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336章 特殊的殿试

大宋将门 第336章 特殊的殿试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王宁安发誓,他也没想把事情弄得这么大,可这事情不受控制,赵祯居然要亲自测试,还按照殿试的规格弄,这可太有趣了!

要是别的他没有把握,可要说比试策论诗词,还有谁能胜过六艺学堂!

别看郑獬是状元,可是状元和状元,那也是不一样的!

公认的千年科举最强的一榜,就是嘉佑二年,这一榜里面,能人辈出,有玩政治的,有弄诗词的,有搞学术的,有带兵打仗的……哪一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大苏、二苏、吕惠卿、章敦、章衡、曾布……统统都被王宁安网罗到手下,除了程家兄弟之外,几乎一个不差!

他不但聚集了一大帮人杰,还用新式的教育方法,灌输系统思维,培养逻辑思辨能力,涉猎广博,学习实践,一样不差!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这帮妖孽的底子本来就好,又请来了欧阳修,范仲淹,晏殊,梅尧臣,还有苏洵,苏颂等等人物,都是当今最顶尖儿的大家。

名师、高徒、适当的学习方法、不计血本的投入,想和他们比试,还不如找个歪脖树吊死比较现实。

死法有很多种,咱们的郑大状元居然选了一种最痛苦的,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替他默哀了!

当然,这只是王宁安的想法,人家郑獬,甚至富弼和韩琦,他们都不这么看。

道理很简单,郑獬等人刚刚经过科举,文采绝对说得过去。他们普遍比六艺学生大了几岁,这就是优势所在!

要知道今年的六艺学生并没有参加科举,韩琦判断这些人应该是自信不足,所有才没有下场。

再说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话什么意思?

比武,肯定有一个趴下的,一个胜利的,比赛之前,你说自己是什么宗师啊,高手啊,都没用,上场被人家秒杀了,就是丢人打脸,怎么辩解都没用,有本事打回去,赢了才有话语权。

至于文采吗,这就很难说了,同样的两首诗,两篇文章,摆在那里,说我喜欢水调歌头行,说我喜欢雨霖铃,也没有问题,怎么说都是道理!

弄金殿测试又能如何?

总要有人当评判吧?

到时候只要稍微倾斜一点,哪怕六艺学生本领不差,一样要被做掉,这种事情历次科举都不少见。

也不管君子小人,是非对错,务必要黑掉六艺学堂,更不能让这场比试变成科举改革的起手式……

文官何以强大,不就是掌握了科举,拥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哪怕强如皇帝,也被他们给水磨石穿,彻底解决了。

如果六艺的教育方法成了标杆,科举跟着他们走,不用二十年,朝堂的局面就会为之一变,到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为了祖宗基业,为了孔孟道统!诸位,大家要共进退啊!”

韩琦扫视了一圈,富弼、王尧臣、王拱辰、唐介、曾公亮……几位相公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尤其是唐介和曾公亮,他们两位都是君子,不愿意掺和蝇营狗苟的事情。上次铜价危机,闹得多丢人!

要是再来一次,两个人都没脸留在朝堂了。

唐介沉着脸道:“朝廷取士,首重德行,教导读书人,当以十三经为主,不能弄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果六艺学子经学本事不过关,文章写得太烂,老夫绝对不会客气!”

言下之意,如果人家本事无话可说,他唐介也不会昧着良心。

曾公亮也深表同意,韩琦暗暗盘算,剩下一个贾昌朝,那老家伙固然不要脸,却不敢和所有文官闹翻了,如果六艺的文章不行,没什么说的,就算有几篇不差的,他也一样给废了,到时候看谁能说什么?

“让人告诉郑獬,好好干,拿出殿试的劲头儿来,赢了,老夫保他二十年富贵,要是输了……老夫就让他去岭南!”

送走了诸位相公,韩琦让家人去告诉郑獬全力以赴,见没有漏洞,终于放下了心。

……

“真是没想到,本以为能把渤海国的事情定下来,也就算是功德圆满了,没想到,居然要比试,真是造化弄人啊!”范仲淹感叹着。

欧阳修哈哈一笑,“别的不敢说,和那几个小子比文采,郑獬十个也不成!”

梅尧臣道:“醉翁,你可不能太大意了,好歹郑獬也是个状元!”

“不是老夫自大,郑獬的文章我看过,说起来也就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他要是能胜过咱们的弟子,那是痴人说梦!”

