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912章 皇帝长大了

大宋将门 第912章 皇帝长大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赵曙的大婚办得很热闹,群臣恭贺,藩国进贡,风风光光,把王青娶进了皇宫。为了这一天,赵曙可是足足憋了三年。

要知道这三年里,为了给父皇守孝,他是什么过分的事情都不能做,对一个年轻气盛的皇帝,尤其满眼都是莺莺燕燕,该死何等煎熬。

赵曙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河豚,再多熬一分,就要炸了!

成亲之后,小夫妻之间的事情,不用多说,无非是整天腻乎着,为了老赵家开枝散叶,努力奋斗。

只是在风平浪静之下,却蕴藏着一股强大的激流暗涌,整个官场都要卷进去……在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为了能落实法令,王宁安提了个建议,那就是推行考成法。近年来,考成法越来越严格,对官员的各项考评指标细化,吏部都严格落实……除了每年核准一次之外,每三年,还要进行一次总的考核,对官员排定等级,如果能得到一等,就有优先升迁的机会,如果得了三等,就很有可能被罢黜。

今年的考察,与众不同,凶险更胜以往。

首先,赵曙登基改元第三个年头,也是登基以来第一次正式考察,朝野上下,全都注意着这一次的结果,很大程度上,这次的考察能左右未来的朝局。

其次,主持考察的是吏部尚书吕公著,他素来以老成持重著称,做事稳妥,资格也老,哪怕王宁安也要敬他三分,吏部这个山头,王宁安始终没有动。而吏治永远都是帝国最要命的一块,关系到了生死存亡,无论提高到什么地步,都不为过。

赵曙在和皇后缠绵之际,也很关心考察情况,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关心一下,终于,负责吏部的吕公著将考察名单拿了出来,按照规矩,上呈政事堂,因为这里面也涉及到政事堂几位相公的考评,所以政事堂不会拆封,而是直接送给了皇帝。

几乎每一个官员都盯着这份名单,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就是封神榜,生死簿!老百姓常说,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你干了多少的事情,都要朝廷看到了,认可了,才能升官发达。很有可能,你忙活了好几年,还不如人家随手的几个字,别不服气,规矩就是规矩,谁也改变不了!

大家伙眼巴眼望看着,仿佛等待宣判的犯人。谁能升天,谁能下地狱,就看这一次了。

可令人奇怪,宫里愣是押了三天,没有公布。

不合规矩啊?

所有人都迷糊了,小皇帝还算勤政啊,尤其是这么要紧的事情,怎么会留中不发?通过不通过,好歹有一个话啊!

就在大家伙不知所措的时候,渐渐有个传言出来了。

原来吕公著的名单之中,将六艺一系,王宁安的党羽,送上去大半,尤其是嘉佑二年的进士科,更是损失惨重,除了少数几个担负重要职责的人没有碰,其他人全都被波及,大有一网打尽之势!

王宁安外出办案,京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有人就说,咱们皇帝陛下够狠的!

刚成婚,就要剪除王宁安的党羽,削弱西凉王的势力,都说天家无情,看起来此话不假,哪怕连师父也躲不过。

还有人说,先除掉王宁安的党羽,下一步,会不会把王宁安给扳倒了?难道这位两朝权臣,也要倒下去了?

种种猜测,一时间甚嚣尘上,沸沸扬扬。

……

“荒唐,实在是荒唐!”

赵曙怒火中烧,他当然不想对同门师兄弟下手,相反,这里面不少人都是干吏,很能吃苦,也为朝廷做了许多事情,比如苏辙,他参与兖州的分田,那么大的事情,做得稳重而得体,朝野上下,颇多赞誉,结果呢,他在考评当中,仅仅得了一个“中”,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赵曙用了三天时间,仔细研究每一个人,赵曙确定,这份名单根本就不公平,完全是针对着师父去的,他怒气冲冲,立刻让人把吕公著叫来,要驳回这一份名单。

吕公著直溜溜立在赵曙的面前,低眉顺眼,却不肯有半点妥协。

“启奏陛下,老臣所拟名单,一切按照朝廷规矩,将所有臣子,按照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8个等级划分,全都有章可循,条分缕析,绝无半点偏袒,或者故意加害,请陛下明察。”

赵曙不服气,“那朕问你,为何苏辙是中等?这有些说不过去吧?”

