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十七章 电视台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十七章 电视台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到后来还是有同学建起了大群,周至才算是重新融入。

回想起前世的那十年经历,周至也不免觉得有些矫情了,这一世,不会再选择那条路。

人生,本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球溪的鲶鱼很大,周至加杨和两个人不可能吃得了,干脆和车上几个出差的年轻饕餮合计,“打平伙”,大家合烧一大盘,菜做出来再分。

其实这也是如今旅客们常用的办法,但是杨和是老实孩子,觉得周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吃到了著名的“球溪大蒜烧鲶鱼”,这样的脑瓜子真不是盖的。

接下来就是睡觉,这一趟行程非常的顺利,三百多公里只开了十三个小时。

早上八点,大客车开始绕着蜀都城行驶,从南边绕道北边,最终在蜀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荷花池边上的长途客运站停了下来。

将一箱柚子和钓鱼竿寄存到客运站,周至和杨和扛着另一箱,趁着早高峰还没开始,一路问到了公交站,开始往省电视台赶。

坐公交需要看蜀都地图,地图在汽车站就有卖,正面是微缩的蜀都城,标着公共汽车的线路,后边印着每一列公共汽车的沿途停靠站台。

转了一次车,两人终于来到了电视台。

门卫传达室的老大爷听说俩小屁孩是来找池姐姐的,直接给整懵了,小池可是台里的大红人,怎么看都不像跟面前俩土包子娃扯得上关系。

好话说了一箩筐,老大爷试着给栏目打了个电话,不多一会儿,一个头发齐肩膀的眼镜中年男走了下来:“是小周吗?薛荔让我下来接你们的,来来来快进来吧……”

“叔叔好。洋和尚快叫叔叔好。”

现在的夹川还没有这种头发披肩的叔叔,杨和一开始愣是没反应过来,赶紧低头说道:“叔叔好。”

“薛荔那边正在上妆走不开,不然就亲自来了,还说你人小鬼大心眼多,不小心就要得罪,让我先给你解释清楚。”

“哪里是池姐姐说的那样啊,叔叔也是池姐姐栏目组的吗?”

“是,你们叫我大魏就可以了,我是负责剪辑的……诶对了,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你就是上次薛荔去蛮州采访的那小孩!还是个……作家对吧?!”

“就写了一篇随笔,我主要还是沾了我外婆的光,主要是她老人家的事迹感人。”

说话间就来到了台内,爬到四楼,池薛荔正在玻璃间里边,录制某一期《时代采风》的导言部分。

这年头的栏目主持人相当的真材实料,很多材料都是自己写的,亲力亲为。所以池薛荔不但是美女,还是才女。

“叔叔,为什么不拉窗帘?这样有人来的话,不是会影响主持人的情绪?”

“这是录制不是直播,没那么严格。”大魏解释道:“要是你们不想看,我带你们到薛荔工位上去等她?”

“不用,我主要是怕影响到池姐姐,大魏哥说不怕,那我们肯定是想继续看啊。”

大魏看了一下手表:“很快的,就一个导言,十来分钟。”

杨和从来都想象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见到这样的情形,真跟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一样,看什么都新鲜。

不过在周至眼里,现在电视台的办公环境还是挺简陋的,工位连个最起码的隔断都没有,机器设备也都还是模拟信号的,差得远了。

过了一会儿,玻璃间里边的导演比了一个OK的手势,池薛荔又和他交流了几句,才走了出来,高兴地喊道:“肘子!”

说完又对大魏说道:“大魏你还记得吗?这就是那期你说过的,剪起来最轻松的那小孩!”

什么叫剪起来最轻松的小孩?这话怎么能在年里说?!还大主持人呢!

大魏这才再次后知后觉:“对对对!还有那本儿,你说是这孩子自己写的!”

“池姐姐好。”这回杨和倒是不用教,跟着周至一块叫。

“你们还带东西了啊?这是给我的吗?这怎么好意思!”

