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做题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一十四章 做题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夹川选派过来的同学,都是那种品学兼优,认真刻苦,能力有余,资源不足的娃子,一旦让他们拥有和七中孩子同等的学习资源,在短短一个月的游学时间里,基本都能将进校时候的名次,提升一个阶位。

虽然没有再蹦出如周至这样的妖孽,但是那种奋发精神和提升速度,依旧是能让七中的孩子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

因此即便没有了思维导图的加成,七中的校领导们,对这样的交流方式感到非常满意。

的确,加几张凳子来几个外校娃,就能给班上打一次鸡血,很难不满意。

而现在的江舒意和周至属于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可以考核七中的题库去了夹川之后,夹川中学的孩子,在没有七中师资力量的支持下,能够做到什么水平。

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属于报告里作为帮扶效果,必须要突出的一笔。

语数外政史地,六门功课,没有临时复习和巩固,一天时间高强度考完,对周至和江舒意来说,同样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最真实的保底水平。

七中的老师们也很关心,好几门都是学科主任亲自阅卷。

考试从易到难,上午考的地理、历史、外语,中午刘副校长精心安排了一顿美食,还安排了两间寝室让他们午休,下午先考政治,之后是数学,最后语文。

应该说安排得勉强算是合理。

前几门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分数让七中的阅卷老师都面面相觑。

除了数学稍微弱一点,周至单科排名第七,江舒意单科排名第十五外,其余各科,两人都未出前三!

周至的历史,地理,江舒意的政治,英语,都高过或者打平了七中的最好成绩。

到目前为止,周至的五科总分排名第三,江舒意第七。

最后一科语文,是夹川中学文科班的“传统”强项,以周至一贯甩第二名近二十分的成绩,一个第一基本提前圈定了。

主要看江舒意的发挥。

下午六点半,考试结束。

语文试卷是诗歌社和文学社辅导老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李老亲自批阅,周至的卷面和做题质量,让李老看得直摇头:“吃得透透的,这是把题都给吃得透透的了,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五小题十七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建设简介》和《当代新诗百年探索》中截出来的材料为题,可算是挠着痒痒了吧?”

“呵呵……”周至就不由得冷笑:“第一题第三个选项: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这样的送分送得太明显了。”

“其实改为:一是因为东西方诗歌体系传承差异颇大,二是因为对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工作做得不深。这样更具迷惑性。”

“你这个是正确答案还是错误答案?”李老皱眉想了一下,觉得模棱两可,然后好像隐约看见了周至头上长出了黑色的犄角……

“当然还是错误答案。”周至贼笑道:“因为比较研究工作,只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发现问题,然而并不能解决问题。”

“新诗‘食洋不化’的病症,还是得从李老你给的这两份资料中去寻找解决方案,从思想和系统,两个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我并不看好这个解决思路,但是我起码知道这道题怎么选,而且感觉太送分了,可不可以再给挖挖坑。”

“要不你给我出一套,你来考我得了?”李老手底下哗哗地圈改着试卷,一边跟周至逗闷子:“不要骄傲啊,你看还是有错吧?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你选了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这道题明明应该选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才对嘛。”

“如果真是高考我就选C了。”周至依旧笑得贼腻兮兮:“不过D选项,才是我内心真正认为正确的答案。”

“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李老给周至的说法弄笑了,拿红笔在周至的答案旁边打了个叉,然后写下四个字——其志可嘉。

现代文阅读第二题取材于历史小说《伍子胥》,这是写于1942年的小说,材料取自第六节《江上》。

这也是出题老师没有办法的事情,要给阅读题增加难度,一般就得往前找,最好就是找这种带历史典故的题材,然后遮一半掩一半,拿不知道典故的学生逗闷子开心。

但是这一套别说对付周至,就是对付扎扎实实通过完国史的江舒意都没辙。

古文部分就更是大送分了,如今《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都不大敢作为出题的材料,更早的先秦文献不可能拿来考高中生,于是老师们开始寻找别的出题材料。

毫无疑问,被历史学家批评为“失于琐细”的《宋史》,以及中华文华巅峰,华瞻丰美的宋代文人笔记,就沦为了老师们选题的“宝库”。

这就又直端端地撞到了对宋代文献稳拿手的周至和江舒意的枪口上。

五道古文题,三道出自宋人笔记,一道是宋人传记,想丢分都难。

评完二人的语文试卷,李老心里竟然莫名其妙升起了一种“江郎才尽”和“黔驴技穷”的感觉,于是“恼羞成怒”地找茬,活活给周至完美的作文扣掉了两分。

结果就是蜀都前三的重点中学七中,这一期高二的语文试卷,满分一百二十,给周至拿了一百一十二。

太过分了。

难度比高考还厉害一个档次,让七中文科才子张蔚然都直呼凶残,只考了九十七点五分的试卷,给周至刷到了一百一十二!

而且失掉八分的错题里,还有一道周至故意做错的三分选择题,以及本该满分,但李老怕他骄傲,特意扣掉两分的作文题。

太恐怖了,用李老的话说,就是如果这不是我自己出的题,我也不可能考到周至这个分数。

同样突出的还有江舒意,沾了古文材料都是研究过的光,也拿了九十六,只差原本第一名的张蔚然一点五分。

最后的总评,周至第一,比第二的张蔚然多了十一点五分。

江舒意因为优秀的语文成绩也进了两名,第五。

这成绩让所有七中老师都无可挑剔,刘副校长更是乐得直夸两人是好样的,是夹川中学和七中所有同学的好榜样。

这样的成绩,就是一手亲抓两校交流工作的刘副校长的政绩,周至和江舒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同时,也标志着刘副校长交给了学校党委和省文教局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

同校长和老师们道别,从教室出来,还没走过操场,校门口一男一女就对着江舒意和周至招手。

“慧慧!蔚然!”见到两人,江舒意和周至也很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