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910章 传说中的柴大官人

大宋将门 第910章 传说中的柴大官人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晏几道别提多委屈了,看他哭得稀里哗啦,怂成一团,王宁安也不好发火了,本来就不适合官场,落到这一步,也无话可说。

“你先起来。”

晏几道抹着眼泪,坐在了王宁安的对面,还要去准备茶水,却猛然发现,他都三天没喝茶了,仅有的一坛子酒都喝光了,多失礼啊,晏几道局促不安。

倒是章惇,打了井水,清冽甘甜,给自己和师父都倒了一杯。

王宁安喝了一口,润润喉咙,问道:“你把事情说一说吧,朝廷征地,为什么会闹出人命,你都下了什么命令?”

“我……”晏几道张了张嘴,不知道从何说起。

章惇一顿手里的水杯。

“小山兄,这都什么时候了,王爷亲自驾到,你有什么冤枉就说出来,没有也实话实话,要还是犹犹豫豫,可没人能救你了。”

“我,我冤枉啊!”

晏几道低着头,眼睛里泪花翻滚,当真是可怜到了极点。

他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自从去年年底部署修路开始,各地就陆续征地,徐州作为南北要冲,两条路都要从这里经过,征地的任务就比别处重很多。晏几道不是个干事的人,他到任之后,一直标榜无为而治,说白了,就是畅游山水,找几个文坛的朋友,一起诗文唱和,玩得挺高兴。

骤然一大堆事情落在头上,他也抓瞎了。

不过好在朝廷下了标准,征用土地,可以采取置换和补偿的方式,依照历年的地价,进行合理安置,务必让老百姓满意。

“我和手下的幕宾书吏商量过了,他们认为徐州地少人多,置换土地并不容易,因此要采用现金补偿,我也就答应了,还特别嘱咐,不许亏待百姓,要按照市价两倍计算……”说到这里,晏几道真的哭了,“王爷,我是真心想着老百姓的,断然没有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可谁知道,事情竟然弄成了这样!我,我实在是想不明白!”

他讲完了,王宁安没说话,章惇却哼了两声,“小山兄,你去过下面吗?人多地少不假,但真的挪不出一点田地吗?再有历年的市价是多少,是用三年的,五年的,还是一年的?给老百姓的赔偿,要用什么方式支付,是分期,还是一次性的……老百姓领了钱之后,住在哪里,以后靠什么生活?这些你都过问了吗?”

面对这一连串问题,晏几道眼珠都瞪圆了,开什么玩笑?我是当官的,还用得着管这些吗?

“那啥……子厚兄,这些琐事自然有小吏负责,我想他们不敢随便胡来的。”

“你想?”

章惇都吐血三升,要昏过去了。

“小山兄,你知不知道,就算是一条好的法令,在执行环节出一点问题,就会前功尽弃……更何况征地迁居,是关乎千万家百姓的生死,你居然敢当甩手掌柜的,我真是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

晏几道目瞪口呆,喃喃自语道:“怎么这么麻烦啊,也没人告诉我……”

王宁安摇了摇头,也说不出什么。

“你先侯查吧,总之失察渎职之罪是跑不掉的。”

说完,王宁安起身离开。

晏几道答应了一声,居然坐在那里发呆,章惇恨不得冲上去,给他一拳,你个二五仔!师父答应保住你的小命了,你怎么连句吉利话都不会说,晏相公怎么就有你这么个笨蛋儿子?

……

“其实也怪不得他。”王宁安在去馆驿的路上,微微一笑,“子厚,要说起来,你虽然是世家子弟,可身世也算坎坷了。”

章惇脸红了,“师父,能别提这事不?”

“不,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现在章家的子弟都不成了,还就是你这个不受待见的能振兴家业,我想章家老辈也是始料未及吧?”

敢情是夸自己啊!

章惇有些得意,可仔细一想,还真别说,的确有些道理。

很多人都迷信名师,迷信大家,以为倾注无数的资源,给予最好的条件,就能让后辈成为龙凤……姑且假定这个想法是对的,按照这个逻辑,那世家子弟,有钱人的后代,理当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好才对……可事实上呢,富贵无三代,有了钱,必定骄奢淫逸,资源来的太容易了,也就不知道珍惜。

看着晏几道的模样,真让王宁安和章惇警惕,他们都是当爹的人,而且也有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给他们足够的历练,而且是真正吃苦受罪,动心忍性的那种……过几十年,家里的孩子变成了不争气的废物,他们还不后悔死!

