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还钱

大宋将门 第972章 我就是不想还钱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文彦博最初的心情还算不错,只等着王宁安门下内战,他好坐收渔人之利,可突然司马光去造访王府,听人说出来的时候,这位容光焕发,老文还琢磨着,莫非王宁安点头了,他都想准备钱,去弄点铁路股票玩玩了。

但是万万想不到,事情突然就变了,居然改成了发钞,别人不明白,老文能不懂吗!摆明了是要印纸片子还债,简直岂有此理!

“王爷,老夫斗胆请教,这发钞提议,你是否支持?”

王宁安含笑,“我基本持肯定的态度,不过这是政事堂会议,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畅所欲言,全都说出来。”

“好,让说就行!”

文彦博挺直了胸膛,咳嗽了两声,清清嗓子。

“诸位,如果老夫没记错,朝廷的户部虽然每年都有不少黄金白银涌入,但是这些年平均发钞都在2000万贯以上,库存的金银根本无法支持增发的货币……如今还要一下子增加3000万贯,试问,如此滥发,就没有一个约束吗?”

文彦博怒视着王安石,“王相公,这个札子是你上的,当年汉武帝滥发白鹿皮币,诸葛亮滥发太平百钱,殷鉴不远,难道王相公不清楚吗?你素来以善于理财著称,拿出这等误国害民之法,到底是何居心?”

还真别说,老文作为大宋第二个异姓王,又是老牌的宰相,发起怒来,不是等闲!

好在王安石也不是寻常人物,他淡淡一笑,“文相公,滥发货币,的确会祸国殃民,但是这一次却不是滥发,而是增发!”

“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

王安石昂然而立,大声说道:“诸公,铁路修建之后,能带动大宋的经济发展,增加无数商机……货币就是商业的血脉,空有商机,没有货币,如何能繁荣经济?如何能让老百姓受益?此时增发货币,正好增加通货,何来误国害民之说?”

“胡说八道!”

老文急了,“王相公,历来货币发放,都是以金属储备为基础,以往发行铜钱如此,后来推行金元改革,也是如此。我大宋府库空虚,没有那么多的金银,你们却偏要印制那么多的货币,试问,这些货币有担保吗?如果向朝廷挤兑,朝廷拿得出金银吗?而且没有了担保之后,货币不过是一张纸,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如果你们如此做了,谁又能监督得了?”

文彦博几乎咆哮起来了,“燕王,王相公,还有支持这个方略的诸公,你们想过没有?朝廷出了亏空,理当正道直行,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途,哪有靠着印钱补亏空的……这算什么?这不就是朝廷带着头耍无赖吗?”

轰!

老文连珠炮似的话语,震撼了全场,就连章惇都瞪圆了眼珠子,傻愣愣看着文相公,奶奶的,老货肚子里有东西啊!

敢情他能屹立不摇,靠的不光是脸皮,这一番道理说出来,那是掷地有声!

的确,怎么看,用印钞填亏空,都有点不合情理,只是在这时候,章惇可不会跳出来帮文彦博说话,其他人的人也都面面相觑,默不作声!

啪!

文彦博气得一拍桌子,怒吼道:“燕王殿下,你主持政事堂以来,处处以爱民自居,如今居然用出此等残民之法,你的良心不会不安吗?”

王宁安被问得雅然一笑,你文宽夫什么时候讲究过良心了?不过老货如此愤怒,王宁安也猜得到原因

增发钞票这事的确很值得商榷,尤其是控制不当,胡乱发钞,就会像前后空一格的某公,发了金圆券十个月之后,两万倍通膨,直接被老百姓推着小车,送到了东海某仙岛养老去了……足见滥发钞票的恐怖。

但是,适度增发钞票,还是利大于弊的!

“文相公,你既然问到了,那就不妨敞开了谈一谈。”

“好,老夫正想领教王爷的高见!”文彦博气鼓鼓坐在椅子上,一张老脸,比驴还长!

王宁安不疾不徐,“刚刚文相公提到,说货币要以金银为依据……看起来有道理,但仔细推究,却未必合适。”

“以我大宋为例,金银铜矿的产量都不高,前些年,从西域,从交趾,大理等地,开发矿产,填补国用,也的确缓解了钱荒……可问题是,铁路建成之后,商业需求,百倍增加,以当下的货币发行量,以及海外金银的供应量,能不能解决缺口,大家伙不妨议一议?”