“这是家乡的真龙柚,和外头的不一样。”周至介绍道:“别看个头小,纯甜的,至少蜀川现在只有我们老家的密溪才有。”

“那谢谢啊!大魏,快剖几个给大家尝尝。”

“不用不用,我和和尚动手怕是更利索。”周至要过大魏找来的刀子,将竹箱的宽竹篾抽出来,三两下削成两把竹刀,剖起柚子来利索得很。

“一看就是两个喜欢干活的。”池薛荔提出表扬。

真龙柚的味道就如周至所说,相当的不错,这个时候交通闭塞,这种味道纯甜,果肉细嫩的小柚子,节目组的人还真都没吃过,纷纷说好。

池薛荔笑道:“今天是上班时间,你们怎么挑这个时候来?姐姐白天可没法陪你,要不晚上去锦江剧场?那里有台音乐会。”

周至说道:“不麻烦姐姐,其实我们这次就是路过,还要去旌城找表哥,给外婆的轮椅加个支架。”

“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对呀你们可以挑周末回来,到时候我带你们去玩。”

“其实我们这次来……除了来看看姐姐,送点家乡的特产,是还想给栏目组……提一点……小小的建议,说完我们就走了。”

大魏在旁边吃着柚子,听到这话笑得都要不行了,还跟着池大美女乱喊:“肘子,我没听错?你要给我们栏目提意见?”

“大魏你这态度不行啊!”池大美女自己也在乐:“还吃着别人送的东西呢,吃人嘴软不知道?肘子你说,姐姐听着,要是好意见,一定采纳!”

“是这样的,因为采访的关系,我最近一直在关注池姐姐的栏目。”

周至也没有在意节目组的态度:“我看了好几期,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池薛荔有些认真了。

“你们忽略了一个群体。”

“什么群体?”大魏将手里吃剩的半截柚子都送嘴边了,也停了下来。

“青少年。”

组里几人面面相觑,好像……真是。

“我知道,这个栏目本来也不是以青少年为收视目标群体,但是现在是假期,假期里的孩子,是可以看会儿电视的。”

“我觉得,既然栏目组叫《时代采风》,就肯定是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栏目,在假期里边,对于这个新增加的观众群体,是不是也该有一些新增加的社会责任呢?”

“说得好!”门口一个沉稳的男声响了起来:“这个小朋友说得好啊!”

“台长。”

“台长。”

一名五十多岁,穿着中款黑呢大衣的白发男子走了进来:“工作时间怎么在吃东西呢?”

“伯伯,这是我们带来的柚子,我们是从夹川县上来看望池姐姐的,你就不要批评他们了。”

“呵呵呵好,看在上门给我们提意见的小同学面子上,我们下不为例。”

“台长,这是周至,写过一篇随笔,上了《巴蜀文学》头题,内容是他外婆坚持送五个女儿上学,改变人生的感人故事。”

“还有一篇小说,下期还要上,也是写的他外婆,一个老地下党员的故事,角度非常独特,省里宣传部和黔省宣传部都关注过的。”

“哦?那小朋友还是个小作家啊!”台长笑道:“刚刚我听到了,假期里边,青少年都放假,他们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观众群体,这个意见,我看就提得非常好嘛!”

“谢谢台长伯伯,那我就继续说?”周至立马打蛇随棍上。

台长刚刚就是看个热闹表个态而已,这下给架住了,也只好点头:“那好,那你继续说。”

周至说道:“假期里,电视台也增加了不少适合青少年的节目,一般都是在上午或者下午播放,说明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但是这样只是偷懒,因为每家电视台都是这样做的,更像是应付上面的要求,没有用心。”

嗯?瞎说什么大实话!

但是既然已经被说破,说明面前这孩子也是真发现了问题,而且认真思考过的。

何况这小孩本身就是那个群体的“代言人”,出于职业素养,看着面前小孩诚挚的目光,台长竟然有些……见了鬼了,我怎么……竟然觉得……有点——惭愧?

“我外婆常说‘三岁看老’,还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二姨是做妇女儿童工作的,她说少年时期是思想最容易受教育受引导的时期,还说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说引导,那就有两个方向,既有向好的方向,也有向坏的方向。”

“现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些不良的风气,我们的辨别能力比大人更差,因此比起大人来,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引导。”

“池姐姐的节目既然本身就是负责这个的,我认为,完全可以做一个《有志少年》的系列,选择一些品德优良,学习刻苦,积极乐观,无私善良,具有感人事迹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来,作为我们的榜样,做好对我们青少年的引导工作。”

“这不光可以教育我们,同时,还可以教育家长。”

“《有志少年》……”台长思索起来:“这个选题,的确不错啊……”

“现在假期快要结束了,不过只要节目做出来,周末的时候播也是可以的。”周至说道:“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也是有一些时间被批准看电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