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1024章 巴郡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1024章 巴郡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赵俊生的考虑是如果有他亲自带兵前往永安亲临前线一定可以鼓舞士气,也可以让朝野山下把视线和重心向永安这个前线转移,而不是一直盯着成都城这边。

不过东方辰、郦嵩等一帮大臣们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他若带兵前往永安,固然可以鼓舞前线将士们的士气,但却无形之中却会给鲁爽这个统兵大将带去压力,会让他束手束脚,指挥作战时难免顾此失彼。

赵俊生综合考虑了一下,对众臣说:“诸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这样吧,朕既不去永安给鲁爽添麻烦,无形之中限制他的手脚,但朕也不能一直待在成都城,朕决定去巴郡看看,那里距离永安不远,也是我方势力与南朝地盘的交界地带,朕若去那里,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给南朝方面造成压力!”

东方辰往地图上看了看,如果皇帝去了巴郡,北方又有司马楚之和梁翼的兵马对襄阳、淮南等地进行威胁,从战略攻击势态上来看,完全是可以对南朝援兵五万人马进行抄底合围的,那五万南朝宋军若是跑得快也就罢了,若是跑得慢,先以司马楚之的兵马截断其归路,赵俊生这边的兵马直接运动到宋军的南边,宋军主将只怕会吓得半死吧?

他立即说道:“陛下既然有这个打算,臣建议向司马楚之下旨,命令带大军主力牵制襄阳一带的守军,然后派轻骑绕过各个城池南下切断南朝五万援兵的退路,就算不能真的围住这五万宋军,也能把他们吓破他们的苦胆,这样既能解了永安的困局,还能在军事上化被动为主动!”

赵俊生扭头看了看地图,心里琢磨了一下,当即说:“好,就这么办!来人,传旨给司马楚之,命其以主力牵制襄阳一线的宋国守军,另派五千轻骑快速南下当阳,等这一支轻骑到了当阳,朕倒要看看宋军五万援兵还能不能安心攻打永安!对了,这五万宋军的主帅是谁啊?”

林敬辉站出来回答说:“回陛下,宋军主帅是护军将军萧思话!”

南北朝时期的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可不是杂号将军。特别是在南朝,以领军将军统管禁军,若长官的资历不足,却要让其掌管禁军,就封其官职为中领军;护军将军一般掌管军职的选用,都是实权军职。

“哦?是他啊!”赵俊生倒是知道萧思话这个人,此人比他年纪大一些,却也大不了几岁,年轻时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物。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朕明日一早就出发,诸卿若是嫌山路颠簸可留在成都城,待川蜀事毕再返回长安,亦可随朕前往巴郡!”

开什么玩笑?若留在成都城,这官儿还能当多久?

众公卿大臣们当然不能说不想车马劳顿而留在成都城,若是如此,以后只怕会日渐失宠,这仕途也就走到尽头了,君臣关系还是要维持的,他们是随驾大臣,皇帝到哪儿他们就得跟到哪儿,不能在皇帝的心里留下坏的印象。

翌日,赵俊生只带了龙卫军一千人和两千骑兵以及公卿大臣们启程前往巴郡,其他兵马都留在成都城,军务方面由苏戟负责,政务上由郦嵩负责。

南朝宋国时期,巴郡的行政管辖区域已经缩小的许多,但基本上都在今重庆范围之内,不过它的治所仍然在江州,到隋朝时期才改名叫巴县。

整个川蜀各地被乾军攻占的时间还不长,此时都还在处在军管时期,从长安委派的官员此时大多还在途中,甚至不少郡县的主要官员都还没有委派。

负责巴郡军政事务的千夫长段昌延,他这个千夫长此时是既管军又管民,但他只是一个粗汉,根本管理不好政务,他管不好政务并不代表他对巴郡的政务失去控制,他却把那些投降的原宋国官吏管得服服帖帖的,谁也别向糊弄他。

当初赵俊生率军追击宋将李单部,事先派杨大眼堵住了其退路一举将其歼灭,事后派了一个千人队向东挺近,这个带兵的千夫长就是段昌延。

赵俊生的本意只是让段昌延带兵东进威胁巴郡,从未得到护卫大军主力在东部外围的安全,却没想到段昌延带着兵马一路进军到江州城下,那时江州的守备已经空虚,根本无力守城,城内的官员经过商议之后就打开城门投降了,就这样,段昌延不费一兵一卒攻占江州,随后几天之内就把城内一些杂牌军收编起来,这些人打仗不行,但做狗腿子欺负老百姓还是很有能耐的。