见文坛盟主发话了,大家心里头都松了口气。

“这么说比试这块不用担心了,倒是渤海国那边,二郎你筹划如何?”晏殊好奇道。

“人前天就到京城了,那个大熊脑袋都怎么好,我正安排人调教呢!要是能拖几天,效果或许更好。”

“不必。”

晏殊笑道:“他一个化外野人,弄得太过了,反而不美。当今圣人是重感情的,你告诉那个大熊,他说不上来,只管哭就是,哭得越惨越好,剩下的我们来。”

晏殊年纪不小了,范仲淹更是须发皆白,但是这两位有了奔头儿,有了目标,浑身上下,都透着干劲儿。

一直和大家商量到二更天,才各自散去。

不到五更,重新又聚集在宣德门外。

两旁的学子比起昨天更加剑拔弩张,一个个瞪着眼睛,恨不得把对方都给吃了。

“无知小辈,今天就让你们知道天高地厚!”郑獬咬牙切齿道。

苏轼拿着下巴对着他,冷冷笑道:“欺世盗名之徒,该显出原形的是你们!”

“你狂妄无知!”

“是竖子成名!”

“你目无一切!”

“你不学无术!”

……

两边跟斗鸡似的,大眼瞪小眼,喘息如牛。

终于宫门开放,有宦官在前面领路,把大家带到了垂拱殿。

赵祯已经驾临,朝贺已毕,赵祯笑道:“这次比试务求公平,还是像昨天一样,题目由朕现场书写,你们依据题目做诗一首,策论一篇,限时两个时辰。”

说完,赵祯起身,来到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桌案前面,提起大笔,龙飞凤舞,漂亮的飞白体从指间流出。

在场的几位相公看了看,都不由自主点头称赞。

赵祯的文学素养那不是吹的,书法绝对比得上当世名家,欧阳修看到赵祯写字,眼前一亮,相比之前,赵祯的书法又进步了许多。以往赵祯书法,总是欠缺一股气,只能说规规矩矩,距离真正自成一家还差了很多。

可是这一次,欧阳修隐约从书法当中感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气息,当真有了点唯我独尊的霸气!

这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风范!

欧阳修欣赏着书法,其他人却已经开始审题构思了。

赵祯的诗出的是“吹律听军声”,而策论则是“疆兵务富民策”。

为了防止泄密,这两个题目都是赵祯在心里打得腹稿,由于不是朝廷论才大典,故此随意了很多,没有了那么多规矩,想要押题也不可能,更没办法变成蛔虫,看看赵祯心里想什么。

故此,这场比试绝对公平公证。

一共60个人,全神贯注,盯着两道题目,不停构思。

很快就有人落笔疾书,相比之下,新科进士的速度稍快一点,毕竟他们经验丰富,做得题目太多了,一上来就写,并不意外。

可令人吃惊的是六艺学堂这边,他们居然不比新科进士慢多少,尤其是那个马脸的小子苏轼,笔走龙蛇,几乎没有停顿。

赵祯和几位相公纷纷起身,在后面观瞧,当走到了苏轼的背后,赵祯驻足不动,看着他写东西,从最初的惊异,到欣喜,脸上就跟开了花似的,越开越旺盛。最后竟然摇头晃脑,在心里默读起来。

要不是还在考核之中,赵祯一定会说:“当浮一大白!”

其他几位相公抓心挠肝的,不知道赵祯看到了什么,更不能跑过去,跟皇帝说,你靠边儿,让我们也看看吧!

好容易等到赵祯挪步,去看其他人,范仲淹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又把位置给占了。

韩琦等人肚子都要气炸了,却又无可奈何。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赵祯从每个学生背后走过,有的看得时间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但是很多人都发现在六艺学子背后的时候,皇帝陛下笑容多一些,可是站在了新科进士的后面,眉头却总是蹙着。

韩琦和富弼也是饱学之士,他们虽然受到了阻挠,没有尽数看到六艺学子的文章,但是仅从看到的几位来说,很不容乐观!

看起来范仲淹他们真是有备而来,这帮小子不是寻常人物啊!原本以为只有王宁安一个妖孽,真是想不到,范仲淹搜罗了这么多,当真处心积虑啊!

别管他们多生气,考试还是很快结束了,中午稍事休息,下午赵祯就亲自阅卷,六十篇文章,六十首诗。

赵祯看得很快,他从中挑出了十篇,放在了左手边,然后又挑出了十篇,放在右手边。

赵祯呵呵笑道:“如果朝廷取士,这十篇当中进士!”

说着,赵祯一翻卷子,推到了大家伙的面前,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郑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