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40章 不要脸的相公们

大宋将门 第540章 不要脸的相公们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姐夫,我替你抱不平!”

苏轼从秦州回来,汇报青苗法的情况。

跑出去大半年,这家伙是又黑又瘦,原来的肚子都瘪下来了,看得出来,是真的够辛苦的。苏八娘也心疼兄弟,弄了一大桌子菜,全都是油乎乎的,苏轼抱着一个酱肘子,大口大口啃着。

肚子里有了底儿,他的嘴就没有把门的。

“现在外面都在说,王安石是救时良相,有韬略,有本事,好多人都跑去捧他的臭脚。他们也不问问,是谁力劝陛下推行青苗法的,又是谁争取到了考成法?他王安石能有今天,还不是拜姐夫所赐,凭什么忘恩负义,贪天功为己有,我第一个就不服气!”

王宁安没说话,夹起一个狮子头,塞进了苏轼的大嘴。

“不服气就吃,吃到服气为止!”

苏轼瞪大了眼睛,鼓着腮帮,活像是愤怒的青蛙,两只眼睛哀求地看着姐姐。

苏八娘抿着嘴微笑。

“子瞻,这么多年,什么事情都是你姐夫做成的,文官那边,除了丢人,就是丢人,好不容易出来个能干事的,有人看不惯,可也有人欣赏。再说了,王安石讲学多年,论起功夫,比你姐夫下得深多了,这也是人家应得的。”

苏轼好不容易吞下去狮子头,怒道:“他除了惹祸,瞎折腾,就不会干别的,比起姐夫差得远了。”

王宁安觉得有必要好好教训一下大苏,把筷子放下。

“我问你,王安石是什么人?”

“什么人?”苏轼傻乎乎摇头。

“他是会试主考,是你的座师!”

苏轼愣了一下,突然猛地摇头,放声大笑,“那算什么?他没教过我一篇文章,没给我上过一堂课,就在我的卷子上写上了取中,就是我的师父?简直笑话一样,说句不客气的,就算不是王安石当主考又如何,别人还敢不取我?对不?”

啪!

王宁安用力一拍桌子,他真的怒了。

“子瞻,你心里怎么想,都给我藏在肚子里,不管如何,王安石都是你的师父,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情!虽然你不必完全服从他,但是基本的礼貌要有。而且你给我记住,我们都在推青苗法,就不要分你我,如果你想不通这点事情,那你就去跟醉翁做学问,不要跑出来做官,那样会害了你!”

说完之后,王宁安豁然起身,直奔书房而去。

姐夫小舅子,本来就没什么好怨的,到了书房,王宁安的气就消了。其实被大苏推崇敬重,感觉也很不错。

只是眼下局势暧昧不清,不允许他犯一点错误。不得不敲打一下苏轼罢了……坐在书房里,点燃了炭火炉,把清泉水烧开,取出御赐小龙团,泡上一杯茶,王宁安正准备品茶。

苏八娘从外面进来了,见王宁安很随意,顿时脸上也放松了。

“就知道你没真生气,可我那个傻兄弟还担心着,非让我过来看看。”

王宁安哼了一声,“别替他说好话,分明是那小子没明白我的意思,才过来让你询问,对吧?”

苏八娘无奈笑笑,王宁安除了涉及到女人的事情,很是迟钝之外,别的事情一贯是机敏无比。

“我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那么迁就王安石,甚至主动成全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王宁安呵呵一笑,放下了茶杯,“那好,我就把话说清楚,也省得你们胡思乱想。陛下决心变法,我也鼎力支持,但是陛下不会让我主持变法,这个道理你懂吗?”

“嗯,明白,你手上有军权,也有财权,如果连文官也听你的,改朝换代也就不远了。”

王宁安没有驳斥苏八娘,而是继续道:“一个上位者,做起来并不容易。陛下信我,重我,可是也要防着我,满朝诸公,陛下不愿意轻易罢黜,就是希望他们能牵制我。既然如此,还不如留一个心怀大局的。王安石纵然有百般不是,可是他是真心为了大宋,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两个是一样的。”

王宁安负着手,笑道:“凡事求同存异,我和王安石,又有竞争,又有合作。如果强调竞争,就会演变成党争,到时候会有无数人依附到我的门下,也有人会依附到王安石的名下,双方泾渭分明,不问是非,不问对错,疯狂乱斗一场,那可不是我们之福,更不是天下之福!”

