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26章 比试

大宋将门 第426章 比试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王宁安和耶律重元进行了“愉快”的商讨,最终达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协议……耶律重元接受大宋册封,称归化王,对大辽称皇帝,年号天命;重元每年要进京朝贡,时限为半年;重元拥有3000亲卫,保证安全;大宋每年给重元5万贯钱,5000石米;准许重元在大宋境内经商,但是必须向大宋礼部报备,并且接受审查;重元每年要向皇家银行提出一份开支报告,并且接受皇家银行清算,确保没有资产流失问题……

林林总总,各种条件,差不多几十项。

赵祯拿到之后,只剩下四个字形容,龙颜大悦,龙颜大悦啊!

“王卿果然是干吏,不负朕望,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富弼、曾公亮、唐介这几位面面相觑,可以说是瞠目结舌!

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王宁安这家伙也真下得去手!

不管怎么说,没有耶律重元叛乱,大宋就那不会幽州,而且打仗的时候,重元也算出力不少,牺牲很大,又十分乖觉,还顶着皇帝的名头。

富弼他们觉得,无论如何,也要给重元一点脸面。

可是到了王宁安这里,那是完全不要脸了。

人马只给3000,而且还规定这3000人马要接受大宋的训练,饷银也是从大宋的户部支取。这就等于宣布,这3000人马是大宋放在重元身边,看着他的恶犬。

兵权被剥夺了不说,财权也没有了。

一年5万贯钱,5千石粮。

够维持一个皇宫的开销吗?

显然不行,最多也就是一个王府的规模!

而且各种经营开支,还要接受大宋的掌控。

不用说全都落实下去,哪怕只落实一半,重元就彻底没了翻身的本钱,完全成了大宋的傀儡和奴隶!

对于奉行君子之道的诸位相公来说,无论如何,也是不敢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至少他们对外人不会这么严苛,相反,还要显示上国气度,大国胸襟。

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盛唐不就是如此,明明征服了那么多地方,结果对待蛮夷太过客气,保留他们的风俗习惯,准许内迁,把长城一线都让了出去,蛮夷占据丰美的草场,拥有富饶的土地。

他们没有感念大唐盛德,反而发起了安史之乱……大宋没能拿回燕云,又失去了河套,归根到底,一是自己不争气,二也要怪大唐政策的错误,遗祸后代。

王宁安没有丝毫道德负担,也不想做什么君子。

他觉得没杀了耶律重元,已经算是天大的恩惠了,还想谈别的,做梦去吧!

富弼深深吸口气,他觉得自己和王宁安相比,唯一不如的地方就是心黑手很!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此举不妥。”

“哦?富相公有何高见?”

“启奏陛下,如此苛待重元,他手下有那么多的部族人马,一旦这些人觉得受到了亏待,一定会起兵作乱,到时候幽州大地,战火不息,兵连祸结,只会贻害无穷。老臣以为一定采取羁縻措施,设置州府,安抚人心,化解怨恨,方能收拾人心,安定地方。这也是朝廷一贯的措施,我大宋百年承平,仰赖于此,老臣以为不应该破坏。”

唐介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曾公亮愣了一下,也跟着说道:“臣也附议!”

赵祯很不满意,可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三位相公说的听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不妨就辩论一番。

他立刻下旨,把欧阳修,王宁安,赵宗景几个叫了过来。

三对三,王宁安耐心听完了富弼的高谈阔论,频频点头。

“富相公真是常以宏论惊人,听起来是发人深省,只是南辕北辙,跑得越快,错得越离谱!实在是不值一驳!”

富弼哼了一声,“王相公,想必你有更高明的见识了?”

“不敢!”

王宁安冲着赵祯施礼道:“启奏陛下,所谓羁縻,那是朝廷鞭长莫及之地,或者穷山恶水,或是其他各族生活千百年,土俗不可轻易改变,故此采用羁縻之策,不知道臣说的对不对?”

赵祯点头,“的确如此。”

“那好,臣想请教富相公,还有几位相公,幽州偏远吗?幽州自古以来是别的族群的土地吗?要是基础都不存在,又何来优待重元,何来羁縻之策?”

赵宗景这时候跳了出来,大声说道:“王大人说的有理!幽州自上古以来,就是我汉家故土,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据守幽州之地,秦汉,隋唐,历代以来,幽州都在长城之内,都是汉家的土地,哪怕到了如今,被辽国窃据百年,幽州的汉家百姓还有四百多万人,契丹人不过几十万而已!我们恢复的是汉家故土,拿回来的是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设置羁縻州?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交给被人一半?强盗抢走了我们的东西,只因为抢走了一百多年,就可以苟且,退缩,忍让吗?”

