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24章 儿皇帝

大宋将门 第424章 儿皇帝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陛下,臣觉得,是不是过了?”富弼仗着胆子道。

赵祯看了他一眼,只是这一眼,就带着无比的威风,富弼忍不住心惊肉跳,连忙低下了头。

“富相公,当年太宗皇帝北伐,就曾经说过,拿下燕云,可以封王!如今光复幽州,狄爱卿和王家父子,都是首功,朕只封他们为国公,那是因为还有云州没有拿下来!对待有功将士,朕是不会吝惜赏赐的,拿命换来的富贵,天经地义。总不成太平宰相能封国公,开疆拓土的大功臣就不行吧?”

富弼浑身一阵颤抖,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赵祯变了,真的变了,一场大胜,让赵祯找到了皇帝的自信和威仪。

也让他更加清楚自己的权力,面对着大臣,他无所畏惧!

大宋朝的宰相,德高望重的,往往会得到国公衔,朝廷养士,天经地义,大家都看成了正常的事情。

可赵祯偏偏就拿出来说事,凭什么文官熬年头,攒资历,就能封国公,武将凭着功勋,就不能封爵?

这话问得掷地有声,等于打了无数文官的老脸。

想来以后,至少富弼没有脸面轻易接受国公封赏。

放在大战之前,赵祯绝对不会这么落文官的面子。

但是此时此刻,赵祯百无禁忌。

“富爱卿,除了这三位之外,杨文广,折继闵,杨怀玉,狄咏,慕容轻尘,柳羽,潘肃,等等众将,都是有大功的,另外还有几万战死的将士,务必要一一登记造册,他们的名字必须都记下来,家人要抚恤,子女要安顿,他们的名册要送到太庙,供奉起来,这些都是我大宋的功臣,朕绝不会让他们流血之后,继续流泪!有功赏,有过罚,赏罚必须分明……行了,朕也乏了,你们退下去吧!”

“臣等遵旨!”

富弼蹙着眉头,忧心忡忡。

大宋朝历来都是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到了如今,赵祯越发强势,莫非要变成一君独治不成?

……

“我要是陛下,也肯定会借机敲打文官,物极必反吗!”慕容轻尘一边嗑着毛豆,一边说道:“我早就看那些红口白牙的大头巾不顺眼了,他们能干什么,不就是写写文章,骂骂人吗?靠着他们,能拿回来燕云吗?接下来的要打云州,要灭了辽国,要光复河套……哪一样离得开大人,是吧?”

他笑嘻嘻冲王宁安说道,可是得到的却是大大的白眼。

“你要是再说一次这种话,就赶快给我滚蛋,老子不认识你!”王宁安黑着脸,语气不善。

慕容轻尘连忙起身,显得局促不安。

“大人,卑职不知道哪里错了?还请大人指点!”

“哼!”

王宁安哼了一声,“你是不是以为打了一场大胜,功劳泼天,然后就金刚不坏,百无禁忌,什么话都敢说?”

“你错了!”

王宁安毫不客气教训道:“要想走得稳,走得好,遇到了低谷,要奋发向上,不妄自菲薄。遇到了巅峰,要学会沉心静气,越是得意之时,就越要收敛!要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你现在就去军营,给我好生练兵,总结教训,发现不足,把短板弥补起来。下一次再打仗的时候,不准你轻易拿人命去拼!”

“听到没有?”

慕容轻尘连忙点头,“卑职明白了,卑职这就去……”

看着他灰溜溜儿离开,王宁安还有点头疼。

说起来要不是慕容轻尘拼尽了全力,只怕仗也不会打得这么顺利。只是王宁安从他的用兵上看到了一种可怕的迹象。

这小子太不顾一切,太冷酷无情,为了目的,可以牺牲一切!

在战场上,这是优点,可是到了官场上,总要瞻前顾后,不要由着性子胡来。

“教训你几句,是让你小子想清楚,别翘尾巴!”

不管慕容轻尘如何,王宁安是真的想明白了。

他借着老爹受重伤的名义,躲在住处,专心伺候王良璟。

还真别说,有王宁安盯着,王良璟一点小脾气都不敢耍。老实吃药,睡觉调养,伤势好了不少。

这天中午,王宁安亲手给他换纱布。

软肋上的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了,幸好是冬天,又用了酒精消毒,没有发生感染,清理了脓血,上好了药,再那消过毒的纱布裹好。

折腾了一刻钟还多,王良璟的脑门都是汗珠。

“我说二郎,外面的事那么多,你总是守着我,这,这说不过去!”

