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396章 锁定赵允让

大宋将门 第396章 锁定赵允让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赵祯面前摆着一张硕大的地图,真是大宋的寰宇乾坤。昨天赵祯把欧阳修叫了过来,闲聊的时候,自然提到了迁都的事情。

欧阳修提出了一番见解,就以王宁安在交趾弄到的那块飞地来说,如今已经陆续扩大,拥有300万亩之大,每年产出的稻谷千万石,能运回大宋的有500万石。

眼下大宋的商船越造越大,最大的能装15000石稻谷,平均在8000石左右,600多艘船只,就能把稻谷运回大宋,每艘船只所用人员不过300,时间不过两月,就能运到平县,损耗只有一成。

假如用陆路运输,一驾马车最多只能装10石稻谷,而且路上损耗至少三成,如果赶上阴雨,或者其他意外,从江南运到汴京,需要的时间要两三个月,运1万石粮食,就要1000驾马车,人不是机器,也需要休息,长途贩运,至少要配两个车夫,而且沿途每半个月还要换一次牲口,不然畜生也会累死的。

人力,畜力,几十倍于海运,根本负担不起。

以汴京的体量,唯有靠着运河支撑。

但是近年黄河水量不足,泥沙淤积,北方降雨减少……众多的威胁,都冲击汴京的繁荣。

欧阳修给赵祯算了一笔账,海运的成本不到漕运的一半,而且海运是点对点的,只要修好了港口,中间的航路不用管的,漕运不行啊,沿途航道都要维护,每年的消耗就是几百万贯……

而且随着经营交趾有成,许多有识之士都看到了海外的利益。

欧阳修把这些给赵祯讲了一遍,最后落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都城要邻近海洋。

“醉翁说你在六艺学堂的时候,经常说财富来自海上,可有这话?”

“没错!”王宁安道:“海外资源丰富,土地众多,且开发不深。只要付出一点代价,就能拿到丰厚的回报。”

“陛下请看。”

王宁安指了指孤悬海上的一个岛屿,“陛下,这里本是高丽的,如今被渤海国占据……其实也就是咱们的马场。臣刚得到消息,我三伯和堂兄从天竺回来了,他们带回一种神骏的战马,足以承担铁骑重量,助我大宋收复燕云,横扫蛮夷!”

“当真?”赵祯惊讶问道:“海外真的有良驹?”

“一点不假,这种马比起辽国的北地马还要雄壮,足以和汗血宝马争衡!”

王宁安不太清楚马瓦里马的具体情况,而大宋人心中的神驹就是汗血宝马。听他这么一比,赵祯心里像着了火似的,真想去好好看看。

“王卿,醉翁向朕提议,幽州北据长城,南抚中原,东有大海,只有守住几处长城隘口,便可以高枕无忧。实在是最好的都城之选,只是可惜,如此的好位置,居然落到了辽寇的手里,朕不甘心啊!”

王宁安见赵祯主动提起了幽州,也是心情激动。

“陛下,臣也如此认为,唯有幽州,兼具海陆之利,气象万千,格局宏大,是最佳的都城之选。臣以为收服燕云的事情,必须尽快落实,断然不能让这块宝地继续被辽寇荼毒!”

赵祯欣然点头,“朕也是这个意思,甚至朕打算北巡,亲自看看河北诸军,究竟能不能对付辽兵!=奈何眼下还有件事情没有处置,朕没法安心啊!”赵祯背着手走了两步,把王宁安叫到了一边,君臣两个肩并着肩,把其他人都甩得远远的。赵祯微微抬头,望着天边翻腾的云彩,淡淡道:“皇儿不是因为喝水而中毒的。”

王宁安没有意外,实际上他早就知道了,赵祯把儿子宝贝不得了,小太子用的是城外的泉水,不是宫里的井水。

以王宁安的判断,小太子出生还不到一年,光是从外界接触,绝不会积累那么多的铅,更不会出现铅中毒的迹象……

想来想去,王宁安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有人知道宫中有铅毒,然后他想办法增加小太子的铅摄入,最终神不知鬼不觉,把小太子给干掉。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太歹毒了,也太阴险了。

由于没有各种仪器,宫中本身就有那么多铅管,即便查出来,也没法找出凶手,只能认倒霉。

以赵祯的年纪,只怕是再也别想生孩子了,只要小太子一死……赵祯倍受打击,说不定没几天也要挂了,而那时候,谁会继承皇位,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啊!

汝南王,赵允让!

