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285章 论兵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285章 论兵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高旭的上任刚开始也并不顺利,辎重第三营比第二营更烂,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第三营的兵卒们吃不饱饭,为了节省体力,他们学会了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就绝不站着,军官们拿皮鞭抽都抽不动。

按照高旭自己的说法,他上任时一看到这情形,立即叫人杀了一头猪,就让伙夫烧火造饭,让第三营所有兵卒军官全部吃了饱,而后再下达命令,但凡不听号令者,一律拖出去斩首。

那些兵卒们吃饱了饭就想吃第二顿,开始贪生怕死,有七八人被斩首之后,其他人都再也不敢不听军令,高旭如此这般才聚拢第三营的军心。

历来统御下属,不外乎大棒加胡萝卜的法门,对部下一味的苛严而无仁德,只会适得其反,迟早会遭到反噬;而只有胡萝卜没有大棒也不行,长官在部下面前没有权威威信,更没有震慑力,指令无法快速有效的执行,稍加严厉又会招来怨恨。

“这个进度还不错,争取尽早开垦出足够的田地,播下种子!播种之后平日里只需轮流派来少量人手前来施肥、除草除虫、灌溉,让其他兵卒军官尽早开始正常正规操练,特别要狠抓军纪!”赵俊生一边看着旷野上大量劳作的第三营兵卒对高旭下达了指令。

高旭抱拳答应:“都统放心,属下会掌握好分寸!”

赵俊生从田间回来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他经过怀朔镇军营营门外时刚好碰上花木兰冲来,两人正好一起返回辎重营。

走进牙帐,赵俊生让花木兰找马扎就坐,他吩咐随从郭毅让厨子舒老头上菜。

舒老头早就准备好了,酒菜很快被郭毅端了牙帐摆放在桌子上。

赵俊生给花木兰到了一碗酒,夹了几片牛肉,一边吃一边跟花木兰聊起了关中战事:“关中战事后续有何变化,朝廷方面是否有消息传来?”

赵俊生的编制不在怀朔镇了,专心管着辎重营,消息来源也少了一些,他在元帅行辕这边又没有什么人脉,基本没有获得消息的渠道,也仅仅靠吕玄伯在大营内四处打听,但有些消息只在高层将领之间流传,低级军官和兵卒们是没有资格知道的。

花木兰吃了一片牛肉摇头说:“没有!元帅行辕已经下令三军严格封锁关中战事不利的消息,以免引起军中将士的恐慌,朝廷更不会允许让不利的消息在兵卒们之间流传!”

赵俊生点点头:“这是朝廷常用的做法!你觉得关中战事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花木兰想了想,说道:“如今朝廷的兵力一部分在防备柔然人,一部分防备北燕,还有一部分防备刘宋,能用于征战的兵力不多,刚刚又在关中损失了数万兵马,短时间之内没有办法再进攻赫连定!不过我以为赫连定此时也不可能再有余力反攻,赫连定本身周边强敌环伺,朝廷又有安颉、尉眷等将军坐镇关中,即便进攻能力不足,防守也是绰绰有余的!”

赵俊生以为花木兰的分析判断是道理和根据的,北魏朝廷此时若还要再继续进攻胡夏残余势力赫连定,就必须要从北方抽调兵力,路途遥远又要耗费大量粮草物资,这又是一个劳师远征,再说抽调北方的兵力,这又可能会给柔然人可趁之机,得不偿失。

关中的形势很可能会就此僵持下来,北魏朝廷一举消灭胡夏国的计划只怕会就此搁置。

“你这个分析和判断,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你如今已经开始学会分析和推断局部战事的后续发展和演变了,进步不小啊!”

花木兰被赵俊生这么一夸,顿感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最近看了几卷兵书,就用兵书上所言对关中局势进行分析推演,瞎琢磨的!”

赵俊生拿起酒碗与花木兰碰了一下,喝了一口说道:“怎么能说是瞎琢磨呢?武艺再高、再勇猛也只能做一个千人敌,想要做一个万人敌,就得学会动脑子!你要学习兵法战策,我认为要遵循先战术、后战略的原则!”

花木兰连忙放下酒碗问道:“俊生哥哥,这话何解?”

“嗯,这么说吧,兵法战策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要了解行伍,先从小兵小军官做起,这一步你已经做到了,以你现在军职官阶正是全力学习练兵、指挥部众实施战术战法的阶段,你还不能独挡一面,你就没有一场战事的决定权和指挥权,只能听命行事,战略方面根本就不是你现在干预得了的,等你做到镇戍军大将或一方督将,你才有思考和学习战略的时间和更宽阔的视野,正所谓长得高才能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你知道赵括吗?”