师徒两个的情绪都不高,回到了行辕,歇了一会儿,才又凑在了一起。

“案子很明显,是下面人打着晏几道的名义胡来,他被哄骗了……只是现在不清楚,究竟是谁暗算的他,又是什么目的。”

章惇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几封书信,送给了王宁安。

“师父,这是有人从晏几道住处搜出来的,其中不少是和郑侠之间的书信往来,请师父过目。”

王宁安微蹙着眉头,郑侠,不就是东林书院的发起人吗!

难不成这事情和东南的豪强有关系,晏几道又怎么和郑侠搅在了一起?

王宁安将几封书信拆开,快速浏览,看完之后,他的脸变色了……晏几道虽然是晏殊的儿子,但是这小子的见识主张,完全和六艺不一样。

比如其中有一封信,就是在废除了衍圣公之后,晏几道大肆抱怨,痛斥朝廷胡作非为,话里话外,还把王宁安骂了一顿。

另外朝廷外放重臣,迁居豪强,派宗室出镇……种种作为,晏几道也看不惯,他和郑侠一唱一和,双方聊得还挺对脾气!

“哼!”

章惇气得拍桌子,“师父,早知道晏几道这个德行,我们就不该管,让他死了算了!”

王宁安摆了摆手,“就事论事,这些信件和这个案子,关系还不大。”

章惇突然低声道:“师父,你说晏几道会不会故意制造麻烦,阻挠征地啊?”说完,章惇也笑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晏几道也太下本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而且他那个样子,是装不出来的。

或许这家伙,真是别人利用了。

“你查过没有,要征的那些土地,是谁的?或者跟谁有牵连?”王宁安思量着问道,既然从晏几道身上,找不出什么有用的证据,那不如就换一个思路。

历来这种事情,都逃不过谁得利谁下手的铁律。

章惇忙说道:“弟子也是刚回来没几天,我这就去查。”章惇匆匆下去,王宁安又下令,将府衙所有相关的人员,从上到下,全都扣押起来,尤其是参与征田的人员,更是一个不落。

另外,王宁安又派遣几个能干的部下,去征地闹出人命的村子探查情况,了解真相。

几路人马派下去,相继有情况送了过来。

章惇最先来汇报。

“师父,被征田的几个村子,虽然属于不同的人所有,但是有超过三分之一都属于一家。”

“谁家?”

“柴家!”

“什么?”

王宁安眉头一皱,“柴家?”

“嗯。”章惇道:“就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后人。”

王宁安突然呵呵一笑,“子厚,你不是开玩笑吧?柴家还有后人吗?”

众所周知,赵匡胤篡夺了柴家的皇位,但是赵大仁义啊,曾经立过祖训,要后世皇帝善待柴家,除非谋反,绝不加害,更是给了丹书铁券……故事很美好,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柴荣四个儿子,最大的也只活到了20岁,全都稀里糊涂死了,可以说,五代第一明君,柴荣是绝后的。

“师父,柴荣的嫡系后人虽然没了,但是在几十年前,先帝查找柴家各房,曾经选了最年长的一脉,继承柴家香火,并且加封为郑国公!”

王宁安一听就皱眉头了,又是赵大叔!

有一段时间,这位赵大叔就热衷干这些无聊的事情,笼络人心,孔家如此,柴家也如此……简直是给后人找麻烦,添乱子!

“子厚,这个柴家势力很庞大?”

“岂止是庞大,简直势大如天!”

章惇向王宁安介绍了情况,柴家自从重新被加封之后,很快恢复了门厅兴旺,柴荣是商人起家,他的子孙也多少有些经商的天赋,柴家在房州,金陵,扬州,徐州等地,都有子孙经商,据说是富可敌国,财力惊人。

“荒唐!”

王宁安更怒了,“怎么回事?之前不是有迁豪强令,难道柴家不够豪强吗?为什么不迁走,还让他们兴风作浪?”

章惇无奈道:“师父,柴家的情况太特殊了,他们有世袭的爵位,不算普通的商民,偏偏又不是朝廷宗室,加上太祖爷的圣训,谁敢动柴家啊?”

王宁安哼了一声,“说到底还是避重就轻,江南所谓的迁居豪强,均分田地,根本就没有落到实处!”

章惇立刻举起两个大拇指,“师父真是一语中的!要不要立刻下手,把柴家拿下?”提到了收拾人,章惇眼睛都是光,这家伙不用装,就是个奸佞酷吏。

王宁安轻笑了两声,“人家既然有太祖圣训,自然不好直接下手……不过要是有罪证,别说柴家的偏房,就在是嫡系子孙也照抓不误!”

“来人,立刻把所有涉案人员带来,我要升夜堂,审问此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