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72章 投资的妙用

大宋将门 第472章 投资的妙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邵庸是个易学大家,换句话说,就是老神棍,大骗子。

他结交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交。不过要说起来,他最后悔结交的一个朋友就是崔西枫!

这位崔家公子学问精深,风度翩翩,名门之后,财力雄厚,从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但是唯独低估了一点,那就是他的野心!

其实邵庸看得出来,这家伙是个野心家,只是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快发动,也没有想到,他会输得这么惨!

那个看守邵庸的包子眼很忠心,可是也很嘴碎,他知道邵庸是当世的易学大师,就忍不住向他请教,言谈之间,充满了担忧和后悔,邵庸通过一鳞半爪,就弄清楚了事情原委。

崔家最初仅仅是忌惮赵祯迁都,会破坏他们在西北的经营,就想制造事端,吓走赵祯。

结果赵祯见招拆招,把王宁安弄来,反而向西北的盐商砍出了致命一刀。

作为最大的私盐商人,崔家只好利用食盐危机,去逼迫朝廷,结果又被司马光顶了回去,这回他们不经意间暴露了和西夏的关系。

到了这一步,朝廷已经动了杀心,崔家不得不奋起反击,直到扒开了堰口,淹死了十万人……事情越闹越大,完全超出了控制,最终天怒人怨,不可收拾。

连最忠心耿耿的包子眼都傻了,他觉得自家公子完全不可理喻,听不进去任何劝解,就像是一个发疯的赌徒,明知道是输,还要一次次押上仅有的本钱,包子眼觉得下一次把他卖了也不会有什么惊讶。

……

“尧夫先生!”

崔西枫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邵庸的住处,包子眼连忙收起了凄苦,挤出一个比哭好看不了多少的笑容,得到的却是崔西枫愤怒的目光,吓得他连滚带爬,赶快离开了。

坐到了邵庸的对面,崔西枫突然放声大笑,嚣张道:“我赢了!”

邵庸不动声色,淡淡一笑,“那可要恭喜公子了。既然公子赢了,能不能放老夫离开!”

“不行!”

崔西枫恶狠狠道:“尧夫先生,你觉得我在开玩笑?”

“不敢,只是崔公子把老夫看得太重了,我不过是江湖野人,纵然有些名声,也不过是欺世盗名,公子要成就王图霸业,需要的是经天纬地之才,老夫帮不上公子,也不想自误误人。”

崔西枫冷笑连连,“尧夫先生还是看不起崔家。不妨告诉你,大宋完了!’

见邵庸不语,崔西枫只好继续道:“这一次水灾,淹死十万人,百万人赤贫,500万人无家可归,十几个府粮食绝收!只怕大宋立国以来,都没有这么严重的灾害!朝廷有多少财力,能救济这么多的灾民?更何况洪水冲垮了许多道路,从河北进步永兴军路的路途全都断了——没错,就是我派人弄断的!”

崔西枫像是疯了一样,仰天大笑,“只要再等一个月,百姓大片饿死,那时候我登高一呼,天下响应,顷刻之间,西北就是我的,谁也阻止不了,什么王宁安,什么司马光,都不是我的对手!”

他说的很得意,可在邵庸听来,怎么都有些色厉内荏,心虚发毛。你要是真有把握,何必找我这个江湖术士。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光是这个举动,就透露出崔西枫的心虚。

见邵庸还是不声不响,跟个榆木疙瘩儿似的,崔西枫真的急了。

“姓邵的,我问你,你必须说实话!”

邵庸坦然一笑,“崔公子,邵某在你的手上,自然是言无不尽,奈何邵某所知也是有限,未必帮得上公子。”

崔西枫没有管后半句,只是烦躁道:“我想不明白!从一开始,我就想不明白!他们的举动太出乎预料了,大宋不是信奉汉贼不两立吗?怎么会让利西夏!他们不是从来对百姓造反不容情吗?为何会轻轻放过?他们不是和士大夫共天下吗?为什么王宁安可以放手杀人,刚刚还传来了消息,赵祯居然设圈套,逼迫洛阳的士绅,拿出几千万贯,他们不是只会欺负老百姓吗……”崔西枫越说越快,心中的愤怒越是强烈,而且还带着惶恐和迷茫。

他自认为一肚子经史子集,朝廷有多少手段,他心里清楚,有多大的本事,他也明白。

他设计让种家军战败,换成胆小的皇帝,就会选择放弃洛阳,或者至少暂缓迁都。

阻挠西夏青盐,煽动盐价波动,策动御史上书,朝廷就会低头。

鼓动民乱,朝廷就该下死手,绝不容情!

