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84章 煤铁联营

大宋将门 第884章 煤铁联营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西夏束发易服,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完全臣服大宋,不必再折腾了,按照上国的习惯,给点好处,每年进贡,定期赏赐,只要不闹事,就随他去吧!

就连李成嵬也是这么打算的,他觉得丢点面子,忍忍就过去了。

可是他哪里想得到,人家文相公才不这么想呢!

束发易服,那是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面呢!

文彦博很清楚,他不受王宁安待见,甚至朝中的人,不管新派的,还是旧派的,都瞧他难受……所以咱老文必须拿出本事,让你们知道,没有我文彦博,有些事情你们还真就办不成!

这不,文彦博刚刚束发易服之后,就在兴庆府登坛讲课……西夏的这帮人连字都认不全,哪里懂得什么之乎者也啊,只能捏着鼻子过来听课,但是好在文彦博也没摧残他们,而是讲起了生意经。

文彦博告诉大家,大宋对呢绒的需求持续增加,需要采购海量的羊毛,他鼓励大家养殖绵羊……这是王宁安一贯的手段,没什么了不起,可是文彦博推陈出新,他将党项各部,按照人口和草场大小,划定了牧区,每个牧区产出多少羊毛,都定出了标准,达到了有赏赐分红,达不到,就要惩罚,剥夺人口。

李成嵬都傻了,姓文的,你欺人太甚了!

西夏虽然人口锐减,可好歹也是百十来万人,要是都养了绵羊,吃什么?喝什么?而且没了战马,我们的勇士如何驰骋?

“文相公,养殖牛羊马匹,乃是几千年的习惯,贸然改变,恐怕不合适吧?外官以为,天心仁慈,断然不会看着西夏百姓饿死的。”

“这是自然。”

文彦博笑道:“老夫已经给你们想好了,不用担心,保证让所有人都填饱肚子,而且还能越过越好,你就不用操心了。”

李成嵬咧着嘴苦笑,“文,文相公,能否让外官知道,你是如何筹划的?”

“这很简单吗!”

文彦博笑嘻嘻的,“首先,你们的耕田全都改成牧场,牧场之中,全都养羊,每家最多只许养10匹马,如果超出了就要上缴……当然了,我大宋不会白要的,会给你们补偿,放心,放心吧!”

能放心就怪了!

李成嵬都气疯了,“文相公,如果外官计算不错,按照这个改法,我西夏就要有一半的人饿肚子,兴庆府,还有河套,都是良田沃野,不种庄稼,改养绵羊,实在是可惜啊!”

“不会,绝对不会!”文彦博笑道:“老夫已经想好了,你们啊,过去穷,活不下去,那是不动脑子,西夏这么好的地方,资源丰富,只要稍微开动脑筋,就能活下去,而且还能过得很好……你瞧啊……”说着,文彦博拿出了一份地图,他指了指甘州以南的祁连山一段,就对李成嵬说道:“这里是铁矿山,蕴藏量惊人,老夫当年在开通西域的时候,就亲自去看过,好地方啊,我大宋现在有了蒸汽机,开发容易了,你们这边的富余劳动力,直接去这里开矿……把铁矿石运到甘州,加工成铁锭,然后再运回大宋,你放心,保证赚得比现在多,你们的日子也会蒸蒸日上。”

文彦博拍着胸膛道:“老夫是贵国主的师父,绝不会害你们的,放心吧!”

……

“哥,我是越来越不放心了,这个文彦博简直太可怕了!”

王宁泽几乎每隔几天,都要找王宁安抱怨一次。

的确,文彦博在西夏弄得这一套,让人瞠目结舌,也让人叹为观止,无话可说!

他是和王宁安学的本事,不过他比王宁安狠多了。

老家伙在大宋推种棉花,出了一堆事情,跑到了西夏,居然又强推养羊,手段更残暴……不用怀疑,问题肯定更多。但是人家文相公聪明啊,闹事的,不合作的,富余出来的,全都塞到了甘州铁矿,去当苦力,算起来,还是给王宁安创造价值,人家送你一个大礼包,还能说什么?

王宁安也不得不佩服,文彦博正好做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遍观中原地区,煤炭储量可以,但是铁矿就少了很多,尤其是高品位的铁矿,更是少之又少……而且距离遥远,形不成煤铁联营的格局,也真的不要怪古人,想要发展出现代的工业,实在是太难了,没有强大的国家意志,没有统筹规划,光靠着商人的力量,市场调节,绝对没法形成强大的工业体系。

比如说,甘州的那个铁矿,在后世鼎鼎大名,就是镜铁山铁矿,王宁安在拿下了甘州之后,就派人去考察过。

的确发现了铁矿,而且矿石品味很高,含铁量丰富,可问题是这个铁矿在海拔5000米以上,普通人光是在矿区就够难受的,根本别想干活。

王宁安发动了一千多人,从山上开采铁矿,背下来,结果不到半年,就有一半的人累死,或者摔死。

没有法子,王宁安只能暂停工程。

这事文彦博全都清楚,他甚至有些鄙夷王宁安,你要的是铁,在乎人命干什么,还真想着当圣人啊?

