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线索

大宋将门 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线索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利令智昏,我们图谋的太多了,遭到反噬。”

王宁安一句话,说出了这场危机的来源。

看起来这是钱家唆使人诬陷欧阳修,是双方的仇恨。可满朝相公,异口同声,要给欧阳修报仇,还要狠狠处罚那个御史,就殊不可解了!

是老夫子人缘好到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地步吗?

显然不是,欧阳修素来大炮,所有的相公,都被他喷过,就连包拯那样的人都没有例外,看到欧阳修倒霉,应该高兴才是,至少贾昌朝那样不要脸的家伙,就应该落井下石,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目的何在?

王宁安迅速思量,逐渐看透了贾昌朝的谋算。

这家伙处罚御史,用强力维护欧阳修的名誉,看似是为了老夫子好,可乱七八糟的事情,最为人所津津乐道,靠着强力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即便处理了御史,还会有其他人源源不断,发起弹劾,散布流言蜚语,不停诋毁老夫子。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有心人在背后推动,老夫子的形象必然受到损毁。

如果换成别人,哪怕是王宁安,都不用在乎。

你们随便弹劾,随便散布流言,老子铜皮铁骨,无所畏惧,无论是对骂还是对打,老子都不怕你!

可问题是落在了欧阳修身上,就麻烦了。

老夫子肩负着重塑儒学体系的责任,他必须道德上完美无缺,必须立身甚正,才能增加话语权,才能增加威信,让他的话被更多的人接受,进而成就一家之言,彻底改写儒家的发展历史!

毫不客气地说,欧阳修是必须要做圣人的!

那有人要问了,凭什么对老夫子的要求这么严,那朱熹不一样扒灰吗!整个一个假道学,伪善的骗子,他凭什么立地成圣?

这个疑问其实不难解,只要问一问,理学是什么玩意?想让老夫子成为朱熹的一路人吗?

显然不是这样!

理学是因为投其所好,被历代的皇帝所推崇,等于是主动向皇帝投降,甘心当走狗,人家朱熹都跪了,还能要求什么?

他干的丑事,自然有无数人替他遮掩狡辩。

可欧阳修不行,他们要做的是颠覆千年儒家传统,打碎三代之治的迷思,彻底改造儒学……难度之大,是朱熹的千倍,万倍!

正因为如此,一点差错,就会威胁到整个布局。

所以王宁安不会允许任何人污蔑欧阳修,不会允许老夫子的形象有半点影响。

“我们要拿下主考,要改革儒学,要的东西太多了。”王宁安向大家解释道:“朝中那几个不要脸的,看似力保醉翁,实则包藏祸心,他们是想破坏我们改革儒学的计划。”

王宁安猜的很准,一个会试主考,不过是影响一时的风向而已,现在王宁安一系的人马大势已成,本就是阻止不了,倒不如给个顺水人情。

可改革儒学不一样,这件事一旦做成了,会动摇儒家宗法根基,甚至能破坏治理天下的结构,诸位相公们肯定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所有他们要陷害欧阳修,要诋毁他的形象……在朝堂之上,王宁安快速评估结果,两样都要,肯定不行了。

他为了大局,只有放弃会试主考,选择穷究欧阳修的案子,保住老夫子的清誉,保住改革儒学的希望。

……

虽然王宁安认为自己是对的,可面对着自己的学生,王宁安又迟疑了,他们也都是寒窗苦读,受了多少历练和磨难。

欧阳修没法担任主考,太学体不能废除,很有可能,千年科举史上第一位的龙虎榜,就可能消失。

苏轼、苏辙、吕惠卿、曾布、章敦,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垂青史的人物,都可能因为一场科举,而改变命运……王宁安很纠结,明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可是真正面对起来,人终究不是机器,不可能没有感情,他也更看不得学生们受委屈。

好不容易弄清楚了其中的关键,苏轼抓了抓头发,惊得跳了起来。

“我的天!这里面这么多弯弯绕儿……姐夫,你怎么能一下子就猜透?快告诉我,让我也学学!这本事可太厉害了!”

王宁安无语,只给他两个字:“天赋!”

苏轼被噎得够呛,他这辈子是当不成阴谋家了。

不过你有天赋,我就没有吗?

大苏不服气地拍着胸膛,“没有醉翁罩着,我们就考不上进士了?姐夫,你也太小瞧人了!我就不信,谁当主考,敢不点我!”

真狂妄!

真嚣张!

真霸道!