……

无论朝廷按照套路,做了哪一样!他都可以继续煽风点火,挑起士绅和朝廷的冲突,挑起百姓的愤怒……

只是这次他面对的敌人,风格完全不同,从来不按照他的套路出牌。

如今崔家连扒开堤坝的手段都使出来了,崔西枫怎么计算,他都会赢,可却始终没法放下心,甚至还会越来越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永远不知道,对手会怎么出牌!

这种滋味太难受了,逼得他不得不求教邵庸,想从神鬼那里,得到一点启示。

“尧夫先生,请你务必帮我算一算,我的胜算究竟有多大?”崔西枫紧紧盯着邵庸,呼吸急促,目光炽热,就像是发了疯的赌徒。

邵庸很明智,再继续装蒜下去,这个疯子会杀了他!

邵庸拿出三枚铜钱,在精致的龟甲里面晃了晃,倒在手心,全是正面冲上,一连两次,都是如此!

没等邵庸说话,崔西枫就欢喜地拍巴掌。

“元亨利贞,上上大吉……尧夫先生,莫非老天爷都站在我一边?”

“天意如此,正道直行,自然无往不利!”邵庸淡淡说道,崔西枫喜不自胜,乐颠颠离开了。

看着他的背影,邵庸暗暗摇头,他把铜钱收了起来,暗暗冷笑。

哄抬盐价,勾结西夏,扒开堤坝,残害生灵……崔家的确是骄傲太久了,苍生在你们的眼中,不过是蝼蚁而已!

哪里还有什么正道直行,还想天意保佑,真是做梦!

邵庸是拜会崔西枫的时候,被他强行扣留的。

如今崔家离着死也不远了,必须想一个脱身的策略了……邵庸盯上了那个包子眼,或许能从他身上打开缺口,老神棍如是想到。

……

王宁安调教出来的学生多少都有点他的秉性,他们不是能吃苦受罪,无怨无悔的人,但是他们都清楚,该吃苦的时候,必须吃苦!该付出的时候,必须付出。

而且他们深得王宁安真传,算计非常明白。

筹建西京银行,以银行的力量,救济灾民。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银行是讲究利益的,而救灾呢,则是一项赔本的生意。

如果处理不好,把几千万贯全都赔进去,一点赚不到,那就彻底得罪洛阳的士绅官僚了。相反,一味想着赚钱,压榨灾民,把他们逼上绝路,哪怕没有崔家作乱,都会出大事情……从一开始,大家就没把崔家当成真正的对手,是他们太高估自己了!

作为救灾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皇宫对面的御街,王宁安在开封开发过,如今已经基本建成,虽然迁都洛阳,但是开封依旧是天下中心,物资云集的商业枢纽。

御街地价暴涨了5倍,大宗交易,赛马,金融,物流,这些行业每年带来上千万贯的税收。

有珠玉在前,洛阳比照办理就行了,而且有了水泥之后,在洛阳大兴土木的成本更低。

第一批就招募了20万青壮,参与御街工程,每人每个月可以领500文,朝廷和西京银行提供每天两顿饭。

在大灾之年,哪怕没钱,光是能吃饱,就足以吸引无数的人了。

20万人,不到半个月,就招募完毕。

接下来是重修河堤,这也是没有商量的事情,以地方税收提供担保,打开常平仓,每个劳力一天能领2斤粮,干满半个月,发100文钱。

说实话,这点钱真的少得可怜,但是对老百姓来讲,已经很满足,很满足了,修大堤是为了他们好,哪怕白干活,也是应该的。

第三项,那就是修道路。

有着平县和幽州的经验,哪怕最迷糊的大苏都知道该怎么操作。

首先要考察各县的物产情况,然后预估未来的客商数量,计算出一条路能带来的税收。

以税收作为抵押,向西京银行贷款。

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不能不敢投入,也不能学秦始皇,隋炀帝,过度投入……

大约在灾后的一个月之内,各项工程陆续展开,总计吸纳灾民130万人。

而且随着各项工程展开,水泥作坊要人手,采石场要人手,木料厂要人手,负责运输的车马行要人手,制造马车的作坊也要人手……

有了这么多工人之后,要吃饭的饭馆,要洗浴的澡堂,要成衣铺子,要卖草鞋的,卖瓜果的,卖早点的……

投资工程,先是带动制造业,接着带动服务业……就业人数成几何倍数增加。

一番折腾下来,西北非但没有民生凋敝,困苦不堪,反而露出了一丝欣欣向荣的味道……哪怕大家依旧赤贫,依旧只能吃半饱,更有人饿昏在工地上……但是并不要紧,因为已经看到了希望。

崔家犯得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百姓的承受能力,留给他们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