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17章 一个也不能少

大宋将门 第517章 一个也不能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500贯不算多,可问题是一百多个学生,凑在一起就是天文数字,王宁安觉得脑袋有点疼。

“师父,弟子们可没有坑您老,这还往少了算呢!”吕惠卿俯身道。

王宁安才不信呢!

“别以为我不清楚,榜下捉婿,从来都是女方花钱多,满朝那么多大臣,为什么包黑子不去抢,为什么唐介不抢,为什么赵卞不抢?他们就是花不起陪嫁的钱!”

吕惠卿知道先生精明,不好糊弄,只能说道:“陪嫁是陪嫁,彩礼是彩礼,先生您听我们算算,您就知道了。”

这榜下捉婿,也讲究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胡来。

基本上把人抢到家里,吃一顿压惊酒,如果岳父和岳母觉得合适,男方也同意,就会请男方的长辈过来。

这就要花钱了。

准备的东西不多,三样,一只大雁,一只金钗,几匹丝绸彩缎。

以大雁作为求亲的礼物,从周朝就开始了,鸿雁双飞,不离不弃,寓意夫妻连心,白头到老。

长辈过来,也要看看姑娘,如果看中了,就把金钗插在姑娘的头上,这就算定下来了。

如果看不中,那就要留下几匹丝绸彩缎,作为压惊之用。

“大雁去野地里打,金钗也不是稀罕物,几匹绸缎,能花几个钱?”王宁安怒道:“这点玩意,用得着500贯吗?”

“师父别着急,还有呢!”

吕惠卿又解释了,结婚用的房子,迎亲的马车,还有姑娘的陪嫁,甚至新婚的大床,蚕丝棉被,一应家具,这些都是女方出钱。

王宁安一听就怒了,这些都是女方出钱,那还要男方花什么?

吕惠卿陪笑道:“师父,男方总要张罗摆酒吧!不说别人,光是六艺的这些同窗,还有亲朋好友,少说几十桌不止,尤其是姑娘家都出身不凡,随随便便,弄几个菜应付,我们不嫌丢人,可您老的脸面往哪里放?”

“往嘎鸡窝放!”

王宁安顿时头疼起来,以他的估算,一家至少要100桌,要吃的上档次,一桌顶级酒席,怎么也要二三十贯……光是饭钱,500贯就远远不够。

吕惠卿又念叨着:“师父,房子女方出了,那男方也要出点东西。”

“什么?还要两套房子?”

“那倒不是,是田!从来都是姑娘家出房,男方出田的。”

王宁安的脸瞬间就垮下来了,“要多少?”

“怎么也要十亩二十亩的,至少要够家里人的口粮,师父,不信你问问去,那些京官有几个是吃禄米的。朝廷的粮都拿到市场上卖了换钱,自家产的放心!”

“哼!”

王宁安眉头紧皱,说得好听,一亩上好的田,在洛阳周围,至少要20贯,而且朝廷迁都之后,洛阳的田价不断上涨,一年光景,就翻了一倍。

就按一人10亩,那也是上万贯,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

王宁安痛苦地按着脑门,“还有吗,都说了吧!”

“还有就是家里头要安排几个佣人,几个家丁,还要准备马车,牲口,车夫……先生教导我们要节俭,可是人家姑娘出身富贵,总不能怠慢了……当然了,师父也可以不出钱,弟子们不要这张脸,去找她们娘家人要,大不了日后抬不起头,给人家跪搓衣板就是,谁让弟子们命不好呢……”

“呸!你再多说一句,我让你一辈子打光棍!”

王宁安气得跳了起来,什么500贯,统统算下来,一个人没有三五千贯下不来!

当然了,婚事吗,可以往好了办,也可以对付。可以自家出钱,也可以拆借,实在不行,去管女方家里借钱,人家也不会不给。

可问题是有你这个师父在啊!

给一个人解决了困难,就不能不管其他人,总要一碗水端平!

王宁安算是看透了,这帮小兔崽子是诚心要死吃自己一口,没准就是这个吕惠卿出的主意!不愧是奸臣的苗子,就是够狠!

王宁安在地上转了几圈,突然眼前一亮。

他不愁了。

“把我的官服拿来!”

说着,王宁安穿上了紫袍,带好了乌纱,直接就往外面走。

“先生,你是去买田啊?”

“我去化缘!”

王宁安留下了一句话,转身消失了。

吕惠卿转了两圈,也出来了,他刚走出来,大苏就跳了出来!

“吉甫兄,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

“我姐夫啊,他答应出钱了吗?”大苏不怀好意道。

“出什么啊!”吕惠卿一摇头,“先生说是去化缘了,我看他不一定又要坑谁呢!你那点道行啊,斗不过先生的。”

……

还真让吕惠卿猜到了,王宁安先去找了赵祯。

见到皇帝,他就愁眉苦脸,怎么办吧!都是天子门生,那么多新科贡士要结婚,彩礼钱皇帝出不出!