老文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他也清楚,真的从大宋弄几万,几十万的矿工,没命的干,到时候白骨累累,他老先生肯定要被御史骂死。

至于从西域弄工人俘虏,那也不成。

西域也是地广人稀,还有那么多的工程要负责,没有法子,只能暂时搁置。

这一次把西夏拿下,峰回路转,文彦博立刻想到了甘州铁矿。

随着蒸汽机运转起来,大宋的钢铁需求旺盛,内部的铁矿已经不够支应,所有人都在想办法,这时候正是他文彦博一展身手的时机。

从西夏调用苦力,去开发甘州铁矿,然后再把铁锭和钢材运回大宋,这可是一大功劳,就连王宁安,也不敢拦着。

恭喜文相公,王宁安不但不敢拦着,还要帮忙。

作为西凉王,整个河西走廊都是王宁安的,他有多少家底儿,还是很清楚的。

河西走廊除了优良的马场,自古以来的丝绸之路,还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甘州有镜铁山铁矿,而在凉州,有九条岭煤矿,能出产优质的无烟煤。

本来河西走廊人口不多,而且山林重叠,老百姓靠着木材就能生火取暖,用不到煤矿,但是进入工业时代,情况就不同了。

王宁安在拿下河西走廊之后,就利用俘虏,大修道路,目前已经把甘州和凉州连在了一起,至于从凉州通往兰州等地的道路,还在推进之中。

现在看起来,必须加快工程进度了。

从镜铁山开采铁矿石,在凉州设立炼钢厂,把炼出来的钢铁运回大宋,进行加工使用……完整的煤钢联营模式,已经初露端倪。

只不过不管是铁矿,还是煤矿,条件都非常恶劣,如果从大宋雇佣工人,要给他们提供保护,要给丰厚的报酬,人家才会同意。

算下来,不但赚不到钱,还要赔钱。

维系钢铁厂运转的担子必须落在奴隶和战俘身上。

这事情王宁安清楚,但未必能干得那么漂亮。

可文彦博就无拘无束了,丝毫不在乎后果……他老人家在大宋,尚且把百姓视作刍狗,面对西夏,他能客气吗?

文彦博给西夏下了命令,要求他们一年之内,全部改养绵羊,同时抽出20万丁壮,作为工人,进驻甘州铁矿,不得有误!

“文相公,外官求你了,给西夏的百姓留一条活路吧!”

李成嵬真的下跪了,他痛哭流涕,哭诉道:“这么短的时间,哪里能轻易改了?更何况20万青壮啊,西夏已经没有那么多的人了,文相公,你这是让西夏绝根儿啊!”

文彦博似乎不在乎李成嵬的哭求,他呵呵两声。

“监国大人,你们如果一直靠着游牧农耕为生,产出有限,难免要和大宋冲突,爆发战争……即便是短暂臣服,日后也必将造反,千百年来,莫不如是。我大宋有不少人,是主张对西夏强硬的,甚至有人希望把你们全部消灭掉……甚至提议,在兴庆府,河套,撒上食盐,把土地废掉,这样就再也没法为祸大宋了。”

文彦博感叹道:“老夫悲天悯人,不愿意你们玉石俱焚,已经和朝廷中人,吵了多少次了,我的苦心你们怎么就不懂啊!”

这老文也是够了!

偌大的朝廷,像你这么狠心的,还真没有!就连王宁安也没说要往兴庆府撒盐啊,咱们别诬陷好人成不?

当然了,李成嵬是不清楚大宋的情况,被文彦博说的一愣一愣的,哑了喉。

这时候,文彦博缓缓站起,走到了李成嵬的面前,把他拉起来。

“监国大人,你要想开一点,虽然暂时辛苦,但是能换来永久的和平,我们双方,互相需要,结成一体,到时候就再也不会有战乱了,后辈子孙都会念着你的好处的。”

说着,文彦博又掏出了一份合同,笑呵呵道:“这是毛纺厂一成的干股,不多,一年也有30万贯分红,你也年纪不小了,该给后辈子孙留点福泽了……放心吧,老夫不会亏待你的。”

恍恍惚惚,从文彦博那里出来,李成嵬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了,身体晃悠,都站不稳了,突然,街道上有一队丁壮,被人用绳子绑着手臂,成排带走……而负责押运的居然是几个年轻的党项贵胄!

噗!

一口老血喷出,李成嵬顿时扑倒,不省人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