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84章 人马真被调动了

大宋将门 第684章 人马真被调动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陈顺之奉命进京说服赵祯,如果顺利,十天之内,就应该有消息传来。王宁安仔细推演了几遍,大方略都没有问题。

别看遇到了打仗,很多人都喜欢看什么神机妙算,以少胜多,其实自古以来,九成九的战事,都是倚强凌弱的消耗战,打得真正实力,靠着绝对力量碾压,只有那么少数一些特例,被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大多数的战斗都是中规中矩,按部就班。

更何况大宋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不用绝对实力碾压对手,那就太愚蠢了。

唯一让王宁安不太放心的就是那三位钦差,他们已经离开了韦州,前往龙州方向巡查,还要去银州等地。

王宁安总是觉得那个姓谭的太监,是个危险人物。

最近几年,密谍司的实力膨胀很快,而且作为赵祯的禁脔,王宁安也不好插手,君臣之间,还是有些底限不能突破的。

只等着把人送走,自己再全力以赴,对付西夏吧!

正在王宁安思索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说是韩忠彦求见!

“奇了怪了……他来干什么?”

王宁安默默思量着,“请,让他进来。”

韩忠彦急匆匆跑进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王相公,谭宪他们要出兵!”

……

上次韩忠彦和陈升之见面,分开之后,也十分感慨。

老爹已经死了,朝廷之中,昔日深受韩琦恩惠的人,纷纷躲到了一边,能不在乎他的身份,念及旧情,陈升之是难得的厚道人。

韩忠彦处理了手边的事务,就追着陈升之主动拜会,准备了一坛极品的葡萄酒,还有一套夜光杯,这是他在战争之中缴获的。

按照宋军的规矩,大战之中,缴获的金银钱币,必须如数上缴,至于一些小物件,比如匕首啊,酒壶啊,弓啊,马鞍啊……这类的东西,都可以留一两件当成战利品,上面不会追究的。

事实上,王宁安就收藏了很多小玩意,尤其是各种匕首战刀,就有上百种之多。

韩忠彦在军营时间久了,也沾染了武夫的豪气,他想和陈升之对酒当歌,谈一谈从军的感受,尤其是聊聊王德用老将军,聊聊这几年战死的勇士,韩忠彦对武人的看法,的确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只是他没料到,陈升之居然病了,还病得见不了人了。

才两天的功夫,怎么会病倒?

莫非是水土不服?还是怎么回事?

韩忠彦等了一个时辰,见没有机会,只能将礼物放下,准备回转军营。

他离开之后,走出来一个时辰,突然又有人追上了他,带着韩忠彦,从后门鬼似的绕进了钦差行辕,神秘兮兮,到了陈升之的住处。

才两天没见,陈升之憔悴了许多,他拧着眉头,瞪着眼睛,在地上来回踱步,显得焦躁不安!

猛抬头,看到了韩忠彦,立刻叫道:“贤侄,你可要帮叔父参详一下啊!”

韩忠彦还很糊涂,“叔父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值得您如此焦躁?”

陈升之说完之前,向四周看了看,而后压低声音,“出了天大的事情!”陈升之用力吸口气,“贤侄,你说陛下想不想除掉王宁安?”

韩忠彦不解,“叔父,您在说什么啊?我听不明白!”

“我就问你,王宁安这么大的权柄,陛下就能放心?他会不会打算除掉王宁安?”陈升之焦急问道。

韩忠彦哼了一声,“叔父,小侄不知道您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但是以小侄来看,陛下不但不会动王相公,还会给他更大的权柄,让他辅佐太子殿下!”

“为什么?”

“这还不简单吗?”韩忠彦轻笑道:“以眼下将门的情况,除了王宁安,谁能压得住文官?平心而论,陛下是忌惮文官多一点,还是忌惮王宁安多一点?叔父别忘了,前不久宫中还闹出了中毒的事情,矛头所指,落到了王素的身上,而王素身后,还有多少人?叔父你身在朝堂,不会一无所知吧?”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叫乌鸦落到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没看到自己黑。

陈升之就犯了这个毛病。

至于韩忠彦,他跳出了官场,看得反而很清楚。

王宁安权柄是不小,但是距离篡位夺权,还差得太多。尤其是赵祯御驾亲征幽州之后,军中是认可皇帝的,而小太子进入皇家书院,许多武学院的学生,也是忠于皇家的。

他们听王宁安的不假,可是也听皇家的。

如果王宁安非要逼着这帮人在皇家和他之间,做一个选择,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改朝换代,跟着造反,这帮人没有活腻歪,不说他们,就算王家内部,都未必点头。

韩忠彦也发现了,看似懦弱的赵祯,其实有着大智慧。

他选择和王宁安的系统绑在一起,双方连成一片,反而绑住了王宁安的手脚。所以看起来王宁安的权力很大,但是远远没到决裂的时候,甚至说君臣还要密切合作,共同压制文官。

有人敢用毒,暗算小太子,暗算皇家……如果赵祯不幸驾崩,小太子还没有成年,没有一个凶悍的王师傅保护着,没准赵曙都长不大!