‘“如果我能和王安石保持友谊,维持谅解,就可以携手做事,殊途同归。就拿今科的进士来说,我绝不会勉强他们,在我和王安石之间作选择,相反,我巴不得他们既能得到王安石的信任,也能和我交心,这样的人多了,我和王安石之间的共同利益也就多了。我们还要面对整个旧党,面对那么多不甘心失败的老狐狸,无论如何,不能先自乱阵脚!”

王宁安走到了妻子面前,微微一笑,“子瞻是个大嘴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能这么想,王安石却未必如此,你去把这个道理给他讲清楚。”

苏八娘沉吟了一下,没有再多问。

“我这就去。”

……

王宁安的小心是有道理的,自从考成法推行以来,政事堂每天得到的各方抱怨,比起青苗法,还要多了无数倍。

尤其是赵祯曾在朝议上大赞王安石,甚至有意全面推动考成法,大宋的文官们立刻炸毛了,全都进入了战斗状态。

开什么玩笑,青苗法只是影响大家伙的钱袋子,可是一旦施行考成法,好多人的官位就要被拿掉了。

更何况大宋历来厚待文官,文官们也养成了懒散的习惯,如果推行考成法,就等于在大家的头上,都加了一道紧箍咒。

那滋味,能好受吗?

永兴军路,那么多官员被罢黜,仅仅因为怠政,因为应对不力,完不成朝廷的任务,如果按照那个标准,大宋朝九成以上的官吏,全都要卷铺盖儿回家了。

简直岂有此理!

先是青苗法,接着是考成法,一个接着一个的新法,难道政事堂的诸公,就拦不住吗?

很多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一股排山倒海的压力,已经让诸位相公们喘不过气了。

王拱辰的脸色铁青,他是最为糟心的一个。

被罢黜的韩琳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王拱辰是开封人,过去王家一直掌控着开封和京兆府之间的粮食贸易。

东南的漕粮只能运到开封,剩下的一段,都要各家的商队负责,王家垄断了一半。

他们不但贩运粮食,还向外借贷,贷款的利息比起粮食的利润要大得多!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之后,老百姓直接从常平仓借粮,他们的生意被砍了九成,这还不止,又把韩琳给拿下了。

他要干什么?

还有没有王法了!

“贾相公,文相公,我不是说你们,可你们也太软弱了!怎么就不能替大家伙争一争?眼睁睁看着,二王胡作非为,把祖宗法度都视若无睹!青苗法,考成法,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法?他们可是比庆历新政做得更过分!”

王拱辰敲着桌子,“还有,你们再看看,王安石用的都是什么人?吕惠卿、韩宗武、曾巩、章敦!全都是他的门生,也是王宁安的门生!如此任人唯亲,立国以来,前所未见!照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我们屁股下面的椅子也要让给他们了!”

说到了激动处,王拱辰还咳嗽了起来。

文彦博深深吸口气,“王相公,你的担心我们都清楚,可是你也别光顾着说自己的理儿。我们去找陛下了,也反对青苗法,可是王宁安的那一番话你还记得吧?他问你当的谁的官?幸好韩相公机敏,要不然,咱们几个就别想在这里高谈阔论了!”

贾昌朝也道:“官家要变法,要图强。我们身为宰执,或许也该替官家考虑,不能光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吧?”

见这两个老货这么说,王拱辰更气了。

“我是为了自己?贾相公,我王拱辰可以立刻辞官不做,回家抱孙子。我是怕他们这么弄下去,天下都被弄乱了,你们身为宰相,肩负天下之望,百官都看着呢!如果不给大家伙做主,这百官还有什么指望?咳咳咳……”

是你没有什么指望吧!

贾昌朝和文彦博当然震怒考成法,可是他们两个修炼成精了。看得很明白,所谓大势已成。

青苗法弄出了那么多案子,几十户百姓被逼死了。赵祯没有责怪王安石,还给了他更大的权力。

更为重要的是一贯桀骜不驯的王宁安,居然没有找王安石的玛法,还拼命保护他。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二王已经结盟了!

以王安石在士林的威望,以及王宁安的圣眷和实力,他们两个联手,绝对是一对梦幻组合。

而且大宋的官制随意性很大,只要皇帝愿意,马上就能推王安石进入政事堂,接参知政事,指日可待。

王宁安再可怕,他不是文官系统,威胁有限,可王安石一旦崛起,那就势不可挡了。

王拱辰被一点利益蒙住了双眼,你犯傻,我们可不傻!

这俩老货都暗暗有了盘算,回到府邸之后,几乎同时,文彦博让他的儿子准备一份礼物,贾昌朝也让管家备下来一份厚礼。

两个老货,不约而同,奔着王宁安的府邸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