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话烘炉 > 第二十六章 郡守(本来应该发VIP章节,现发公众章节)

银印青绶,这分明是两千石郡国守的印绶。

而在整个下密郡,能够有着这种官阶的,那自然不会是别人,当然是下密郡守原泛。

王真灵自然不敢怠慢,弯腰趋前,拜倒在地,口中呼道:“下吏王真灵拜见使君!”

“你就是丹陵王真灵?”

那郡守淡淡的看了一眼,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来,道:“我已经等着你多日了!来呀,上印绶!”

王真灵正在偷眼窥见这位郡守的气运,却见着其气运宛如青天,和那整个郡府上空的官气连成一片,动静之间,彷佛是整个天幕一般。

不由得心中骇然,深深的伏下头去。这种力量等级,恐怕堪比仙佛了吧?

这哪里是什么朝廷官吏,分明……简直就是天庭神灵啊!

“这还只是下密郡这样的一个下郡,气运之盛已经如此。若是一个上郡,却又该如何?”

心中感叹之间,已经有着两个小吏上得前来,将王真灵的印绶取下,换上了新的印绶。

“怎么是铜印黑绶?”王真灵为之愕然。

按理来说,他是升为县尉,将要佩戴铜印,但是绶带却是黄色的。

这是两百石到四百石的大吏,所谓县中佐贰的印绶。

而铜印黑绶却是六百石到千石的县令一级的印绶!

这莫非是搞错了?

见到王真灵这般惊愕,那郡守原泛越发笑的古怪,口中却是不紧不慢的道:“朝廷官职,岂可儿戏?

我已经推荐你为下及县的县令,俸六百石。

如今朝廷还没有批下来,你就暂且权假县令吧!”

这也行?

王真灵心中惊愕,他知道自己为县令的事情,肯定是通不过的。

天子对于自己是一脑门的意见,如何可能让自己为县令?

这分明是这位原泛郡守先斩后奏吧?

这等直接和天子作对真的好吗?

这原泛哪里来的这么大胆子?

同时惊奇于,王真灵愕然叫道:“下及县城百姓不是……”

这般说了一半,立刻住口。这般蠢话,自己也叫得出口!

没错,下及县城的百姓死光了,但是各处乡里的百姓还在啊!

就算是其他下级乡里的百姓都不在了,也能从其他县中迁移百姓过去。

这些对于官府来说,都不是问题。

不可能就白白抛弃一处县治的!

“你可知道,本官为何要向朝廷推荐你为下及县令?”

“下吏不知,还请使君指点!”王真灵恭敬施礼,心中着实纳闷万分。

“下及县重建,需要能吏。这次你在瘟疫时候表现不错……”郡守原泛笑道。

“下吏不敢,不过尽些本分罢了!”

“好个尽些本分,”原泛淡淡一笑,说道:“可惜许多官员连尽本分都不肯,一遇到危险,治下百姓都不管了。居然丢官弃职而逃……”

王真灵心中凛然,他当然知道原泛说的是谁,说的正是隔壁庾州刺史部的刺史杨挺。

下密郡属于梁州刺史部,而在其隔壁就是利州刺史部!

刺史属于监察区,而不属于行政区。

一般来说,刺史只是朝廷派出去监察地方的人员,权高位卑。

郡守往往两千石,而刺史不过六百石或者八百石。

不过一般在遇到紧急事务的时候,为了联合州内各郡的力量,所以会授予刺史特权,让刺史有着统领州内各郡的权力。

这种特权被称之为持节!

而去年瘟疫流行,庾州更是重灾区,朝廷将持节之权授予那庾州刺史杨挺,以让他能够统一事权,好带领庾州对抗瘟疫。

然而,这位持节刺史,却看到瘟疫太严重的时候,临阵而逃了。

总之,他这一逃,就让原本就已经紧张的庾州局势再也撑不住了。

去年整个瘟疫期间,原本属于上州,天下最为富庶的州郡之一的庾州,死伤惨重。

甚至有着几个县城,百姓全部传染瘟疫而死的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

整个庾州死亡人数高达百万以上!

结果那位杨刺史逃回了神洛,不仅无事,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被任命为九卿之中的典客。

这种事情当然惹得朝野上下大哗,整个朝堂之上为了此事,几乎为之吵翻天了。

数十位御使弹劾追究杨挺的责任,然而天子不仅不理会,反而将上弹章的御使们给下了大狱。

此事轰传天下,惹得举国上下不满,天子威信大失。

居然这正是因为那位杨挺是天子宠妃的父亲!

此时那原泛以不屑的口气说出这些,分明的就是暗示对天子的不满!

“如今州中郡中,局势飘摇,需要能吏镇守。我听说你上次你在瘟疫时候表现不错,有着瘟神之名……”郡守原泛笑道。

这也知道?

“更让本郡欣赏的是,你曾经提出过对成天道信徒科以重税的手段……”

王真灵微微愕然,连忙道:“下吏惶恐!”

“没有什么好惶恐的,这是你的本事。以此法对付成天道信徒,却是解决了本郡一个大难题。

说你有才,你也不需要谦虚。当然……”

王真灵深知,在官场之中,先拿出来说的,这肯定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搞不好这郡守后面就会加一个但是,转折起来……

果然王真灵错的一点没错,只听那郡守笑道:“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居然是读书种子。

而且不肯入鸿都门学,坚持非要来入国子监读书。这就很好,非常的好!”

说着,就见那原泛望向王真灵,眼中尽数都是欣赏之色。

王真灵顿时恍然大悟,心中已经明白过来:“这位原郡守定然是一位真正的儒家信徒!”

王真灵猜的一点也没有错,因为这位郡守,却是真正的儒家之人。

对于王真灵这个传说之中的儒家读书种子,还是十分欣赏的。

此刻又考校过王真灵学问起来,问道:“尧水之后,汤火为灾,此后遍地小小水火,罪重随招,非大阳九,大百六也。你怎么看呢?”

这方世界的儒家学问当然和王真灵前世所见所学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