所以在赵祯的眼里,王宁安或许会有风险,可文官却是眼前的威胁,而且还出手了,并且不止一次!

他的几句话,算是点醒了陈升之。

文官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软萌,皇帝对他的信任,更不是无条件的。

“那,那这么说,没有圣人的旨意,谭宪和高遵裕,他们怎么敢胡来?”

陈升之突然变得十分后悔,当时两个人拉拢他,还说要出兵的时候,他就该严词拒绝,并且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压制这两个人,向王宁安通报情况,那样一来,他就立了功,结好王宁安。

而不应该选择装昏迷!

唉!

一叶障目啊!

“贤侄,事情是这样的……”陈升之在确定不是皇帝要动王宁安之后,立刻将前后的经过告诉了韩忠彦,请他帮忙参详。

韩忠彦听得很仔细,他蹙着眉头,拇指和食指不停搓着。

“叔父,如果我所料不错,应该是密谍司!”

“怎么讲?”

“他们探听到了禹藏花麻要投降的消息,就想要立功讨赏。”

“那也不对劲儿啊!”陈升之疑惑道:“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宁安,等打破了灵州,不一样是功劳一件吗?何必闹成这个样子?”

“叔父,你说密谍司他们指着什么存在?”

“这个吗……当然是皇帝的信任。”作为一个文官,陈升之是很讨厌特务机构的,以前的皇城司就够瞧的,现在又冒出一个密谍司,真是让人恼恨!

“他们想要更多的权力,就要皇帝无条件信任,可是咱们的陛下,遇到了大事小情,还是喜欢仰仗王相公,密谍司不过是个工具而已。假如密谍司把宝贵的消息告诉王相公,立了功,还是王相公的好处,他们依旧摆脱不了工具的地位。”

陈升之想了想,的确有些道理。

“这么说,密谍司想独吞大功,并且利用这次机会,离间官家和王宁安的君臣感情?”陈升之也不是傻瓜,他低头想了想,的确有可能。

毕竟皇帝老了,太子也更名了,一切都表示在几年之内,大宋就要改天换日。

如果不趁着这时候压制住王宁安,等到新君登基,王宁安以帝师的身份出现在朝堂,到了那时候,什么密谍司,狗屁!

搞不好王宁安一句话,他们就要乖乖解散!

不对,不对……还是说不通……

“贤侄,就算是密谍司想要和王宁安斗,那么政事堂也不该卷进来?”

“政事堂?”

这下子韩忠彦也吓了一跳,毕竟他离开京城很久了,不太清楚政事堂的情况。

按理说首相文彦博,还有王安石,王珪,刘沆……这几个人或者是跟王宁安关系不错,或者实力有限,他们怎么敢找死?

“谭宪给我看了一份政事堂的命令,准许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节制人马,调动兵力……说来惭愧,当时我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我,我就装昏迷,然后谭宪和高遵裕就去调兵了。已经走了快一天了。”

这回韩忠彦也懵了,他用力甩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政事堂也有人掺和进来了?

是文彦博?还是王安石?

要知道政事堂没有皇上的旨意,是不敢胡来的……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啊?

韩忠彦彻底凌乱了。

“叔父,不管情况如何,擅自调兵,都是军中大忌。谭宪不过是一介宦官,我大宋可不是大唐。王相公随便一道命令,就能斩了谭宪……小侄以为,叔父绝不能和谭宪搅在一起,应该立刻去通知王相公。”

陈升之瞳孔猛地紧缩,“贤侄,你和王宁安可是有仇啊?”

言下之意,怎么听你的话,都是替王宁安说话啊?

“叔父,小侄亲眼目睹王德用老将军战死,那么多忠义的勇士,慷慨赴难……我和王宁安当然有仇,可是在我们之上,还有大宋,还有天下!征讨西夏,何等大事,容不得胡来!”韩忠彦说的斩钉截铁,半晌,陈升之才点了点头。

……

正当王宁安向韩忠彦询问消息的时候,突然从龙州和银州,先后来了飞鸽传书。

上面报告说,龙州的三万种家军,还有银州的神卫和龙卫,另外还有一些原来的边军,一共近7万人,已经离开了驻地……人马真被调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