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954章 民心在我

大宋将门 第954章 民心在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随着粮船遭到劫持,更多的消息传来了,劫匪主要是两伙人,一个是鄱阳湖的水贼,一个是摩尼教的人,其中摩尼教出动了一万多人。

他们连夜袭击船队,杀死了押粮官陈建,副手赵约,并且斩杀了官兵超过五百人……再夺取粮草之后,这伙人纷纷退入鄱阳湖,并且攻击了饶州,杀死知府薛廷,并且斩杀官吏二百多人,将尸体悬挂在城墙之上。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睦州、歙县、饶州、一直到鄱阳湖,数百里方圆,全都落入了贼人之手,整个东南震动。

这是继漕帮之乱,以及倭寇入侵,第三次出现了乱子,而且这次的乱子非同小可,因为贼兵活动的区域包含鄱阳湖和长江沿岸,水路安全受到威胁,长江上游的粮食难以向下运输,东南千万百姓缺粮……情况非常糟糕,就连赵曙都下了旨意,一面将全权交给王宁安,一面也询问师父,出现乱民的缘由。

朝廷如此,东南大乱,不少人把矛头所指,都是王宁安施行暴政,激怒了百姓,还有很多言官,尤其是在东南的变革中受损的一群人,他们找出无数借口,疯狂攻讦,希望朝廷能立刻换掉王宁安。

当然了,缺乏上层人物的配合,这些举动都是徒劳的,但是王宁安也不能视若无睹。

他把手下人都找来了,一同商量问题。

像章惇和章楶就主张立刻派兵,马上镇压,不惜杀一个血流成河,也要压下去这股乱子,尤其是要保证粮食的安全,长江不能断,东南不能乱!

王宁安表示赞同,“子厚的意见很好,但这只是治标之策,并非治本之法……我现在想问大家伙,摩尼教为何有这么大的势力,能够聚拢数万人,而鄱阳湖的水贼又是怎么来的,他们怎么会勾结在一起?”

陈顺之道:“王爷的话有理,乱匪当然要平定,但是也要注意,免得波及无辜……据我所知,鄱阳湖的水贼,那是由来已久,朝廷多次剿杀,他们的实力不大,但是为何能出动几千人,还有那么多的船只,究竟是什么原因?还有,摩尼教一直在浙西一代活动,势力不下,但是轻易聚众上万,就殊为不解了。”

王安礼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他轻轻笑了笑,“王爷,陈先生,我跟随兄长,在地方考察,去过鄱阳湖,去过洞庭湖,也在浙西看过,我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神仙下凡问土地,既然你去过,就给我们讲一讲吧。”王宁安满怀期待。

王安礼顿了顿,开始滔滔不绝起来……近十年,江南的丝绸和棉布畅销海外,粮田减少,外购粮食增加……这样就造成江西,荆湖等地田地兼并加剧,尤其是一个大户,拼命增加田产,多销粮食,以获取暴利。

除此之外,江西的瓷器也是一大拳头产品,很多地方开山,烧窑,忙得不亦乐乎。

而这些行为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挤占破坏耕地,造成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流入城中,或是干脆落草为寇!

其中相当一部分就跑到了鄱阳湖,成了水贼。

王安礼一说,大家就明白过来了。

当初文彦博在济州搞得试点,弄得一大堆老百姓,跑到水泊梁山落草,和这次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所不同的是,王宁安及时施行分田,化解了民怨……大部分的老百姓回到了家中耕田,剩下的悍匪不是逃窜了,就是被朝廷剿杀,水泊梁山这个贼窝子已经干干净净了,而且还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渔场……老百姓捕捞水产,放养鱼苗,螃蟹,每年都能获取丰厚的回报。

东南没有做这些改革,无地破产的农民,落草为寇,也就不足为奇。

至于浙西的摩尼教,道理也差不多。

浙西多丘陵,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所谓靠山吃山,所有在睦州等地,多漆树园,大户以种植漆树,贩卖生漆为业。

还是一样的道理,经济发展了,生漆需要的数量在几年之内,暴增了10倍以上。

结果就是一些官绅大户,疯狂兼并农田,改种漆树。

一大批破产的农户进入了漆园工作,由于缺少劳动保护,他们终年劳作,所得微薄,心中都有怨气。

这时候摩尼教就趁虚而入,在漆园大肆发展信徒。

如果工人和漆园主发生了冲突,摩尼教也能出面帮忙,入教和不入教,差别不小……故此,在过去的五年,摩尼教扩张的速度超过了过去的五十年!