吕公著并不示弱,轻轻一笑,“陛下,苏辙的确干吏,可是在他的任上,前后处死者,就有近千人,以往朝廷考察,如果治下的处死的犯人超过十个,就按照酷来论处,苏辙已经超过百倍,按理说,已经是一个酷吏无疑,只是顾及他的功劳,才评为中等。”

“吕卿,你这说法不尽公平!苏辙是为了朝廷落实分田,遇到了阻力,当然要杀人!这有什么错的?”

“陛下,老臣以为,犯错有罪,当然应该严惩不贷,可是如此大造杀孽,实在是有伤天和,损及朝廷仁慈之名。假如臣子都以推行政令的名义,胡作非为,我朝岂不是成了酷吏的天下?而且除了刑律过重之外,各种官司增加,地方官贪墨众多,还有土匪作乱,等等弊端,身为独当一面的官吏,难辞其咎,老臣也是按照规矩,给予评等,如果硬要改变,只恐怕会招来物议纷纷!”

吕公著是前朝重臣吕夷简的三子,出身名门世家,又执掌吏部多年,资历威望,在现存的诸臣当中,都是最顶尖儿。

赵曙也没法直接压他,只能讲道理,追问了几个人的情况,吕夷简都滔滔不绝,把他们的问题一一指出,有人是征税过重,有人是滥用民力,以致百姓无辜丧命,还有人是存在账目不清,贪贿行为……说到了最后,赵曙都糊涂了,在他的印象中,全都是能臣干吏,可是到了吕公著这里,都成了有问题的。

而且他也讲出了道理,拿出了证据,貌似还没发驳斥。

无可奈何,赵曙只能气咻咻道:“考察名单暂时留中,待朕仔细斟酌之后,再行颁布。”

赵曙虽然继续压下了考察名单,但是消息却不胫而走。

原本王宁安的那些学生,纷纷不干了。

开什么玩笑,老子辛辛苦苦,替朝廷卖力气,结果呢,做了那么多事情,反而没落下好,你吕公著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这些人纷纷找到了司马光,倾倒苦水。

“君实相公,这帮人有多卑鄙,趁着师父不在朝中,他们就拿吏部的考评来对付咱们!你是大家伙的师兄,可要帮忙说话啊!”

包括王韶,也找来了,“君实兄,我听说名单上,有好几个带兵的文官,这是要扰乱军心的!”

司马光此时也是唉声叹气,他虽然是次相,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主持财政,而吏治这一块并不怎么碰,发言权不多。

而且人人知道,他是王宁安的学生,如果硬要出头,难免落人闲话。

要知道这些年了,反对王宁安的势力,一直被压制着,这一次他们集结起来,大造舆论,盛赞吕公著处事公平,考察结果十分得体。如果王宁安硬要是废了这份名单,就等于把朝廷的规矩踩在脚下。

司马光把道理和大家伙说了说,的确,师父也为难,但是难不成就要挨刀子吗?这也说不过去啊!

“大家伙先回去,我去找吕公著,跟他好好谈谈,他敢阴人,我也不是吃素的!”

司马光真的怒了,他直奔吏部而去。

……

而就在此时,宫里也在上演着一出大戏。

赵曙成婚之后,每天都要晨昏定省,还要带着王青过来。

刚刚成为皇后,王青也收起了在家时候的跳脱,变得规规矩矩,她是王安石的女儿,冰雪聪明,又受过极好的教育,一举一动,都雍容大气,很快就让宫里的人心服口服,不敢等闲视之。

曹太后看着儿子携着儿媳,心里头五味杂陈,也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

“皇儿,若是有空,陪母后坐一坐,母后有几句话说。”

赵曙怎么好拒绝,只能点头答应。

“母后教训,孩儿洗耳恭听。”

曹太后呵呵笑了一声,“寻常百姓之家,都说成家立业,你现在当了三年的皇帝,又娶了媳妇,不久就会给皇家开枝散叶,增加龙子龙孙,母后一把年纪了,什么都不想,只是希望早点抱孙子。”

说着,她还看了王青一眼,小丫头脖子都红了,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说起做皇帝啊,母后看了你父皇几十年……他也不容易,前头那个郭皇后啊,和你父皇是有感情的,可还是被你父皇给贬为净妃……说到底,还是怪郭皇后,她处处争先,不让着先帝,都说夫妻一体,可终究有个上下尊卑……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身为帝王,口含天宪,乾纲独断,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岂是等闲!”

说到这里,曹太后笑道:“青儿,母后只是提醒你,要多顺着皇儿,做好妻子的本分,才能母仪天下……至于皇儿,你也要好好做皇帝,把大宋的天撑起来,让你父皇,让历代的列祖列宗放心!总而言之,你长大了,该怎么办,心里要有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