“怎么,不想我盯着你了?”王宁安挑起了眉头。

王良璟连忙说道:“哪有,我是觉得事情千头万绪,现在我也没有性命之忧,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如果不好好经营,实在是对不起死去的弟兄。”

王宁安沉吟一下,笑道:“爹,大战之前,那是和衷共济,万众一心。可是战斗结束了,就变成了争权夺利要分大饼了!富弼他们早早就来到了幽州,就是怕分赃不均……我们家,过犹不及啊!”

王良璟也不傻,他们父子得了两个国公,放眼大宋,只怕没人能超得过王家。众多的将门之中,王家也是一举拔得头筹,成为首屈一指的那一个!

“罢了,做人嘛,知足常乐,但愿富相公他们能处理好。”

“处理不好的!”王宁安轻蔑一笑,“等着瞧吧,他们的麻烦多着呢!要不了多久,就要求到我的头上!”

……

王宁安记得上辈子听过一句话,叫专家就是训练有素的狗!

很刻薄,但是也不无道理。

专家是什么人呢?

是对过去非常熟悉的人,就拿富弼他们来说,公认的能吏、干吏,处理民政啊,田赋啊,刑名啊,人事啊,甚至拉帮结派,互相倾轧,这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但是放眼大宋朝廷,没有哪个人知道如何管理新开辟的地盘,更弄不清楚,错综复杂的燕云,要怎么平定下来。

诸多困难,和奖励有功将士同等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置耶律重元的问题。

唐介代表政事堂和重元沟通了一次,结果很不好,无奈,富弼亲自出马,他带着唐介和曾公亮,一起找到了重元。

光是称呼上,就让富弼很为难,赵祯身在幽州,总不能管重元叫陛下,可他又是大宋承认的辽国皇帝……俗话说面包渣也是面包啊!

富弼只能忽略称呼,直入主题,“有什么想法,请说出来吧!”

“想法?很简单。”

重元笑呵呵道:“朕对大宋,那是忠心耿耿,天日可鉴,朕愿意拜大宋皇帝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替大宋守卫幽州,防御耶律洪基,不知道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儿皇帝!

大宋也有了儿皇帝!

这个称呼很让人高兴,文官们的面子一下子赚足了。

看起来耶律重元还是明白事的。

“那还有什么要求?”富弼的语气柔和了许多。

“这个吗……大宋在幽州驻军,那是必然的,最好驻扎十万人,把长城沿线都防御起来,这样才能保住幽州。”

富弼沉吟道:“不可能,常驻十万人马,耗费太大,最多只能安排五万驻军。”

唐介也说道:“你们不是要帮着大宋守卫幽州,对抗耶律洪基吗?你们有多少人马可用?”

重元等得就是这句话,他露出了一丝喜悦,连忙又收了回去。

他故作凄苦,“本来朕是有十万大军的,可是连番大战,损失惨重,不过朕还有差不多三万人马,另外朕在幽州多年,只要登高一呼,自然应者如云,再招募几万人马,不成问题。”他探着身体,建议道:“不如这样,我们双方各出五万人马,共同防御幽州,只是朕眼下实在是手头紧儿,财源有限。大宋地大物博,国库充实,能不能出一笔钱粮!帮着养兵?”

见富弼等人迟疑,重元指天发誓。

“诸位大人,朕现在就是大宋的一条狗,你们出一点钱,就能得到五万战兵,说来说去,是在帮你们自己,怎么还有疑问啊?”

重元说着,站起身,拿出了匕首,吭哧,在指头上割了一个口子,鲜血冒出来,他连眉头都没皱。

“朕对天发誓,绝对忠于大宋,忠于父皇帝陛下!这回你们该相信朕了吧?”

……

从重元那里回来,富弼见到了赵祯,将经过讲了一遍。

赵祯听完,没有丝毫表示,而是淡淡道:“富相公,你们是什么意思?”

“启奏陛下,耶律重元在幽州颇有根基,手下人马众多,且熟悉情况,是地头蛇。要对付耶律洪基,少不了此人。”

见赵祯没有驳斥,富弼胆子更大,继续说道:“如今朝廷虽然光复幽州,奈何户部还是空的,三司拿不出来银子,光是奖励有功将士,就要花上千万贯……以后还要在燕云驻军,恢复农耕,种种开销,数额巨大,朝廷怕是吃不消啊!”

“这么说,是要按照重元的意思,给他一点人马,替大宋守卫幽州了?”赵祯问道。

富弼沉吟一下,沉声道:“老臣以为,只有此策,耗费最少,而且重元和洪基是生死仇敌,不用担心他会投靠耶律洪基,借助他的力量,守卫幽州,也是上上之选!”

赵祯看了看唐介,又瞧了瞧曾公亮,“怎么,你们也都是这个意思?”

见几个人点头,赵祯突然暴怒,拍着桌子,大声质问:“那朕,还有无数将士,打下来的土地,就要白白归重元所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