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新旧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新旧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21 20:16:07 来源:笔趣阁

德绵堂现在的格局就是一个小型的私人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的设计,建筑面积也有小两千平。

地下一层是车库和仓库,地上一层前方是带小院儿的居所,后面一半则是陈列厅。

陈列厅的上方还有一层工作室。

大家来到陈列厅里,这里一水的明清家具,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器”,当年王时襄老爷子为了给肘子港岛之行壮胆,转让给他的。

在黄杨和紫檀万字纹画桌上将带来的卷轴摊开,周至说道:“就是这个了。”

“怎么这么新?”俞斌一看就感觉古怪:“不是说这是明代的吗?”

“老俞你就别说外行话了。”马爷已经凑到了桌前:“画卷如新的古画多了去了,故宫里边董其昌、文徵明、唐寅,不少作品成色看着都很新。”

“比如文徵明的《春山烟树图》,沈周的《独游孤山图》,因为历代传承者的珍惜和修裱手法的高明,画卷之新让人难以置信。”

“这画其实到手的时候也挺惨的。”周至笑道:“我数了一下,断裂有三百零七处。但是运气很好的是没有一点虫蛀,而且从上一次修复好到我得手时,基本没有打开过,所以虽然裂了,但是没有什么缺损,就是要多花些心思补好。”

“肘子这手艺,完全可以来故宫工作了!”启老摸出放大镜:“这绝对是扬派大工的水准了。”

王老爷子则没有拿工具,而是先审视画卷的题跋,用印,研究画面的主题,运笔,总之就是和启老相反,一个先看细节再渐渐到整体,一个则先审视大局在逐渐精细。

当然这个没有什么优劣之分,纯粹是习惯使然。

马爷和林婉秋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么重要的学习机会,徐渭和陈淳的真迹极为罕见,都是各大博物馆的最重要藏品,等闲难得对外布展,就算馆内的工作人员,一生也难得见到几回。

有机会能够近距离仔细揣摩一回,身边还有两位高人给你指点,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个画卷其实是前人收集了两人的册页作品,然后依次拼到一起,加上三位名家的跋文,做成一个长卷轴的。

从内容来分析,文徵明的那一篇最早应该是和陈淳的三个册页在一起的,后来到了王世贞的手里,在文徵明的后面续跋了一篇。

到了袁枚得到它们的时候,陈淳和徐渭已经成了“大写意双子星”,因此应该是袁枚将自己收藏的徐渭的册页也找了出来,完成了这篇卷轴,并且写上了自己的跋文。

因为袁枚在跋文里提到了好友李方膺,推许他是陈淳和徐渭的继承人,后人在意图将这个册页隐藏起来的时候,鬼使神差地用了李方膺的画来掩盖。

六个册页都有剪裁的痕迹,这是装裱时为了整齐造成的,但是都保证了画面的完整,全部是一尺二乘两尺的大小。

陈淳的三幅分别是《游雁蜀葵图》,《多子图》,《渔翁眺雨图》。

《游雁蜀葵图》是一只大雁在蜀葵花枝下自由自在地游泳,神奇地是陈淳将大雁身下水底的游鱼水草,大雁本身和脚掌处水面的波纹,以及大雁上方的蜀葵花枝,三者的立体透视关系表现得恰到好处,将画家对画面超强的掌控力,酣畅淋漓地表现在了大写意的信笔挥洒当中。

《多子图》是一幅折枝花卉图,画的是一枝石榴,细小的枝叶间,露出两个并蒂裂口的石榴果。

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端详着一个石榴的裂缝,似乎在选择从哪儿下嘴。

这个动态瞬间,也被画家抓得恰到好处,整幅画面明明是静止的,却充满了一种动态的平衡感。

《渔翁远眺图》则是陈淳的拿手功夫,所谓“墨下烟云”,表现的是渔翁在江边草亭下避雨,看着江中风浪和对岸高山远树,笼罩在一片湿漉漉的烟云当中的景象。

徐渭的三幅相对要简单点,一幅是《倒挂紫藤》,一幅是《竹石水仙》,还有一幅是《郭索图》,也就是两只很抽象但是又特别形象的螃蟹。

三幅画都有题诗和印鉴,给鉴定降低了难度,同时也将徐渭“以书入画”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倒挂紫藤》里充满了狂草的书意,《竹石水仙》行书的横竖点撇勾提和飞白,都表现得极度自由流畅,充满了动感。

《郭索图》里则藏了隶书和石鼓大篆的运笔,凝重稚拙,只在蟹脚末梢一节快速挑出,成为画面里唯有的几点轻快,蕴含着一种音乐的节奏感。

这还仅仅是“笔法一门”,此外还有浓淡,枯湿许许多多的表现手法,二老一边慢慢欣赏鉴定,一边指点小辈儿们怎么看画,不知道什么时候,启老手里的放大镜就到了王老爷子的手里。

“真迹,绝品。”用了差不多四十五分钟,二老终于品鉴完这幅卷轴:“集大写意的两位开创者于一个画卷内,这样的东西以前还真没见过。”

“听说港岛有人收藏着徐渭的《花鸟十二册页》,婉秋你见过吗?”

“没有见过,不过我知道那是八六年从嘉德拍出去的,现在应该还在港岛。”林婉秋摇了摇头:“至于何时愿意重新上拍……那是到今天以前,唯一可以被私人藏家拥有的徐渭作品,估计藏家短期内不会有这个考虑的。”

“肘子你运气也太好了!这样的绝品货色你都能收到!”

“绝品货色?”周至有些啼笑皆非:“婉秋姐你要不要看看它刚打开时的惨样,估计你正眼都不会瞧一瞧的。”

的确,在淘阳家宅子的时候你也在,也没看上那堆字画。

“你不会想要将它上拍吧?”林婉秋试探着问道。

“那怎么可能。”周至赶紧拿出另外的一幅卷轴打开:“这幅徐悲鸿的《松柏双瑞图》,才是给你捧场用的。”

“哟,徐悲鸿的作品这些年涨得很厉害。”王岗笑道:“肘子很大方啊。”

“这得是压轴了,预估价四十到五十万是有的。”启老说道:“起拍价三十万,算是合适吧?”

周至就发现启老真的对林婉秋有点偏心,直接把鉴定顾问都兼了。

“还有吗?”林婉秋喜滋滋地道:“肘子你不会就那这一样东西吧?启老这次可是把自己珍藏的《张猛龙碑》都拿出来了,还搭了一幅自己的中堂楹联!”

“啥?”周至就好像给火撩到了一般:“那本《明拓张猛龙碑》?”

“对呀。”

周至不由得摇头,启老真是出了名的“不把东西当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