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378章 再次出使辽国

大宋将门 第378章 再次出使辽国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宋辽两国有很成熟的沟通机制,每年一到两次,互通使者,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互相通报,按照常理,耶律宗真死了,大宋应当派遣使者前去吊唁问候,还要参加新君的登基典礼,互相交换国书,以示和平。

只是这一次情况不同,赵祯把王宁安,贾昌朝,狄青三个叫到了寝宫,还把其他人都打发走,完全是密谈,连修起居注的都不准跟着。

贾昌朝代表文官系统,狄青掌军,王宁安掌财权,三个人正好是对外发动战争的标配。

赵祯开宗明义,“朕决心北伐,收复失地,此时辽国主少国疑,内忧外患,正是前所未有的良机,三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只管开诚布公,都说出来。”

简短的开头,然后赵祯把目光落在了贾昌朝的身上。

贾相公现在学的是又奸又滑,他恭谨说道:“征杀作战本非老臣强项,圣人只管下令,政事堂一定竭尽全力,遵旨而行。”

王宁安斜了贾昌朝一眼,十分不屑,你丫的就是尸位素餐,身为首相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你干什么?

人家贾相公可不在乎,咱们圣上要的就是个听话的,反正我现在说什么都不对,有本事你们想去吧!

狄青沉吟道:“陛下,此时出兵辽国,我大宋实在是准备不足,最近京畿河北等地招募新兵3万,才刚刚训练,距离成军,还有一两年的光景,另外战马缺口非常大,粮饷军械全都不足,贸然出兵,胜少败多。”

赵祯对这些情况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不想错过良机……耶律宗真的死给赵祯震撼很大,他足足比耶律宗真大了6岁,眼看着就要过半百之年,皇帝历来的寿命都不长,哪怕能活到六七十岁,留给他的时间也不过一二十年而已。

但是赵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恢复燕云,扫平西夏,富国强兵,整顿吏治,还要选好接班的人选,辅佐儿子顺利继承皇位……这位皇帝陛下越发觉得时不我待。

明知道趁着国丧出兵,很不地道,他也顾不得这些了。

“王卿,你向来足智多谋,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无奈何,王宁安只好说道:“启奏陛下,臣读辽国历史,发现这个国家非常顽强,尤其是大敌当前,总能抱成一团。当年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初期都是高歌猛进,结果呢,遇到了危险之后,辽国内部就会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我们现在出兵,没准会促使耶律洪基和重元捐弃前嫌,那时候我们需要面对几十万骑兵,胜负难料……故此臣因为此时不得不不能出兵,还应该给耶律洪基送温暖。”

赵祯脸色怪异,听不懂新词汇。

“你打算怎么办?”

“解除贸易制裁,签署更多的合作协议,同时将牛羊的进口关税降到半成。”

两国虽然议和了,但是贸易那边的谈判还在进行着,王宁安向来会搞些推诿扯皮的小把戏的,总能把辽国弄得郁闷吐血。

这回王宁安不但不刁难辽国,还放手给他们更多的好处,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当然了,以这几位对王宁安的了解,知道王二郎的好处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小子背后一定藏着阴险的算计。

“陛下,这是软的一面,还应该有硬的一手!”

果然,王宁安露出了狐狸尾巴。

“快说吧,不要卖关子了。”赵祯焦急道。

“臣以为渤海国应该立刻出兵,攻击辽国!”

“啊!”

赵祯和其他两个人都吃了一惊。

狄青道:“辽国早就把渤海国和大宋看成一体,让他们出兵,和我们出兵能有多大的区别?而且自从兴城被攻占之后,辽国沿海地区的百姓都内迁了,凭着渤海国的兵力,未必能讨到便宜,而且也动摇不了辽国的根基啊!”

一句话,费力不讨好。

王宁安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地图,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的正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也就是后世的大连。

这里有一个无与伦比的条件,那就是最窄的一处,只有20里,两边都是海,只要下手足够快,完全可以在辽国骑兵杀来之前,把辽东半岛最南端,大约50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拿走。

这些地相当于小半个崇明岛,和一个县差不多,能安置人口10万,还拥有旅顺口这个绝佳的港口!

王宁安垂涎这块地方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把这里拿下来,向北,可以染指整个辽东半岛,向东,是高丽和倭国,向西是大宋,扼守航路的中心,光是收过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以养活上万的军队。

王宁安详细介绍了这块宝地的优势,如今这里是归属辽国的苏州管辖,兵力不多,只有2000人,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王宁安勾画出一张诱人的大饼,可以说满是油水,赵祯都忍不住咽吐沫。

“王卿,你想怎么动手?”