欧阳修同样重炮轰击,“眼下当务之急,是恢复大宋在幽州的统治,是扫清契丹的贻害,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抱残守缺,步步退让!你们的作为,对得起死去的将士吗?”

连续三门大炮,打得富弼也生出了火气。

他咬着牙道:“你们还敢提死去的将士?老夫这么做,不就是为了朝廷节省开支,拿出足够的钱粮,抚恤有功将士吗?要不然呢,哪里还有钱?你们高谈阔论,满肚子道理,可是朝廷没钱,要怎么办?听说过锅里煮米,没听说锅里煮道理!这就是你们的知行合一吗?”

嚯,居然拿王宁安的主张来攻击王宁安,富相公真是道行不浅啊!

王宁安呵呵一笑,“富相公,真要谢谢你,还记得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既然如此,那就该把清理幽州,奖励有功将士,这两件事合二为一,我们打下了幽州这么大的地盘,还能赔钱不成?”

曾公亮急忙说道:“王大人,莫非你要搜刮地皮,从燕云出钱吗?老夫绝对不同意你这么干!如此一来,你只会逼反所有的幽州百姓!”

“曾相公,你错了,幽州百姓都是汉家的儿郎,纵使分隔百年,情分血缘那是斩不断的,又怎么会对他们下手?”

“那你准备如何?”唐介闷声问道。

“很简单,契丹贵胄,盘踞燕云之地,遍地都是他们的牧场,作坊,矿山,田地……这些都是汉家百姓的,理应该全数剥夺,还给幽州百姓,多余的部分,用来奖励有功将士,这才是正办!”

“不行!”

富弼突然声色俱厉,显得无比震怒。

“王大人,你这么做,只会激怒幽州的豪强,他们势必奋起反扑,到时候处处烽火,该如何收场?”

王宁安放声大笑,“有什么好怕的,辽国贵胄,又有多少?连耶律洪基都被陛下打败了,剩余的人不过是秋后的蚂蚱,不值一提。失去了他们的心,却可以收拢幽州400多万汉家百姓的心,孰重孰轻,难到富相公算不明白吗?”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治国不能靠着那些草民百姓,须知道民心如水,最是善变!更何况把土地牧场交给他们,只会助长刁钻之风,到时候更加难以治理,你这是祸国殃民!”富弼毫不相让。

……

吵到了这里,情况才豁然开朗。

王宁安和诸位相公的争论也就明晰了。

王宁安希望剥夺所有辽国贵胄的土地,拿他们的财产去收买人心,奖励有功将士,如此一来,则幽州稳如泰山。

可富弼等人呢,他们根本不信任普通的百姓,也不想讨好这些人。

只要能摆平那些上层的贵胄,还有汉人地主,让这些有权有势的人支持大宋,也就能确保安稳了。

更何况身为士人的代表,大宋对待土地是不抑制兼并的。

假如在幽州大肆折腾,把属于原主的土地拿走,分给百姓。其他的地方,要是有人也争相效仿,闹出来纷乱,该如何收拾?

大宋经过百年兼并,海内没有闲田,幸亏工商繁荣,吸纳了多余的劳动力,不然早就天下大乱,烽烟四起了。

富弼等人实在是不想点燃这个烽火,整个文官集团都是这个态度。

王宁安神色凝重,终于,他和整个文官集团的矛盾都展现出来。

几千年来,所谓的士大夫,总是把家放在国的前面,把士人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上面,只要不动他们的奶酪,哪怕异族统治,也不是不能接受。

虽然不乏慷慨赴死,一心为国的志士,但是自私自利的士人还是太多了,可以说,九成九,都是这样的货儿!

真是让人失望透顶!

王宁安已经懒得多说了,现在只有看赵祯的决断了,咱们的皇帝陛下能不能拿出足够的魄力?

赵祯眯缝着眼睛,脸上看不出丝毫的表情,过了许久,突然赵祯呵呵一笑。

“王卿,富爱卿,刚刚你们都提到了知行合一。你们的方略朕也一时难以评断,究竟谁是谁非……那不如这样,朕将滦州和蓟州交给王卿,檀州和顺州交给富爱卿,你们各自施展手段,以三个月为限,看看,谁能把地方平定下来,到时候朕亲自去查看,有功赏,有过罚……朕不想在听争论,朕要看实际的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