物,皆由法度,既然陛下要用王宁安,不妨就按照朝廷规矩,对王大人也是好事。老臣提议立刻召王大人参加舍人院考试,凭着王大人的才华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待王大人担任中书舍人一段时间,再另行任用,老臣以为更加稳妥。”

宋代除了正常的科举之外,还有些考试是针对官员的,比如舍人院,学士院,通过考试,就算有了正式学历,然后再进行使用,也就符合朝廷规矩了。

贾昌朝见赵祯怒火冲天,不得不抛出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

富弼等人立刻疾言厉色,怒视着贾昌朝,他们才不想给王宁安机会,贾子明这丫的,真够坏事的。你要是不提,赵祯怎么会想到?

要不说呢,猪队友比什么都可怕!

千万赵祯不要答应,不然王宁安就钻了空子。不过转念一想,或许也不是坏事,只要王宁安参加了考试,就等于认可了文官的规矩,接下来就可以用各种规矩限制住他。如果王宁安不听话,还一意孤行,冲撞体制,早晚会遭到反噬。

范仲淹何等强大,不还是被文官集团给抛弃了,想要捏死王宁安,不是难事!

富弼看得比任何人都远,赵祯的怒火也让他有所顾忌,想要退一步,就让王宁安参加考试。

还没等他出来附和,赵祯却长叹一声,主动说道:“朝廷规矩,的确不能破坏,朕自会好好权衡,诸位爱卿下去吧。”

贾昌朝和富弼还没反应过来,刚才还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怎么转眼就退缩了,这翻脸比翻书还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他们摸不清赵祯的脉,带着满腹的疑惑,从垂拱殿出来。

唐介怒满胸膛,竟然冲到了贾昌朝的面前,大声道:“贾相公,希望你能表里如一,不要再放水了,陛下有乱命,我们一起扛着就是!”

显然,突然改说辞,给王宁安开后门。弄得大家很不满,对贾昌朝的人品越发鄙夷,贾相公气哼哼一甩袖子,独自回了值房。

就在召见的第二天,宫中突然传出旨意,说是要成立皇家银行,替皇帝打理海外资产,接着,又下了一道旨意,原大理评事,知平县事王宁安,升任太常博士,判皇家银行事。

两道旨意,一前一后,相隔不到一个时辰,都送到了政事堂。

见到这个,富弼立刻感到了不妙。

显然这是早有预谋啊!

昨天的御前会议根本就是试探风向,见所有人都反对,赵祯顺势撤回了两个提议,如今这是第三个,正所谓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赵祯到底是皇帝,是九五至尊,总是和皇帝唱对台戏,绝没有好下场。

这不,贾昌朝接到了旨意之后,很快就同意了,还放出风声,你们谁愿意拦着谁拦着,但是绝对不可以用政事堂的名义,老夫不背黑锅!

老贾撤了梯子,其他人也傻了。

大家伙犹疑不定,主要是摸不清这个皇家银行是什么玩意,究竟有多大的权力!

根据赵祯的旨意,皇家银行仅仅负责海外资产。

也就是说,这次从交趾弄来的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家银行,远在交趾的一块飞地,究竟能干什么,大家搞不清楚。

文官犯糊涂,可王宁安心里有数。

走到今天这一步,纯粹是文官逼迫的,既然士人集团容不下他,那就挖他们的墙角,刨他们的祖坟,早晚有一天,把士人集团都给灭了!

王宁安踌躇满志,他最大的依仗就是这个新鲜出炉的皇家银行。

一个银行,可以很小,只专注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也可以非常庞大,大到遮天蔽日,无所不包,甚至让皇帝和朝廷都给银行打工。

新官上任,王宁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发行200万贯的海外开发债券,年利百分之三十。而且王宁安决定拿出100万贯,用于招募人员,前往交趾开发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