可在场的所有人,没一个敢出言反对。

苏轼啊,几百年才出来的一个大才子,钟灵毓秀,才情无双!要是他都考不上,不是他无能,而是考官眼睛瞎了!

吕惠卿嬉笑道:“王先生,不得不说,子瞻兄的牛皮吹得还是有水平的,我们这些人,在陛下那里挂了号,假假的也是简在帝心,没人敢黜落我们,最多名次差一点,无关紧要的。”

章敦也笑道:“先生是关心则乱,您不也没有科举功名吗!照样出将入相,建立不世功勋,我们身为先生的弟子,连这点雄心都没有?那也太失败了!”

“就是嘛!”韩宗武也说道:“可不是,区区一个进士而已,得之吾幸,失之吾命!入仕之途,非只一路。如果科举不成,先生只要给我们安排进皇家银行,担任一路的分行长,也就知足了。”

苏轼一听,气得哇哇大叫。

“你个臭不要脸的!竟敢张嘴要官,我还没捞到呢!”

说着,就奔韩宗武打过去。

很快,几个人就闹成了一团。

看着他们的样子,欧阳修和王宁安互相看了一眼,两个人的心莫名地放松下来。

是啊,我们的学生早就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从平县,到幽州,再到西北,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有目共睹。

敢不录取他们,那是科举的损失,不是他们的损失!

学生们的昂扬和乐观,感染了王宁安和欧阳修。

情况似乎没有那么糟。

“既然你们有信心,就赶快去做准备吧,全力以赴,科举的事情,你们不许丢六艺的脸!”

大家哄然答应,苏轼还不甘心道:“我们是不会丢人,可姐夫你有把握洗刷醉翁的冤屈吗?要是你没做到,我们做到了,可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呸!”

王宁安抬起大腿给了苏轼一脚,“想超过师父,你们再修炼三十年吧!”

赶跑了一帮混小子,王宁安重新回到了书房。

只剩下他和欧阳修两个人,此时各路调查的人马已经散出去了。

……

的确,整个西京,到处都是欧阳修的传言,绘声绘色,把老夫子说成了老混蛋,段子满天飞,什么下作的污蔑都使出来了,简直让人不忍听闻。

可偏偏人就是如此,对这种消息,几乎没有抵抗能力,不管信不信,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议,酒馆,茶楼,饭庄,青楼,只要是热闹的地方,都在讨论。

更有一帮妓女跳出来,胡乱造谣,大肆编排,说的有鼻子有眼,让人不信都不行。

不断得到各种消息,欧阳修的脸色变幻不定,愁云密布。

“唉,积毁销骨!老夫这一生的清誉,只怕要彻底毁了。”

谁摊上这种事情,都难免意志消沉,老夫子也不例外。

“二郎,依我看,只怕是说不清楚了。”

王宁安当然知道,荤段子是最容易被人熟知的,而且士人风流,自古如此,的确很难解释。

当不管怎么样,都要一查到底!这场舆论战,王宁安绝对不会放弃!

终于到了傍晚时分,各地传回来的消息,渐渐一致了。

所谓的流言,大约是在五六天之前,才开始多起来的。

而佐证欧阳修私通外甥女的证据,是一首词。

有人已经抄送过来。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微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王宁安低声念着,突然一笑,“醉翁,这首词的确够艳的,你老什么时候写的?”

欧阳修一把夺过来,看了好半天,突然往桌上一拍。

“荒唐,这根本不是老夫写的!”

“什么?”王宁安一惊,他还以为是有人从欧阳修的作品当中,找出一个,肆意发挥编排呢!

如果真是欧阳修所作,解释起来很麻烦。可假如不是,就容易了不少。

“醉翁,这事情可马虎不得,您老真的没有写过?”

“没有!”

欧阳修笃定道:“你小子还记得不?当初你一口气写了那么多的词,老夫自愧不如,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写过,屈指算来,已经有六七年了!而且你也知道,老夫当年写了一篇《朋党论》,害了无数人,从此之后,老夫写东西都非常注意,断然不会这种艳俗之作!”

王宁安点头,事情似乎简单了,只要能追查到词作的来源,就能替老夫子洗刷冤屈……

“查,一查到底!”

王宁安手上的力量可不是开玩笑的,他要是铁了心想查,就算夫妻俩半夜说什么,都能找得出来。

经过了七八天的忙碌,终于查出了线索,这首词是一个中年人送到书坊,给了20贯钱,印了2000份,然后四散出去的,书坊老板已经被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