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四十一章 被辜负的球迷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四十一章 被辜负的球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1 10:14:16 来源:笔趣阁

“是争取拿入场券吧?”赵仲刚笑道:“对国家队来说是拿亚运会入场券,对盐老鼠来说是拿国家队入场券,据他说这个拿到,将来的路就好走了。”

“你们经常见面?”

“只要有球赛,他和梁红一场不拉,人家是真球迷!”赵仲刚说道:“世预赛在我们这儿打约旦,四比一大胜!可惜你没看到!”

“屁用都没有,还不是没能出线?”周至不以为然:“可惜了我蜀都球市的热情。”

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足接连失败。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大家都觉得再和以前一样搞就不行了,尤其在主教练层面,因为来自领导和球迷压力越来越大,让中国足球届想到了两个字,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寻找“洋帅”,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在这之前国足教练是徐根宝,上一届比赛徐根宝喊出口号“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

结果给韩国啪啪打脸,输了个1:3,只好灰溜溜从主教练位置上下来。

在大家都手足无措之际,一个商人找来个人。

一汽大众总裁方宏突然想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是德国人,而且当时德国足球在世界上也是如日中天,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和球迷,他的思路是找一个德国的教练来到中国,帮助中国足球进步。

而且方宏还同意一切费用由一汽出资,足协听到这个消息,当然非常高兴,最后找来了施拉普纳。

顶着德国十大教练的光环,施拉普纳的到来让国人看到了希望,但是真实情况是施大爷来中国之前,已经赋闲在家有些日子了,对世界足球的技战术打法和状态已经不是很了解了。

虽然球队里充满了矛盾和隔阂,但是今年开始的时候施拉普纳带领中国队踢亚洲杯,得了第三名,更让国人对他奉若圣明。

在春晚上冯巩和牛群的相声里就有了拍卖施大爷一根头发的桥段,冯巩调侃施大爷“一脑袋的金条”,足见中国人当时对外籍教练是多么渴望和期望!

结果世预赛的表现,中国队可以用遭遇耻辱来形容。

当时的赛制是把三十个队伍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打一个双循环总共八场比赛,每个小组第一名出线,然后组成六强赛,最后前两名晋级世界杯。

小组分组出来,中国队和伊拉克,也门,约旦,巴基斯坦组成一个小组,除了伊拉克稍微像样外,其余都该是送分题。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分组,国足在约旦的伊尔比德,在前两场大胜巴基斯坦和约旦以后,居然耻辱的两个0:1输给了也门和伊拉克!

当时就确定小组无法出线,国人球迷给这一耳光扇得魂都没了,施大爷也从英雄沦为狗熊,给球迷们骂得一塌糊涂。

大家开始意识到外来和尚也救不了中国足球,有识之士们开始意识到中国足球必须进行职业化。

不过周至知道深爱足球的蜀都市,球迷们在世预赛上打出纸板,上面写着“揩干眼泪国足雄起”的文字,却依然会被一次又一次地辜负。

但是接下来已经定局的甲A联赛,会在蜀都掀起一波热潮。

周至可以不当球迷,却可以当球迷们的粉丝,上一世参与过几回,那气氛真是太让人激动了。

“明年正式打甲A,热身赛都搞过好几场了,你要想看就来找我,早点来先吃晚饭。”

这点特权赵仲刚还是有,周至笑着点头:“到时候黄牛票起码上百,这还包饭,省大发了。”

周至在消防中队待了一天,吃了两顿饭,玩了一下午的器械,等到赵仲刚将资料准备好,周至才跟赵仲刚告别,只告诉他接下来可能还有些事儿需要他签签字什么的。

专利申请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递交申请只是第一步,对于实用新型专利这一类来讲,之后还有检索,审批,公示,复审,批准各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填一些东西,交一些钱。

周至可以帮忙,但是这些历程得让赵仲刚全程经历,既然做戏那就要做全套,不然到时候组织过问起来一问三不知,直接就露馅了。

不过这些就和柳露找他一样,不能提前跟赵仲刚说,不然他嫌麻烦,反而糟糕了。

接下来周至的生活又回归到了正轨。

李家三少在蜀都的体验也结束了,差不多可以用“幸福”两个字来形容。

参加讲座,论坛,参加政府的各种会议,参观走访当地企业,和政府组织来企业家交流,还有些慈善活动和文化活动,总之日程满满。

每晚回到岁华轩,在优雅舒适的环境里享受着美食,以主人身份举办沙龙,答谢新朋旧友,这个场所也算是让三李面子十足。

惟一让林婉秋和许安心不满意的,就是岁华轩大堂正后那个红木墙面和墙面后上楼的旋转扶梯,把正厅弄得像个教堂一样不说,还颇占面积。

而且那些红木每天经受着踩踏磨损,也太奢侈了点,按照林婉秋的说法,取下来运去德绵堂,当做家具修复的备料也是非常好的。

不过周至现在还没这功夫,再说这是老苏家的产业,在地上挖坑可以,要动主体,他自己也不敢随便做主,怎么都得报备一声才行。

说起来老妈都还没有来看过呢。

其实周至也觉得那里不太好看,最好是拆掉将上楼通道移到外面去,室内加装电梯。

但是那样搞工程量又颇大,现在干有点不合适,只好先在那里挂上李可染的《万水千山图》,作为过渡遮掩。

但是他们不满意,并不意味着本地的土豪们不惊叹,听闻这里即将对外承租,倒是纷纷颇感动心。

总之岁华轩作为高档民宿和艺术沙龙场所,这下名声已经算是打响了。

转眼又是周末,今天周至、张诚、费观、林婉秋聚到了一起。

三李马上要离开蜀都,说好的要给林婉秋安排了一次“淘宅子”的深度体验,那就得赶紧。

西龙绿毫让大家非常惊艳,周至只好全部贡献了出来。

就这样还不够,于是和周至又只好拜托卢巧打电话回去让自己爸妈收购,给了他们一个惊喜价,总算是搜刮到了十来斤。

十来斤也一点留不住,这次周至将剩下的一斤茶叶全带来了大雅斋。

大雅斋里之前已经有了一位客人,是一位胖乎乎的女士,见到大家过来,张诚就介绍:“这位就是蜀绣传人杨德全杨大师。”

“老杨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啊?”费观跟杨德全看样子很熟悉:“有没有大件给我们工美啊?”

杨德全连连摆手:“年前不是才把《黄公望山水》给你了吗?大幅的还有个《翠竹关公》,不过还在做。”

“杨大师你好。”周至和杨德全乖乖打招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