王宁安一下子就怀疑到了他的身上,没办法,这位老王爷念念不忘,就是皇位。而且王宁安还听说早年赵允让很笃信道家,身边有不少方士,后来年长一些,道士们才散去。

王宁安推测出一种可能,赵允让早年通过和道士接触,知道了铅汞之毒,又因为管着宗正寺,宫里许多工程都是他经手的,皇宫有铅管,这事他肯定知道。

以赵允让的本事,利用铅毒,杀死赵祯的孩子,保证自己儿子登基,绝对是干得出来的,有动机,有能力,出手狠辣无情,除了他,还能有谁?

“朕怀疑过宗景,王卿以为呢?”赵祯笑呵呵问道。

“不可能!”

王宁安断然说道:“赵宗景臣还是熟悉他的,一个把亲情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断然不会干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臣只能说,在他的心里,陛下是他的亲人,是他的伯父!”

赵祯笑了笑,“王卿,天家无情啊!宗景那傻小子也不知道给你灌了什么**汤,居然不顾一切替他开脱。要知道,朕真有一个闪失,他可是希望最大的那个,而你,就很可能成为他最大的帮手!刚才的一句话,就够砍你的脑袋!”

这话,说的够诛心的,王宁安的脑门冒汗了,虽然赵祯仁厚,但他毕竟是皇帝,是吃人的老虎!

说错一句话,可能就要丢了性命!

王宁安咬了咬牙,“启奏陛下,臣是陛下提拔的,王家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臣忠于陛下,忠于陛下的儿子……倘若真有陛下所说的情况,臣,臣不敢所违心的话,赵宗景的确比那位要好!”

赵祯意味深长看着王宁安,过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朕终于明白了,原来你小子和宗景是一模一样!脾气秉性,都太像了!”赵祯很高兴,“你对朕坦白,朕也不说假话,朕的确怀疑赵宗景,可是自从田方跳出来,想要阻止迁都,朕就猜到了,不可能是赵宗景干的,他没有这个本事!”

王宁安暗暗捏了一把汗。

二货啊,兄弟啊!

你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啊!

赵宗景的确该庆幸,无论什么时候,被皇帝盯上都不是好事情。甚至王宁安都该偷着乐,田方突然跳出来,等于是证明了他们的清白,不用担心被皇帝怀疑了。

赵祯手握着皇城司,暗中还有许多眼线,当了几十年的皇帝,他可不是白当的。

田方入仕之初,家中没什么钱,在京城租房子都租不起,是一个商行接济了他,而这个商行背后的主人就是赵允让!

这么大的漏洞,居然让赵祯抓到了,正应了一句话,叫忙中出错。

赵祯提出迁都,最惊恐的人其实是赵允让,这老家伙,几十年的布局,都放在了汴梁,假如迁都了,他的布置功亏一篑,人脉尽失,对赵祯的绝杀也失去了可能。

唯有千方百计,把赵祯留下来。

情急之下,打出了田方这张牌。

要说赵祯,也不愧是当了几十年皇帝的人,心思真够阴沉的。

他早就知道小太子沾染铅毒,不会单纯是铅管所至,但是他就是忍着不说,把矛头都对准了铅管,闹着建皇宫,迁都,还搬到了军营……他在干什么,就是在寻找真凶!

赵允让是一条老狐狸,而赵祯同样如此,两条狐狸,目前为止,赵祯占了上风。

“王卿,朕还有一事想不明白,就是谁给皇儿下毒,宫中谁是赵允让的人?”

王宁安苦笑了一声,“陛下,臣以为此事只怕永远查不清楚了,除非赵允让自己开口。”

“是啊!”赵祯强压着咆哮的冲动,“我这位皇兄,心思阴沉,手段狠辣,朕这些年,不知道被他坑了多少次!”

赵祯说着,攥紧了拳头,显得怒不可遏!

“无论如何,这次朕都要废了他!给死去的无辜之人报仇!”赵祯怒火中烧,“朕已经下旨意,严审田方,务必撬开他的嘴巴,只要他答应指证,赵允让就跑不了!!!”

王宁安的心里一阵紧缩,这位赵大叔也够狠辣的,当然,设身处地,换成自己,只怕都没心思等待,直接就下令,把有嫌疑的都给砍了

“陛下,您告诉臣这些,只怕是有要事吩咐吧!”

赵祯笑呵呵道:“王卿果然聪明,朕想让你担任审讯汝南王的主审官……毕竟别的人朕担心他们会手下留情。”

这是让自己当刽子手啊!

王宁安心里苦笑,可是又一想,赵祯动了杀心,赵允让只有死路一条,而赵宗实也绝不会当上皇帝,就算当了刽子手,又有什么可怕的!

“承蒙陛下信任,臣这就去提审田方,把他的嘴撬开,而后立刻去捉拿赵允让,绝不客气!”

“好!朕等着爱卿的好消息。”赵祯欣然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