赵祯一听,当即拍板,出,朕一定出!

不但出钱,还给赐婚!

不但赐婚,还给安排房舍,赐给田亩,甚至派钦天监,挑选吉日良辰。

皇帝这么大动作,政事堂也不能没有表示,王宁安找到了贾昌朝,贾相公加码,所有婚宴的吃喝花用,朝廷拨出一笔钱,专门作为安家费,赐给新科贡士。

除此之外,贾昌朝还公布一项命令,从今往后,凡是五品以下京官,朝廷一律赐给住宅,并且分配仆人5名。

王宁安从政事堂回来,是神清气爽,他什么担子也没有了,有两个冤大头负责,他就轻松了。

苏轼百思不得其解,“我说这皇上和贾相公,脑子有毛病啊,他们揽过去干什么?”

这时候章敦一脸的疲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随口说了一句,“还不是邀买人心呢!”

吕惠卿抚掌大笑,“一语道破天机,当浮一大白!”

进士虽然都顶着天子门生的招牌,但实际上和天子没什么关系,甚至他们感激会试主考远胜过天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十年寒窗,一路过关斩将,凭的是真本事。

而且官员入仕之后,互相抱团,或是同窗好友,或是同乡亲朋,或是父子姻亲,门生故吏……互相之间,结成一个个圈子,皇帝根本插不进去手。

就拿这次科举来说,六艺学堂冒出来一百多个进士,当然都听王宁安的,等他们成长起来,那可非比寻常,赵祯身为天子,能不吃味吗!

王宁安看得明白,也想得清楚。

让赵祯出钱,皇帝乐不得呢,他正需要一个示恩的机会。

王宁安大大方方让出来,一是减轻皇帝的猜忌,二是有充足的自信,不会因为一点东西,他们就背叛了自己,真要是那样的话,他这个师父也当得太失败了。

赵祯愿意出钱,那贾昌朝怎么也愿意呢?

道理更简单了,诬陷欧阳修的案子审结了,一应罪犯都遭到了处置,蒋之奇在狱中上吊,究竟是谁指使蒋之奇,再也查不出来了。

可问题是大家眼睛没瞎,贾昌朝的种种作为,逃不了干系。

这些日子每天都有人弹劾,专门找老贾的毛病。

贾相公被弄得焦头烂额,这时候王宁安送来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给官吏解决住房的问题。

长安居不易,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许多新入仕的官吏,根本没有钱购买房舍,只能租房子度日,过得紧巴巴的。以往只有重臣,或是立有大功,才能得到赏赐宅子的隆恩。

要说不能每个人都发一套吗?

你当京城的土地是大白菜啊,想要就有,皇帝也花不起这个钱!

不过幸运的是这次重新营建西京,规划了不少商业区和住宅区。本来文彦博是打算大捞一笔的,王宁安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贾昌朝,贾相公立刻来了精神。

拿文彦博的东西送礼,他是一点负担也没有,他直接杀向了文彦博的值房。

两个不要脸的老家伙会怎么斗,外人不得而知,只是稍微脑补一下,保证精彩无比……总而言之,最终的结果就是五品以下的京官,都得到了公费住宅。

只要还在京城干,房子就是他们的。

这一下子,欢天喜地,大快人心。之前的纷纷扰扰全都被压过去了,仿佛大宋朝开启了新纪元一样。

按照惯例,会试之后,还有一场殿试,那才是真正确定名次的时候,只是殿试通常不会黜落,时间也只有一天而已,竟然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欧阳修和范仲淹都亲自出面,告诉这帮小崽子,不要大意了。

陛下改革科举之心不死一天两天,在殿试上不可能没有动作,要求他们务必全力以赴。

什么成亲啊,什么当官啊,都等殿试过了再说。

大家不得不重新打起来精神,迎接殿试的到来。

苏轼,苏辙,章敦,吕惠卿,章衡,曾布,甚至程颐,程颢,原本嘉佑二年龙虎榜的人物,全都齐聚。

哪怕是二程,王宁安也没有下手黑他们,或许是不想破坏千年第一科吧!

只是在众多名人当中,却是少了一位,那就是王韶!

坦白讲,嘉佑二年的人物当中,王宁安最看重的就是王韶,拓地两千里,几乎完成了灭夏布局,王韶的军功,甚至胜过狄青!

只是出于新旧党争的问题,王韶在后世的名声不大……这一次他去了青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赶不及参加会试,龙虎榜失色不少啊!

正在王宁安感叹的时候,突然有人跑进来,兴奋禀报,“大人,狄将军和王先生他们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