花木兰摇摇头,好奇的问:“不知,他是何人呢?”

“是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父亲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这人从小熟读兵书,说起兵事,天下没有人能比得过他的。赵王派他代替老将廉颇统帅四十万赵军与秦军对抗,但他并未真正统帅过兵马,缺乏实际战场经验。以当时的情形,赵军并没有进攻之力,只能采取守势拖垮秦军,但赵括上任之后就转守为攻,中了秦军大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陷入秦军设置的营寨壁垒的围困,被切断了粮草补给,四十万大军一个半月缺粮缺水,赵括亲自带兵突围中箭而亡,四十万赵军尽数投降,但很快被秦将白起下令全部坑杀!”

“啊?”花木兰听得大惊失色。

赵俊生笑着说:“赵括的起点太高,他并没有从军当过兵,也没有统带兵卒进行战术战法的演练,没有到过战场实际体验过战事,对战争没有一个实际上的直观感受,他有满腹经纶,到了战场却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纸上谈兵终究无法取代实际经验!所以我才说要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

花木兰听完赵俊生的话陷入了沉思。

赵俊生放下筷子,起身走了出去,很快带着两个兵卒抬着一筐竹简走了进来。

“这是什么书?”花木兰问道。

“这是《春秋》、《史记》、《汉书》,我推荐你读一读,多看一些书对你是有好处的!”

花木兰见是赵俊生推荐的,她便答应:“好!”

此后几个月,赵俊生和花木兰都勤练兵马、苦练武艺和骑射,花木兰每日抽空读书、研习兵法战策,结合实际情况排兵布阵、实施战术战法的演练,进步极为明显,对兵法战策的理解也更深。

转眼就到了九月,花木兰推测的关中地区形势发展没有出乎她的意料,赫连定虽然击败了奚斤大军,活捉了包括奚斤在内的一大批北魏将领和兵卒,但他周遭都是强敌环视,东面又有北魏智将安颉和尉眷等人屯兵驻守,强攻也难以讨得好,与北魏就此僵持下来。

赵俊生与安原约定的三月之期已到,这一天安原提出要检阅辎重第二和第三营的操演情况,赵俊生一直对这两个营的操练没有放松过,始终在督促,保证操练的质量和保持进度。

既然安原提出要检阅辎重第二营和第三营的操演情况,赵俊生自是不能反对,以如今这两个营的军事素质,也勉强能够看得过眼了。

当一排排整齐的兵卒手指兵器在阅兵台下喊着响亮的口号经过时,安原和三军镇守大将以及随军官员都震惊得张大了嘴巴。

随后两个辎重营的兵卒又在校场上进行战阵阵法演练和相互转化,这个环节的操练还比较生疏,阵法之间相互转换也衔接得极为勉强,毕竟时日尚短。

而安原、拓跋健、皮豹子、拓跋剑等等这些只擅长和熟悉骑兵战法的大将们对步兵战术阵法根本就一窍不通,但这两个营却操练得有板有眼,旌旗舞动之下,巨大的喊杀之声从军阵之中发出,伴随着阵法的不断变化,造就出来的声势颇为浩大。

安原看着校场上这两个营在三个月之前还是一摊烂泥,如今才过了三个月就变成如此精锐,他内心已经无法形容了。

偷偷看了正在挥舞着令旗指挥的赵俊生一眼,安原心里忍不住琢磨起来,这赵俊生虽然是一个卑贱的汉人,但于统兵治军方面的确有超人一等的天资,年纪轻轻就如此精通兵法战阵,若他是鲜卑人就好了,可惜他只是一个汉人。

永昌王看着校场的操练情况,他的心也而被震撼了,三千人的辎重兵竟然被操练得如同精锐步卒一般,赵俊生手上那杆令旗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让下方的兵马任意而动。

再一看赵俊生,拓跋健的目光越来越火热,心中不由庆幸,真是捡了一个宝贝。

他不由转身面向安原,笑着询问道:“大帅,你觉得赵俊生这兵练得如何?”

即便安原对赵俊生成见颇深,可他依然无法否认赵俊生的练兵才干,给出了一句评价:“天下步兵莫出其右者!”

站在一旁的沃野镇戍军大将拓跋剑却是不屑,发出一声冷笑:“嘿,这步兵练得再好又能如何?它能挡得住我骑兵一个冲锋吗?”

幢将刘继宗一向与赵俊生不对付,他也附和:“没错,我大魏以快马弯刀纵横天下,步兵练得再好也挡不住骑兵的兵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