“陛下,臣以为出兵一定要快,先把辽国的苏州占了,然后发动工人,在苏州的南边,陆地最狭窄的地方,修一道20里的城墙,作为阻挡骑兵的屏障,这样南边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我估算了一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辽东半岛是辽国的一条臂膀,而这里,就是他的一根手指头,我们要给他剁下来!但不能让辽国发疯。”

王宁安说:“臣建议陛下立刻派使者去辽国,问候辽主,同时通报辽国,说是我大宋沿海遭到了倭寇袭击,损失不小,请辽国重视。”

赵祯不解,“王卿,你这是何意?”

“启奏陛下,当年渤海国处境艰难,东边有高丽,西边有草原诸部,他们为了打开僵局,多次派遣使者去倭国。而倭国呢,他们心高气傲,也有心染指陆地,因此对内宣称渤海国是他们的藩属,出使倭国是去朝贡的。”

王宁安笑呵呵说着,贾昌朝是什么人,打仗不行,玩阴谋诡计,那是天下第一。

“王大人,莫非你想把屎盆子扣给倭国?”

王宁安哼了一声,责备道:“贾相公,你说话太不雅了,什么叫屎盆子?我让大熊向倭国称臣纳贡,这不正是倭国的几百年夙愿吗?他们应该高兴才对!”

贾昌朝扭头,懒得看王宁安。

他老人家够坏了,可是和王宁安比起来,他还要脸,可这位呢,完全是百无禁忌,整个一个人不要脸则无敌!

明明什么都是你导演的,结果还假模假式,跑去提醒耶律洪基,就算人家孩子老实,你也不能这么干啊?

赵祯,狄青,贾昌朝,全都低着头无语。王宁安干脆仰着脸看天棚,反正主意我出了,你们不答应是你们的事,到时候拿不回来燕云,可和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赵祯沉吟许久,他在快速推想王宁安的办法。

眼下大宋要拿回燕云,却没有和辽国一拼到底的实力。

如此只能多用些智谋算计,力避和辽国的冲突。

假手渤海国,是个好办法,把祸甩给倭国,更是巧妙……作为一个皇帝,别以为人人都喊你圣人,那就是真的!

阴谋算计,卑鄙无耻,这是皇帝的本能!

赵祯并不是觉得良心受到责备,而是生怕辽国不相信,毕竟谁也不是傻瓜,你说是倭国的就是倭国的,开什么玩笑?

哪怕大宋伪装被袭击,辽国也不会轻易上当……

“陛下,为了让辽国相信,去出使辽国的人非常重要。必须份量足够,而且机敏灵活,可以随机应变。”

赵祯颔首,“王卿,你有什么人选?”

“我!”王宁安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唯有臣去,才能骗得过辽国!”

“不行!”

赵祯断然拒绝,而且脸色非常难看,“王卿,辽国上下,恨你入骨,万一有个闪失,谁替朕光复燕云?”

赵祯情绪很激动,不停摇头,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关心王宁安。

王二郎当然十分感动,“陛下,臣绝非鲁莽轻率,不爱惜自身,实在是唯有臣去,辽国才会投鼠忌器,纵然他们不相信又能如何?只要没有足够的把握,他们就下不了杀臣的决心!只要能力避直接冲突,让耶律洪基和渤海国折腾,让重元有机可乘,他们闹个一两年,等到精疲力竭,我大宋的雄兵也练成了,那时候光复燕云,水到渠成!”

王宁安撩起袍子,跪在了地上,重重一跪,把赵祯吓了一跳。

“王卿,你这是干什么?”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陛下,臣肩负国仇家恨,入仕为官,也是为了光复燕云,迎回祖宗遗骨。杨老将军已经回来了,臣之高祖还在辽国,孤苦伶仃,连坟在哪都不知道。臣每每想到这里,柔肠百结,根根寸断!臣不止一次对天盟誓,要亲手拿回燕云,迎回祖宗遗骨,覆灭辽国……陛下仁慈,臣铭感肺腑,恳请陛下能成全臣的一片苦心!不亲自出使辽国,不把这些事情安排妥当,臣睡不踏实啊!”

王宁安说完,五体投地,伏在地上。赵祯的眼圈也红了,不管王宁安有多少奇谋妙计,招数如何狠辣阴险,赵祯都讨厌不起来,这小子对自己,对大宋,那是一片赤子之心,天日可鉴!

赵祯强忍着泪,把王宁安扶起来。

“朕准你去辽国,但是……你必须给朕活着回来!”赵祯低声道:“朕的皇儿快要能说话了,还缺个太子太傅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