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27章 皇帝不好当

大宋将门 第827章 皇帝不好当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赵曙这小家伙真的涨心眼了,他虽然跟着赵祯处理了近两年的政务,但是朝廷的事情,何等繁杂,赵曙还算是一个生手。

你有不懂的,就要靠别人辅佐,外面的事情,有师父顶着,宫里的事情,就必须交给曹太后,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众所周知,天家无私事,曹太后一旦确立起权威,有人巴结,有人逢迎,过几年之后,就形成了惯例,什么事情都要请示她,如果不请示,就是不孝!

赵曙看过实录,当然知道刘太后在日,父皇有多为难。

现在看起来,曹太后比刘太后年轻,身体好,而且又是他的亲妈,弄不好让她掌控一二十年,也是可能的。

如果说曹太后的看法和自己一样,那也无话可说,权当孝顺母亲,问题是曹太后主张保守,和朝廷上的变法派是两条路上的马车,一旦曹太后和师父他们展开争斗,那就坏事了。

没法子,赵曙深思熟虑,只好决定先退一步。

他还是很狡猾的,小家伙先找到了母后,告诉曹太后,他决定下旨,准许舅舅回京探亲,祭奠曹家先人。

曹太后还挺高兴的,以为儿子孝顺自己,知道感恩了!

哪里想到,赵曙给了她一个甜枣,立刻说道,父皇恩重如山,普通人家尚且守孝三年,身为皇帝,理当做天下表率。

他要为父皇守孝,朝中大政,由政事堂统辖,有师父西凉王在,有欧阳修,贾昌朝,宋庠,庞籍,那么多老臣辅佐,绝不会出任何差错,还请母后成全。

等赵曙说完,曹太后的脸色就变了。

她被儿子套路了,赵曙先是答应放曹家人回来,让他们探亲祭祀,曹太后欣然答应了,接着赵曙要替他爹守孝。

曹太后能不答应吗?

光让曹家人孝顺,就不许皇帝孝顺?

道理说不通啊!

可是一旦答应了赵曙守孝,她手里有没有先帝的遗诏,没法垂帘听政,更不能通过影响儿子而影响朝局。

曹太后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她面色寒霜,声音尖利:“陛下,如此一来,只怕朝局要尽数托付给政事堂,要交给西凉王了?”

言下之意,你能放心?

赵曙仰起头,自信一笑,“师父忠心不二,父皇把孩儿,把朝局都托付给了他,母后应该相信师父才是!”

曹太后咬了咬牙,好小子,涨本事了,这话里带着刺儿啊!王宁安是托孤大臣,身为母后,赵祯为什么没给你遗诏,你心里还不清楚吗?

曹太后真有些抓狂,她之前被赵祯猜忌,甚至传出要废后,要出使她的消息,曹太后是憋了一肚子气,但是又不得不委曲求全。

她对亲儿子有情,但是对丈夫,尤其是要对她下狠手的丈夫,却没剩下多少感情了。

你不是怕我揽权吗?

那我就做给你看看!

曹太后是带着怒气的,发着狠的!

要是不然,她一个尊贵的太后,老实享清福不好?何必总是掺和朝廷的事情?

只是曹太后没想到,她才伸出手,就被儿子给挡住了。

小家伙,你真行啊!

曹太后冷着脸,也无话可说,只能让赵曙赶快离开。

打发走了儿子,曹太后对着佛像,念了一刻钟的经文,渐渐的心里有平和下来……小东西也不是那么笨,他能有手段对付老娘,但愿他也有手段,去应付他师父!

要是不然,这赵家的江山,真有可能改姓了!

也不知是喜,还是忧,反正曹太后是五味杂陈,只能慢慢品味了。

……

再说赵曙,他挡住了老娘的攻势,小心情还是不错的。

因为先帝遗诏,要求一切从简,他又要给父皇守孝,整个登基大典简化了很多,仅仅是拜祭列祖列宗,颁布登基诏,接受百官朝贺,然后就匆匆收场了。

所谓守孝三年,并不可能真正结庐陵前,什么都不干。

实际上赵曙还是很忙碌的,只不过大的庆典取消了,一些大朝会取消了,每天都要到殿里静思,替父皇念经超度。

还有每逢七天,都要去陵前拜祭追思。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赵曙更重要的工作是熟悉朝政,王宁安,贾昌朝,宋庠,等等重臣,一共9位,每人负责一天,十天轮换一次,其中有一天是给赵曙休息,检讨,总结用的。

大家都希望小皇帝能快快成长起来,真正负担朝政。

而赵曙也十分努力,忙得昏天黑地。

身为天子,他的朋友没有几个,有好些话,没法和师父等长辈说,狗牙儿就成了他唯一的死党,几乎每天都要把狗牙儿叫进宫里,两个人嘀嘀咕咕,不停谈论商议。

这几天,赵曙就在研究户部的账。

要想做事情,就离不开钱,没有钱寸步难行,百姓家如此,朝廷更是如此。

赵曙迫切想要知道,自己能动的钱有多少,他也想弄出点动静,哪一个少年不想着有所作为,惊天动地呢!

