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原汤化原食儿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三百五十九章 原汤化原食儿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是是是张老您看。”费经理给叫了一声“小费”还恭恭敬敬地将纸条递了过去:“这不就一张废纸条吗,我这就戴,这就戴……”

皮箱的防潮性能有限,或者也是故意为之,因为完全干燥对纸张同样是会产生破坏的。

周至和费经理戴上了手套,将皮革下的大小纸张都取了出来,放在工作台上。

待到纸张取完,下面又是一张皮革,等到这次的皮革打开,费经理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一层多是折封的黄麻纸包袱,以及十来个卷轴。

透过黄麻纸隐约能够见得到纸张下的墨迹。

这是书画。

如果是名人书画,周至这五万块钱那也不算亏。

“这是……鸡林纸!”还没来得及取出字画,一边的张老已经惊呼了出来:“鸡林纸!”

“高丽纸?哪朝的?”周至都顾不得别的了,先过来看那张小纸条。

鸡林即新罗,系古时北部半岛三国之一。唐龙翔三年,置新罗为鸡林州,该地盛产楮树,取之制造白纸,光白可爱,遂取名鸡林纸。

张老点头:“这个纸一开始产量极为稀少,为宫闱之物,一般作贡品,当地百姓不得使用。”

“到了宋代,这种纸产量大增,开始成批量传入我国,清代我国生产仿制品,多用做书皮纸,但是质量无法与这宋代原产鸡林纸相比。”

“这小纸条是宋代的?”费经理现在一点不嫌弃了:“张老,如何鉴定?”

“这种纸颜色洁白,也分有厚薄。厚者韧而坚固,两面光泽如一。也可分层揭开,帘纹间距竖宽横密。”

“而薄者更为罕见,隔纸可以见物,帘纹同厚者,纸面可见明显的交结紧密而发亮的纤维束,酷似蚕茧所造。”

“这个纸在宋代成为了中国传统书画高级用纸。北宋陈槱《负暄野录》云:‘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北宋的宫廷画家和名人雅士,他们的作品如果是纸本的话,一般都是在高丽纸上描绘宣泄的,这种纸也为历代统治者所喜爱,一直都是重要的贡品。”

“都没有想到仿制一下?”

“有仿制的,到清代,进贡的高丽纸开始有了丽金笺、金龄笺、镜花笺、竹青纸等许多品种。清乾隆以后有仿制的高丽纸出现,之后的名家多有用仿制高丽纸的,不过作画为多,书法用更好的本土用纸了。”

“那这纸就算再珍贵,太小了也没啥用处啊?”周至感到迷惑。

“怎么会没有用处?!”边上另一位白大褂急了:“修复宋明法帖绘画,这些可都是宝贝啊!”

“明白了,原汤化原食儿!”周至点头:“那这边还有一堆……”

张老和助手徐工将刚刚周至和费经理取出来的纸张一一过目。

“这个是竹料连四纸,明代开始有,以嫩竹为料,产于闽、赣两省,色白面光,背稍涩,帘纹约指……老师,是不是这样?”

“基本正确,只差了一点点功夫。”张老用放大镜看着纸面:“这种纸中的极品,称为‘太史连’,是康乾年间武英阁用来印刷‘殿版书’的主要用纸,乾隆以后用这种纸印书的就基本少见。其色淡黄,质细薄面平滑,背稍涩,没隐帘纹,抖之有响声。”

“你细看这个黄,这是用建阳山椒染出来的,不是天然陈化之后的氧化色,这纸的帘纹却也是陈化之后的‘后显’,不是最早就可见。因此这个纸不是‘竹料连四’,而是更加珍贵的‘太史连’。”

“再来看这一批,是不是也很相似?”张老又将一摞纸拉过来。

周至看了看两种纸:“张老,这区别还是有些大啊,太史连没有草棍和毛屑,工艺似乎更高级,而这个纸夹有较多的草棍和毛屑啊。”

“对,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因为这个纸啊,其实可以算是‘太史连’的祖宗。”张老习惯性地将周至当作了来工美参观的实习生,笑道。

“比‘太史连’更早?明代?”

“还要往前。”张老笑道:“这个叫‘建阳扣’,宋代产于闽省建阳而得名,也由于建阳麻纱书坊印书皆用此纸,故称麻纱纸。”

“它是一种用山椒染过的防蛀竹纸纸,纸色黄褐,厚薄得中,面平滑,背稍粗,夹有较多的草棍和毛屑,呈黄褐色或黑色。纸薄有光,抖之有响声。”

“老师!快来看这个!”一边徐工再次惊呼了起来。

“怎么了?这不就是毛太纸吗?”

周至见到徐工打开的那一卷纸张带着毛边,但较毛边薄,色也较暗。面不光滑,但较柔和。

这个纸是周至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古纸之一,如今修复古籍的必备纸,可以说没有它也就没有古籍修复这么回事儿。因为明代毛氏汲古阁印书多用此纸,故而得名。

“是这纸下……”

“万年红!这是粤州万年红!”

“张老,什么叫万年红?”

“万年红是明清时期粤州刊行的线装书,其扉页和封底均需要衬托的一种纸,古籍当中的‘广本’,也是以此为特征。”张老说道:“一般采用当时的毛边或连史纸,再涂染砒霜等具有毒性的颜料制成。因为颜色色桔红又可防虫,故而又称防蠹纸,也叫万年红。”

“老师,明代万年红,还只是个包裹外皮……”

工作室一下子就安静了。

是啊……明代毛太纸和万年红封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或许是感受到了工作室里紧张的氛围,徐工打开万年红的手也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

等到万年红打开,露出了里边一刀老纸,颜色已经陈化成了黄玉的颜色,但是绵密如蚕茧剪开之后的天然内面。

见到这刀老纸,张老如遭雷击,两手扶住工作室的大桌面:“天啦……这,这是……下笔知谁澄心堂!”

“不是潘氏澄心堂?”这下轮到周至大吃一惊了:“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的那个澄心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