而且,据王安礼的介绍,许多摩尼教的高层,也从事漆树种植,贩运生漆,制造漆器,赚取暴利,又利用所得,购买钢铁,暗中打造武器,积累实力。

不管是摩尼教也好,还是什么明教,或者是白莲教,弥勒教,反正都是职业的造反家,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扯旗造反,绝不客气!

……

王安礼的分析,让大家倒吸冷气,甚至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原来他们一直以为天下太平,物阜民丰,大宋离着盛世已经不远了,其实在一片繁荣之下,已经潜藏在了巨大的危机。

说到底,就是一个分配的问题!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到了每年调涨工资的时候,能多拿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块钱,心里很高兴,可是抬头一看,领导涨了一万,老板拿了好几百万的分红,再看看自己的钱,心情就未必那么好了!

站在社会学者的角度,这就是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也就是民怨的来源……而放在工业化初期的大宋,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士农工商的等级还存在,一些士绅从事工商业,种植商品作物,他们占有等级的优势,又有经济的优势,双重压榨之下,老百姓想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都做不到,甚至经济情况更加恶化。

一边是左拥右抱,奢侈无度,一面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这样的情况,等于是一堆干柴,只需要一粒火星,就会引燃!

注意到了这些之后,王宁安的心中,就越发笃定,绝对不能让文彦博上位,未来的首相必须有苍生之念,必须能照顾大多数的百姓……如果不然,大宋这艘巨轮,随时可能倾覆……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白了,鄱阳湖的水贼和摩尼教能走到一起,如果我猜测不错,应该是东林的余孽,还是世家大族的残余,他们在中间牵线搭桥,钱暄已经供认了,他们曾经筹措3000万贯,去上游买粮食,就在我们查抄钱家之前,钱暄又拿出500万贯,给了郑侠,让他做殊死一搏。”

王宁安的判断,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罪魁祸首,我们不能放过,但是这一次务必治标治本,一起做好!”

王宁安看了一眼张筠。

张筠立刻起身,“王爷,卑职愿意率众前去,落实分田,从根本上釜底抽薪,铲除病根!”

“嗯!”

王宁安颔首,“章楶,你现在率领水师,立刻进驻湖口,封锁鄱阳湖,剿灭水贼。”他又看了看章惇,“你带领禁军,分成三路,围攻睦州,歙县等地的摩尼教……记住了,不要光顾着打仗,更不要追求杀多少人,能砍脑袋,算不得功劳。那些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多数都要争取过来,拿出三分的力气打仗,七分的力气扫清弊政,落实分田,自然能挽回民心,让更多的百姓相信朝廷,悬崖勒马!”

……

王宁安一锤定音,抽调了3万人马,1000多名官吏,还找到了本地因为分田而改变命运的老农,组成了一支很奇怪的平叛大军。

人马沿着新安江逆流而上,所过之处,兵马在前面开路,驱赶了叛贼之后,张筠就立刻安排官吏下去,和百姓沟通,落实分田。

有些时候,这些官吏甚至跑到了大军的前面,他们早就轻车熟路,联络当地的农户,找出为富不仁的家伙,立刻处决,然后重新分田,发给地契。

当老百姓拿到土地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懵的,等到他们适应过来,立刻狂喜大笑……更有很多百姓组成了民兵,他们自愿充当大军的先导。

一路上也会遇到摩尼教的人马,根本不用朝廷出手,这些老百姓就会主动过去,呼朋引伴,招呼他们回家种田。

章惇督着大军前进,经常会遇到滑稽的一幕,当摩尼教集中人马,想要和朝廷拼命的时候,不用打,只要等一两天,他们的兵马就会逃跑大半……被裹挟的青壮,多数都是当地人,有了土地,有了生活来源,又不追究罪责,干嘛还跟着你们掉脑袋!

这是一支最不像平叛的军队,没有名将领队,也没有复杂高明的兵法,可就是一往无前,谁也挡不住!

只用了大半个月的光景,兵马的前锋已经直指睦州。

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在军队的后面,有上万的民兵,以及更多的民夫,他们驾着船,推着小车,提供军需物资,保证大军顺利开进!

“民心在我!”章惇指着睦州,大笑道:“今晚我要在睦州喝庆功酒!弟兄们,攻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