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百零三章 方言语法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百零三章 方言语法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20:28:03 来源:笔趣阁

徐青指出的一段是这样的——

“哗喇!”菜下了锅,菜上的水点,着滚油煎得满锅呐喊。蔡大嫂的锅铲,很玲珑的将菜翻炒着,一面洒盐,一面笑嘻嘻的掉过头来向罗歪嘴说话,语音却被菜的呐喊掩住了。

相当漂亮的一个段落,读这样原汁原味的东西,肯定对演员深刻理解故事有巨大帮助,但因为是方言,的确也增加了理解难度。

周至笑道:“青姐,你迷湖的这个,是一个方言的被动句式。剧本上这个‘水点着滚油煎得满锅呐喊’,理解成‘水点被滚油煎得满锅呐喊’就可以了。”

“我们夹川方言属西南官话方言,共有六种标记被动句,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着’字句。它就是语法中的一个‘被动标记’。”

“我这里有一个句子,能够一次性理解完蜀川方言六个被动特征句式。”

“第一个就是:我着你码干吃尽。”

“码干吃尽,就是彻底欺压的意思,这个短语在蜀川方言中,作为动词加补语的并列形式构成,只能用在被动句里,或者用作补语。

所以用法就只有两种,可以说——我被你码干吃尽,你把我码干吃尽。而决不能用在主动句中,说成——我码干吃尽你。”

“因为这个短语的这个特殊性,那方言里所有的被动标志句式,就都可以套进去。”

“第二种常用的被动句式是‘拿给’,我拿给你码干吃尽。”

“‘得’,我得你码干吃尽。”

“‘挨’,我挨你码干吃尽。”

“‘尽’,我尽你码干吃尽。注意这里的尽,读作‘紧’,有‘让’的主动意味在里边。这个用法最特殊,频率也最低。”

“厉害啊小至!”行家一出手,凌志峰就知道面前这少年大不简单。大喜之下也就跟着徐青乱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翻译解释了,这是……这是总结出了方言语法啊!”

“老吴靠谱!真靠谱!难怪你小小年纪就成作家!这就叫专业!”

游雍喊道:“小至啊,来来来,再解释解释这段!”

“这样效率太低了。”周至笑着拒绝:“凌爷爷,我看不如这样,今天就放青姐他们半天假,你把本子给我,我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给你将里边的特殊语法标注出来,让大家能够轻松理解?”

“小至,你能够赶得出来?”凌志峰有些吃惊。

“里边很多用法都是重复的,几万字的东西,应该花不了太多时间。”

“那行,那就拜托我的小老乡了。”凌志峰很开心:“真应了游雍那句话,巴蜀多奇人啊!小小年纪,这么能耐!”

“叶欣凌爷爷应该很熟悉了吧?她是我同班同学。”周至说道:“我还有一些同来的同学,他们还是第一次来这古镇,不如大家同游,让叶欣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去年我就来考察过拍摄场地,”凌志峰说道:“不过那都是工作,脑子里全是镜头片段,想着哪里套哪段,倒还真没认真领悟过小镇的风貌。”

“这个对拍摄也是有帮助的,那好,就依你,放假!我们一起好好游玩一下这个古镇!”说完拍了拍周至的胳膊:“只是就辛苦你了!”

“不辛苦,应该的。这是干爹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保质保量完成。”周至谦虚道:“到时候和凌爷爷,青姐,勇哥,君哥,津哥,和我们拍几张合影,就算是报酬了。”

后面两位在后来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演员,凌志峰笑道:“那我们就这样说定!走吧,先去饭店,叫上欣欣和你们其他同学!”

从屋子里出来,却发现小伙伴们都已经聚集在了门外,却原来是冯雪珊和叶欣回到饭店发现有三个人不见了,放下东西大家出来找,发现他们竟然在和大导演聊天,一个个躲在窗户外偷听偷看。

“凌爷爷好!”冯雪珊比较大方,和叶欣带着小伙伴们一起跟凌志峰问好。

“看看我老家的这风水!”凌志峰笑道:“这又来一个!游雍,徐青,看小姑娘这肤色,这哪里还用上妆啊,这都定妆了!”

“你们好,你们的同学小至,给我们放了半天的假,就让欣欣带我们大家一起逛逛古镇,好不好啊?”

文艺工作者贼善于调节气氛,大家都热烈鼓掌:“好!”

“闫霄,你跟我跑一趟,回去把相机胶卷带过来!”周至从张辛夷和江舒意手里接过包丢给闫霄:“凌爷爷,青姐雍哥,那我跟你们晚饭见!”

两人开始往回跑,闫霄问道:“肘子,凌爷爷为啥说是你给他们放了半天假?”

