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嘉靖青花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百八十五章 嘉靖青花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20:28:03 来源:笔趣阁

吃过宵夜周至抢着先把钱给了,然后大家继续回程,将近十点,周至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里周至就开始收拾东西,接下来的行程又是紧凑安排。

之前和费经理约好要去一趟首都的,刚好和现在这事儿接上了,因此不少东西要提前打包。

听费经理说蜀都的“市民拍卖会”办得热闹,工美的文物价格太贵不适合上那种会,几场办下来竟然有缺货之忧,费经理给周至来了电话,要他弄点货源上去。

周至现在通过自己的渠道,城里是四表舅,乡下是五舅家苏紫峰和白米乡老杨头,也在收东西,一年下来又积累了不少。

周至的专精是瓷器和字画,外加文玩杂项,剩下的玉器、铜器、道光以下官窑器、明以下民窑瓷器,还有些近代的瓷板画,JDZ彷古瓷器,小金银器之类,周至准备清点一批出来让费经理代销。

这里边其实也有不少精品,不过对于周至来说已经属于“看过即拥有”的行列,不值得收藏了。

只有一套嘉靖青花三阳开泰高碗,周至实在是舍不得,欣赏了半晌,又给塞了回去,决定收藏起来。

甚至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将嘉靖青花收藏搞出一个专门的门类来。

如今说起明青花,必然就是永宣。

的确,永宣青花代表着中国青花瓷文化的最高峰。

而到了嘉靖朝,国力大衰,国家已经无法支持官窑烧造,于是采用了变通的法子,施行“官搭民烧”制度,让民窑帮助官府烧造器物,成为“钦限器”。

反而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的操作方式,让之前一直掌握在官窑的一些技术秘密泄露到了民窑。

结果就是嘉靖民窑的技术水平和官窑迅速接近,一些烧造工艺精湛的民窑青花器皿,已经接近或者达到了官窑的水平。

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洼地,现在就连道光以后官窑瓷器,在几年前还作为购买三代官窑瓷器时,买一送一的“搭头”,民窑瓷器那就是上不得台面,只能在类似工美“市民拍卖会”上流通的物件儿,便宜得不能再便宜。

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历代民窑瓷器,依旧价值低廉,但是在官窑瓷器流通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市场急需挖掘出一种瓷器来炒作。

这种瓷器首先要价值没有得到挖掘,具备很大的升值空间;其次要品质优良,具备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第三在之前需要又类似的品种探好路子,可以借势而起。

于是终于有人将目光投注到了历朝历代最接近官窑的民窑瓷器——明嘉靖青花的身上。

这个市场本身良莠不齐,嘉靖青花,光青料就存在陂塘青,石子青,回青三种,又因为窑口的技术水平不一,烧出的颜色也从黑蓝的深沉灰暗到接近成化的翠蓝色,甚至蓝中泛紫色都有。

因此品质差异极大,连嘉靖官窑器都受了多数便宜货的连累,价值不高。

但是这一时期也是青花瓷器款式花色大变的时期。

从明初开始,官窑瓷器和社会一样,开始变得僵化,从形制到纹样,官窑瓷都有了固定的制式,甚至连底部的款识都不能随意。

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就直接导致官窑瓷器的难以模彷,到了后来假货横行的年代,更是到了专家们都害怕打眼,干脆“非官样,不官窑”的程度。

也就是说,一件瓷器不管模彷得多么的逼真,抛开瓷胎釉色气泡支钉各种细节不论,只要形制不对,花样不对,那就是假货。

比如青花瓷器上出现三羊开泰图桉,就必定是在嘉靖以后,因为在嘉靖以前的青花瓷器当中,是没有使用以羊为主题的青花瓷的。

因此如果在市场上看到一件永乐款的三阳开泰青花盘,那就是造假的人学问没过关胡乱臆造的,但是在全民对文玩上头,希望捡漏发财的年代,这样拙劣的东西照样可以骗无数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嘉靖青花就因为品质差异巨大,花色样式不依常例,成了最考校收藏者眼力的一个青花瓷种类。

同样的,因为鉴定需要的水平太高,而价值与之又无法匹配,所以今天的嘉靖青花,毫无疑问就是最被藏家嫌弃的“垃圾品种”。

想想也是,除了周至这种真正的爱好研究者,有钱人现在官窑精品瓷器都收藏不完,哪有耐心慢慢研究嘉靖青花的良莠真伪,官民之间的细微差别?

外婆起来解手,将卧室灯亮着就来门口看周至:“听你妈说,乖孙过两天还要出门啊?”

“是的外婆,我们把法王寺的《龙藏经》给找着了,要送去蜀都大学鉴定。”

“就是太后娘娘半幅銮驾赏赐下来的《龙藏经》?这典故我听过的。”

周至笑道:“差不多的,大井乡离二里乡也不远,这故事外婆应该听过。”

“不过你那‘丹凤压青龙’的典故有点胡诌,哪里就能影响蜀中这么大一片?影响夹川就差不多得了。”外婆很明显也知道这典故:“还有这是值得显摆的事儿?”

“这事儿又不是我编造的啊,只是老典故如今很多人不知道了而已……”说到这里周至不禁愣住了:“不过这回怕是要众所周知了……”

“都几点了婆孙俩还这儿聊呢?”老妈也起来了:“肘子赶紧睡觉,有什么事儿明天起来再说。”

“老妈我们把《龙藏经》找到了,现在就在我包里你看不看?”

“看什么看……”老妈打了个呵欠,对《龙藏经》一点兴趣都没有:“赶紧睡觉,明早起来再说!”

这几天在山里睡得太好,周至醒得依旧很早,干脆把粥熬上,然后出门去买了包子回来,接着收拾东西。

等到一家人吃早饭的时候,老妈好像已经忘了周至包包里有龙藏经这事儿:“这次去蜀都,婷婷也要去,婷婷妈肯定也得陪着去。”

“是去面试吗?”

“就是面试,你不是在蜀都买了房吗?可不可以给她们娘俩住一段时间?听你说在蜀都住招待所挺贵的。”

“呃……那屋子可还够得收拾,而且就两个人住还挺吓人的……”

“你先别来不来就拒绝!”老妈虽然时常和关妈别苗头,但是该相互帮忙的时候,两人又从来都是竭尽全力:“不就是房子老了一点吗?能有什么吓人的?”

“还有,愿不愿意住是人家说了算,愿不愿意让别人住,才是你说了算!”

“我跟你说,关妈对你一直可是不错,婷婷也一直把你当亲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