王宁安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在六艺上课的感觉,而且恰巧下面的人当中,除了文彦博等人,其余都是他的弟子。

大家伙仔细思量之后,全都摇头了。

不得不说,大宋实在是太大了,就以明朝来说,靠着吸收美洲白银,积累了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结果不但没有催生出工业化,反而弄得流民四起,天下大乱……王宁安估算过,就算立刻拿下美洲,每年提供100万两白银,依旧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说,大宋想要迈进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放弃金属本位,推行信用本位,说白了,就是朝廷根据实际需要,印刷货币!

“方才文相公还举了汉武帝,和诸葛武侯的例子,的确,他们都造成了货币滥发贬值,物价上涨,损害民生经济……但是大家伙换个思路,假如当时的汉朝和西蜀,生产的货物上去了,市面上的东西多了,还会不会造成物价上涨?我想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货币和实物之间,是相对关系,我大宋通过铁路,通过使用蒸汽机,生产的商品数量几十倍,几百倍增加,如果不增发货币,消耗这些商品,结果会是如何?”

这一次韩宗武主动接过了话。

“王爷明鉴,物价上涨,固然不好,可物价下跌,则更加可怕……货币不***易完成不了,商人无法获利,自然就会停止生产,到时候,百业萧条,老百姓纷纷失业,动荡不安,情况会更加糟糕……所以此时适度增发货币,是很合适的。”

王宁安的这番话,似乎从理论上说清楚了,增发货币的必要,在他的学生当中,多数人都是持支持态度,即便像范纯仁这种实诚人,也能勉强接受。

当然抛开学理,一句话,老子就是准备用纸片子还账,就是想当无赖,你能怎样?

咱们的文相公,那是怒火中烧,他哼了一声,“王爷,你说了大半天,依旧没有回答老夫,如果滥发货币又会如何?谁知道市面上需要多少,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滥发?现在铁路的亏空那么大,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如果开了这个口子,谁想印多少钱,就印多少钱,朝廷岂不是要威信荡然无存了?”

他抱拳拱手,轻笑了两声,“总而言之,老夫是绝对反对,老夫也会向陛下上书,陈述此事,不管结果如何,老夫都能坐视朝廷法度崩坏,肆意胡来!”

说完之后,文彦博居然起身,径直离开,连谈都不想谈了。

老文离开,包括王安石在内,都有些迟疑,这个老货是不是吃错药了,往日的油滑善变都跑到哪里去了,怎么铁了心要和王宁安作对?这还是文彦博吗?

大家一脑门问号,倒是王宁安他看的清楚,老文敢肆无忌惮,还是自己给了他胆子,正是因为现在顶着异姓王的光环,没谁敢把他怎么样,尤其是他打着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借口,更加肆无忌惮!

再有,增发货币,的确会惹来一大群人的愤怒……这些人当中,不乏王宁安昔日的部下,也不乏很有实力的豪商巨贾,老文是看准了,有这些人支持,他没什么好怕的,反正老子也进不去政事堂了,这就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他奶奶的,还怪自己了!

王宁安无奈摇头,“文相公反对此议,那你们呢,还有没有类似的看法?”

连着问了两遍,贾章满脸为难,开口了,“王爷,我是支持增发的,可似乎也应该有所节制,否则会酿成大祸……文相公的见解未必是错的……”他的话犹犹豫豫,吞吞吞吞,生怕被划到文彦博一伙,但是又不全然认同,显得很滑稽。

王宁安含笑点头,“此议的确有些大,再给大家伙三天的时间,好好权衡。”

这一次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贾章满肚子迟疑,回到了家中,发现老爹贾昌朝正在大堂上坐着,一脸的阴沉。

“怎么?文宽夫大闹政事堂来的?”

贾章一惊,连忙道:“爹,您老怎么知道的?”

“哼,这朝中的大小事,我敢不知道吗?老虎吃了人还能打个盹儿,这种关头,你爹敢打盹儿吗?一步走过,咱们可就要万劫不复啊!”

贾章咧着嘴苦笑,“爹,我看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贾昌朝哼了一声,“还不严重啊?你难道不明白,王宁安为什么要增发货币?”

“这个……他也是被逼的,朝廷的亏空太大!”

“错,补亏空有无数办法,他何必一定要增发钞票?”

“那老爹以为,王宁安是打算……”

贾昌朝深吸口气,意味深长道:“老夫前些日子读王宁安早年的文章,他提到,货币和朝廷的政令一样,都是一种权力,他还是要夺权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