“这你就别管了,相机到时候要不会玩,就给剧组的人,他们是高手,嘴甜点,让他们给女生们好好拍几张照片!”

“尤其是江舒意对吧?放心我懂!”闫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饶了这么大一圈,就这目的!肘子,你真特么……牛逼!”

一通交流的结果就是大家全都出去玩,留周至一个人加班标注本子。

好在里边对话是多数,旁白是少数,而且好多句式是重复语法,周至才对夹川方言语法做了一个系统的归纳整理,现在改起来快得很。

倒是叶欣的爸妈听女儿说过这小孩的神奇,听他说要一个安静的房间标注剧本,连忙将他带到一间临河的小间里,还给周至泡了茶。

窗外的小河如一条柔柔的绿带,两岸古意森森的小青石码头,小石桥,石阶,老柳,灌木竹林,让这里美得就如一幅设色山水的国画。

有不少的妇人就在小码头边洗衣服,淘菜,码头上牵着一根绳子通向对岸,一个小乌蓬渡船就靠在小石桥的旁边,船家可以牵着绳子将人送到对岸去。

小乌篷船周围,还有小石桥上,有几个小孩,他们全都光着身子,从水里爬出来后又跑上小桥,然后翻过石栏杆,噗通一声跳下水去。

小溪上游远处,还有几头水牛,只在水里露出带有弯弯牛角的头,用带着长睫毛的大眼睛看着嬉笑的娃子们,不时抖动一下耳朵。

在这样的景色里,周至标注其剧本来也似乎得心应手。

心有所动,当周至再次抬头看向码头,却见小河和两岸的环境,已经被镀上了夕阳的金色,剧组和小伙伴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聚在了那里,凌志峰老头正在那里笑着和叶欣讲着什么,游雍正在忙着让徐青和小伙伴们轮流单独合影,手里还不停比划着,意思是趁光线正好多拍几张。

大家都在忙碌,只有江舒意牵着张辛夷的手,却将头扭向了这边,正痴痴看着木楼上窗边的周至。

周至笑了,跟江舒意挥了挥手,江舒意刚要抬手,却被张辛夷拉着跑向身边已经没人的徐青,轮到她们合影了。

周至干脆停下了笔,欣赏着他们那边的热闹。

这一幕,真是太美好了。

当天晚上,小伙伴们依旧在外面嬉闹,剧组和周至则聚集到一个大房间里,大家拿着本子坐在一张小桌旁,就着周至摊在桌上,已经做好标注的本子,听周至讲解方言语法。

第二天早上,穆如云来了,是坐着林场运木头的卡车下来的。

来的时候大家和剧组的人一起正在吃早饭,早饭是稀饭,馒头,鸡蛋,外加煎玉米饼,泡酸笋,豆豉炒辣椒,茄丝,炒豇豆等一干的送饭菜。

吃过饭剧组要继续研究本子,听说周至一行要出发,先给他们送行,凌志峰还特意对周至表示感谢。

听说周至他们要去山里徒步几天,徐青和游雍还都很羡慕。

周至笑着让小伙伴们记住这段,等过几十年吹嘘,就可以说当年大明星都跟我们一起玩,还吃过饭,还羡慕过我们。

临走之前,也给后赶来的穆如云补了几张跟剧组成员的合影。

这次经历在小伙伴们嘴里,就成了周至的安排,让大导演和电影演员们和他们一起玩。

听得后来的穆如云一愣一愣的:“肘子怎么会认识他们的?关系还这么好?肘子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听?”

周至笑道:“你别听他们胡说,就是《死水微澜》是李劼人用方言写得,剧组的剧本掰扯不顺畅,凌爷爷让我给标注一下语法。”

“标注需要时间,反正他们也没事干,就大家一起休假了呗。”

“要不你给大伙儿讲讲这个故事呗!”方文玉建议道:“反正赶路也是闲聊,大家都挺有兴趣的。”

“也对,舒意和辛夷你们尤其要听好。”周至这才想起一件要事儿:“不然回家杜阿姨和赵大嬢问起来说不出来内容,那就穿帮露馅了。”

《死水微澜》是每一个蜀川人都应该品味一遍的作品,李劼人从一九三五年开始创作的三个连续性的长篇中的第一部,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前的社会生活,以蜀川为背景,故事就发生在离蜀都不远的天回镇上。

故事从一个大城里的小孩,随父母回乡挂坟,发现一个“野娃娃”和他依旧美丽,富有魅力,仍然爱笑,心灵手巧,却被大城小孩的父亲评价为“凡百都好,只可惜品行太差”的母亲开始,一点点展露出那个妇人悲剧性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