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八百五十三章 鳛水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八百五十三章 鳛水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7-07 20:28:03 来源:笔趣阁

其实现在蜀都人民商场都堂而皇之地摆放着武士刀销售,名义上是工艺品,实际上完全是真家伙。

卖得还贼贵,长短一套要一千多,也不知道卖给谁。

去年夹川体育用品店都还有压杆式铅弹气枪销售,还有武术用的十八般兵器,包括金属两节棍,双手峨眉刺,在周至眼里都是妥妥的凶器。

好像管制得挺松懈,就连这柜台上的大号折刀都明显超标。

这下方文玉和张路就更来劲了,啥玩意儿都不敢摆出来卖?

等到跟着进了屋里,老李取出来好多东西,其中有好几把是小直刀,造型完全模仿周至从安然表哥那里得到的瑞粉小直。

“刚刚文玉问那刀,是阉猪用的五把当中的一把,叫桃子刀。”周至笑道:“所以李叔都不想搭理你,一看就不是割猪匠!”

“这些是你们的,你们不是馋我的小直很久了吗?这次让李叔给你们一人准备了一把。”

这刀是北欧猎人刀的样式,看着普普通通,其实非常好用,适用于各种野外任务,周至的小伙伴们在林场之旅中已经体验过了。

老李说的不好摆出来的是另一把,模拟的是著名的军用战斗砍刀巴斯魔甲。

其实这刀也就四十多公分长,和菜市场切西瓜的刀差不多,但是因为带刀尖的造型和特殊的厚度,以及在这样的厚度下依旧采用一体龙骨的设计,导致它看上去就和现在普通开荒刀完全不一样。

非常的强悍。

“这是好东西啊……”老李按照周至的要求,给这刀配了皮套,还加了铜质的防脱按扣,以及可以斜背,既能够背到后背,也可以挂在腰间的弄法,让方文玉爱不释手。

“东西的确好,就是现在不让拿出去了。”老李说道:“你们也别在城里玩,去了乡下当然没人管。”

“谢谢李叔,东西是真漂亮。”周至非常满意:“就我给你钱。”

“要不是胡三介绍来的,我都不接这活。”老李收了钱:“这刀子太磨人了。”

说完自己都笑:“不过弄出来是真漂亮就是了。”

取来一块麻布将东西都包了起来交给周至:“还是那个话,到了乡下在玩,城郊都悬,最近抓得严格了。”

“那个桃子刀……还是想要”方文玉改造梭棍有些执着。

“送你了!”老李现在又大方了:“肘子的朋友嘛,一把阉猪刀啥不能送的!”

方文玉:“……”

除了这些,还有喷胶布制作的帐篷,支撑杆,天幕,甚至厕所帐和水箱周至都考虑好了。

除了这些“定制款”,小伙伴们还要采购食材,罐头,调味品,甚至还有土豆玉米红薯南瓜洋葱等好几种“新鲜菜”。

等到这些东西都备好,大家已经激动得不能等了,既然是自己的车不受出发时间的限制,那么干嘛不傍晚就出发?

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周至决定,傍晚出发,到山里边野营过夜去!

周至开车,江舒意坐副驾驶,剩下张辛夷,何诗情,关婷婷,梁红坐一排,

杨和,卫非,方文玉,张路挤一排,愣是坐下了十个人!

就这样两两交错着坐还不显挤,卫士这柴油大车的车内空间的确够大。

现在的家长们也不如何矫情,周至他们一拨人出去玩几天几乎是每个假期的常态,都见怪不怪了。

去天鹅池就是走前往习水的那条路,这条路都是蜿蜒上坡,其实基本就是唐蒙去夜郎的线路,差不多沿着习水河河谷爬上云贵高原。

这条河在夹川叫做“高洞河”,沿途支流众多,而且经历着卡斯特地貌,水质清澈无比,很多都是直接饮用标准。

车辆过了红水河大桥后就朝凤鸣开,过了之字滩大桥及时凤鸣镇。

这座大桥是当年周至老爸在凤鸣坐书记时候的主要政绩之一,老妈曾经也是晕车晕得和大嬢一样厉害的人,几年凤鸣跑下来活活晕车这毛病都给治好了。

过了之字滩大桥就是虎头乡,那里有个著名的渡口磨刀溪这里便是习水河流入夹川境的边界,理论过了磨刀溪,就算进入了习水县了。

当晚大家就决定在风景秀丽的磨刀溪边开阔地扎营。

这次出行算是彻底的鸟枪换炮了,大家在开阔的江边草地上支起了天幕,帐篷,还有了灯光和音响。

饭菜也丰盛,路过场镇的时候周至买了肉,今晚主打回锅肉,豇豆汤,拌黄瓜大米饭管够。

方文玉把劈柴的活全部包揽了,争取到了耍大刀的机会。

气候很奇怪,在夹川的时候这天儿热得都很难安睡,但是车子才进入习水境内,气温似乎一下就降了七八度。

等到天一黑,小伙伴们就全都得穿上外套,不然还会有些寒冷。

“悠悠鳛水,出于乌丘。”周至一边将豇豆南瓜汤端到餐饮区,一边给小伙伴们介绍这条河的由来。

“这条河早在春秋秦昭襄王时代就有记录,当时是濮人,也就是僰人建立的鳛国所在。”

“《水经注》里称其为鳛部,将这条小河叫做鳛部水,《ZY府志》里说鳛部水,安乐水,即今之高洞河,此河自高洞以下,土人皆名鳛水。”

“为什么叫鳛水呢?是因为这条河里边产一种鱼,叫做鳛鱼,‘为他水所无’,故而得名。”

“是吗?”杨和对这个兴趣很大:“肘子你知道这鱼现在叫啥不?”

“这鱼是啥就难猜了,《山海经》里边记载说其状如鹊,有十个翅膀,鱼鳞都在羽毛的尖端,声音也如喜鹊,还能够驾驭火,人吃了它们,不会得黄疸病。”

“这就是胡说了吧?”张路说道:“《山海经》里牵强附会的东西太多了。”

“当地人倒是把习水河里边的江团叫做习鱼。”周至说道:“可是江团在我们夹川,在高洞河,红水河,长江里边都有啊,而且以长江里产的最为鲜美,说其在习水河里边独有,却也不成立。”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水质造成的花色不一样?”大家一边吃东西一边胡乱讨论。

张路说道:“就和古人不拿沱沱河当长江上游,而以岷江作为上游一样;古人对我们夹川河流的划分,是不是也不太一样?”

“他们会不会把当做主流,而把红水河当做支流?因此明明是红水河里边盛产的江团,被他们当做了习水河的特产儿不是红水河的特产?”

“对呀!”周至猛然站了起来:“这个分析有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