可是当赵曙和狗牙儿翻了所有账目之后,两个小家伙都傻眼了。

大宋朝不但没有钱,还欠了3000万!

“没算错吧?”赵曙瞪圆了眼睛,不服气道。

狗牙儿咬着毛笔杆,摇了摇头,“你自己看,户部各种岁入结余不过5000万贯,而要负担的借款,足有8000万贯,两者抵消,可不是欠了3000万贯!恭喜你啊,成为大宋欠钱最多的一个人了!”

“怎么会?”

赵曙抱着脑袋,百思不解。

变法这些年,朝廷的岁入不是成倍增加吗?

师父又那么会理财?

当年户部只能收到一亿贯,其中七成还是实物。如今户部岁入突破了三亿贯,货币税收达到了2.5亿,以往欠钱,现在欠得更多,钱都跑到哪去了?

“我说宗翰,你好好查查,是不是有贪官污吏?把钱都弄没了?”

“贪官肯定是有。”狗牙儿笑嘻嘻道:“不过这么大的窟窿,肯定不是贪墨那么简单。”

“那是为什么?”

狗牙儿想了想,“我师父……也就是现在的三娘,她告诉过我,大有大难,就拿皇家银行来说吧,按照股本计算,两个亿都不止,可问题是能变现的不多,就好像一个人身价百万,其中有田产,有土地,有股票什么的……现金反而不多,如果让他掏钱,那些东西就要变卖折现,最后或许连二三十万贯都拿不出来。”

“我问过我爹了,这些年发展太快了,股市和债市出现之后,金融也太热了。另外为了解决地方的财政枯竭,朝廷大笔钱投下去,修路,建农场,建牧场……这些都要贷款,都要财政提供担保,提供补贴,弄来弄去,欠了这么多钱,也很正常!”狗牙儿又补充道:“幸好西域的黄金补充上来,开发西域算是没花钱,还有了赚头儿。要不然啊,横山一战,西域一战,没有几千万贯,能解决吗?就算把皇宫都卖了,也未必够填窟窿的。”

赵曙满心火热,他见大宋繁花似锦,烈火烹油,还以为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可以让他放心大胆地用。

结果盘点之后,他才弄清楚,不但可用的钱不多,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赵曙小朋友困惑,其实道理真的不复杂。

任何经济高速发展,都会产生信贷增加,超前投资,大规模举债建设,最后都会变成债务,不只是朝廷,地方,民间,各种债务,更是数量惊人。

这又是大宋开启工业化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相比而言,大宋的利息成本比后世高了几倍,而工业技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生产效率相对低下,产品少,自然还款能力就差。

一言以蔽之,在赵祯柄国的最后十年,大宋经历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期,而到了赵曙手里,各种后遗症逐渐显现,如果没有足够的调解手段,大宋这艘巨轮,就要出问题了。

赵曙傻眼了,难怪父皇临终之前,一再告诫自己,朝廷的局面,唯有王宁安能收拾,原因就在这里!

“我怎么觉得,这张龙椅这么难坐啊!”赵曙又郁闷了,“过去先生们都说,盛世就是有花不完的钱,吃不完的粮食,什么都是好的,遍地都是君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怎么感觉,好像是假的啊,或者,大宋远远没到盛世?”

狗牙儿挠了挠头,“这么说吧,盛世就好像是个美女,乱世就像个丑女,不管美丑,她们都是人,都有眼屎,有鼻涕……就看你更关注什么了。”

赵曙琢磨了半天,突然猛地拍打狗牙儿的后背。

“行啊,你够厉害的,这个比喻好,太好了!”

狗牙儿翻了翻白眼,“好有什么用?我估计啊,今年你就有麻烦了。”

“为什么?”

“我听我爹他们说了,去年冬天太暖和了,西京和东京都没有结冰。”

赵曙点了点头,他还庆幸来的,冬天暖和,对父皇的身体有好处,莫非这也有害处?

“冬天太暖了,又没有雨雪,今年的春旱就很严重,除了一个月之前,先帝驾崩那天,下了点雨之外,一直没有下雨。各地水渠水库又干了,很多地方,挖了五丈,十丈,都没有水,春耕肯定受到影响,粮食减产已经是定局。”

狗牙儿冲着赵曙一摊手,“所以,秋天你的子民又要饿肚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