段昌延以两百兵马监督这些杂牌军狗腿子维持江州城内外的治安和城防,然后分别派兵去攻打巴郡辖下的各个县城,那些县城的官员得知郡治江州的官员们都投降了,他们哪里有勇气守城?于是纷纷开门纳降,段昌延就这样极为轻松的攻占了整个巴郡。

别看段昌延是一个军中粗汉,但粗人有粗人的精明和小智慧,他用他自己的小智慧把巴郡辖下各县的守军全部打散了重新整编,然后互相调换防区,又派自己麾下的乾军将士监督,这些原宋军兵将根本不敢妄动,只能乖乖听话。

此时从成都城到江州城的官道不怎么好走的,出了成都之后,刚开始三天的路程还算平坦,赵俊生带着文武大臣和三千人马的行军速度还算快,日行军百余里,可三天过后就开始翻山越岭,山路高高低低、上下起伏,后半段路程用了五天才走完。

早有信使把消息传到江州的巴郡太守府,段昌延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把官吏们找来安排迎驾事宜。

赵俊生和文武官员及随驾的护卫大军抵达江州城外时,段昌延带着巴郡太守府和县衙的主要官员及城内百姓出城迎驾。

杨烈对赵俊生说:“陛下,段昌延带大小官吏和百姓们们来迎驾了!看样子,这段昌延对巴郡及江州治理得还不错,难为他一个军中粗汉还能干出这种细致活儿,只怕绞尽了脑汁、愁眉苦恼得抓掉了不少头发吧!”

“哈哈哈······”赵俊生大笑,勒马停了下来,既然段昌延带人迎了过来,他就无须再往前走了。

段昌延带着官吏们走过来下拜道:“末将段昌延率巴郡太守府及县衙各大小官官员三十六人及全城百姓们恭迎陛下驾临!”

“恭迎陛下——”官员百姓们跪了一地。

赵俊生抬手:“众官民人等都平身吧!”

在段昌延的带领下,官员们都爬了起来,百姓们却依然还在跪着,在皇帝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站着的权利。

段昌延说道:“陛下,末将已命人在城内准备了行宫,随行的公卿大臣也都有住房,在行宫周围还有大片房屋可供护卫御驾的将士们宿营,可以就近承担护卫任务,军中伙夫们可自己生火造饭,方便的很!”

赵俊生点头:“你这家伙脑子不呆板嘛,想得倒是挺周到的!”

段昌延抓了抓腮帮子,有种被人夸了很害羞的表情,“陛下谬赞了,末将哪有这种脑子,都是手下官员们七嘴八舌说出来的想法和建议,末将认为可行的就采纳了!”

赵俊生挥手道:“好,既然段将军已做好了准备,朕就却之不恭了!走,进城!”

龙卫军将军李宝立即向手下两个幢将挥手示意,这二人立即带着人马先一步进城,其用意一为探路侦察,二是先搜查行宫内外及周围的房屋和大街小巷,排除安全隐患,然后再安排警戒和岗哨,禁止陌生人靠近。

赵俊生和公卿大臣们进城之后因连日行军,使得军中将士多有疲倦,于是下令休整两天。

这两天,段昌延向赵俊生禀报了巴郡的情况,这里要比川蜀其他地区情况好得多,基本上没有受什么灾,许多流民涌入到这里受到了救济,如今灾荒过去,巴郡还有粮食支援这些流民们返回家乡重建家园。

赵俊生听完段昌延的汇报之后说道:“你在江州这段时间做得很不错,接下来巴郡太守府要派人向各县的流民们宣传,灾荒已经过去了,官府会资助粮食让他们返回家乡抓紧恢复生产,你们这边的官府要尽快拿出方案出来给流民们发放粮食,尽快把这些流民疏散,如此巴郡境内的压力也能够得到减轻!这么多流民聚集在这里,对鲁爽大军的后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尽早疏散,必须把此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段昌延躬身答应:“诺,末将一定让手下官员尽快着手进行,早日把流民们疏散,让他们返回家乡恢复生产!”

皇帝在这里亲自坐镇,巴郡上下官吏们为了在皇帝面前争相表现,于是一个个铆足了劲头干活,办事效率比往日快了数倍不止。

不过三天,用于资助流民们返回家乡恢复生产的粮食衣物和其他物资都准备好了,从第四天开始,各县就分别给流民们分发,安排人员护送他们处境返回家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