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瓷门道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瓷门道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这些啊,全部都是港澳台以及国外拍卖会前吸引买家的印刷品,就是将拍品拍成照片,多角度的,整体的,局部的照片,印刷成一个大册子,免费送给缴纳了定金的潜在客户的。”

“工美也是干这个的,因此需要随时研究跟踪文物行情,因此费经理那里这种画册很多,有一些比较久远的,没用的,我就让他都给我寄过来。”

“这么多,你拿来干嘛?”

“当教材啊!”周至说道:“这还是四表舅发现的,这种画册印刷非常精美,全部都是高清图片,在没法拿着实物研究的时候,多看这个,也能养成眼力,因为要吸引买家,关键特征也都做了特别展示,正好用来传授讲解。”

“原来是这样……”张辛夷问道:“那这个难吗?”

“其实挺难的。”周至说道:“比如我们常见的青瓷,最早可以追朔到在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一直到东汉的原始越窑瓷;到唐代,有了真正的越窑瓷,以及秘色瓷;到南北朝开始有了龙泉青瓷;逐渐发展到宋代的哥窑、弟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青瓷。”

“元明期间青瓷因为战乱在各地衰落,只有江南龙泉窑继续保持着它的辉煌,到了明代几乎一支独秀,仍在大量烧造,从传世实物来看,现存龙泉窑器物,也是以明代最多,其次才是南宋。”

“从元代至治年间开始,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直至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龙泉窑一直是宫廷用瓷的主要产地之一。”

“到了清代,瓷器已经变得丰富多彩,除了民间大量使用之外,皇室使用的极品青瓷只保留了一小块需求,那就是彷古。”

“从康熙到道光,其实包括之前的元明,官方一直在JDZ烧造了大量彷宋代的青瓷器。”

“青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统称为‘青色’。”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

“所以青瓷的颜色其实包括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各种各样。”

“除了底色,瓷器的压花,圈足,口沿,开片,冰裂纹理,气泡,支钉或者垫片,底款……不同时期和不同窑口,烧造的瓷器都有各自的讲究和鉴别特征。”

“要将这些特征一一辨识清楚,见到一件青瓷器,就能够看出它是哪朝哪代哪个窑口哪个级别的物件儿,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我的个天……”张路本来对这学问有点兴趣的,现在已经打起退堂鼓了:“这个不简单,而且这还只是瓷器中的一门,对吧?”

“是的。”周至说道:“青瓷只是瓷器中的一门,瓷器又只是古玩中的一门。”

“而且历朝历代都在努力模彷之前的朝代,又都是给皇家烧造精品的窑口,他们的手艺简直能够乱真,要分清正品,早期彷品,晚期彷品,当代彷品,这就又是一门学问。”

“只有趁现在假货还少,赶紧学得通透,这门学问啊,以后会越来越难。”

“所以你以后还想当文物鉴定家?”方文玉问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人的精力又有限。”周至叹道:“有四表舅带路,我尽量争取在瓷器和书画上精通,文玩杂项只能说尽量争取,至于别的那是不敢想了。”

“肘子的性格倒是适合干这个。”梁红那勺子挖着碗里的冰粉:“我就不行,要我在房间里一闷就是大半天,我先就把自己闷死了!”

“对对对!”叶欣觉得梁红说到她心里去了:“还有查资料,也就只有舒意才会耐下心来陪他贴标签,我是一翻开书就头大,一开始读就想睡……”

“其实真要看进去了,还是挺有意思的……”江舒意说得很小声,感觉自己都不那么理直气壮:“张路不也挺喜欢?”

“别别别,我可没肘子那么变态……”张路拒绝和周至列为同一品类:“我喜欢小说,诗词,八大家的散文也算勉强,主要还是修身养性,没打算当做职业,跟他那种史书里十五志都要反复研究的怪物不是一路……”

周至笑道:“其实这个不用讨论,就好像红姐每天上午跑一万米,只会让她觉得放松和快乐,换成我去,那就得累个半死。”

“这就叫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怎么就说到变态上去了呢?”

“你跟红红,一文一体,都是自我折磨的典型。”叶欣说道。

“那文玉呢?”周至笑得跟奸贼一样:“他可是二者兼备,你却不说?”

“好了好了。”江舒意打圆场:“我们继续做作业吧。”

“我去做饭。”周至站起了身来。

现在周末上下楼在分开做饭,夹川地方暑热,夏天中午根本吃不进什么东西。

因此一般就是早上豆花饭,面条;中午就凉拌菜,最多加个蒜泥白肉;晚上就是吃中午煮好并且放凉的冷稀饭,凉拌菜加卤肉,或者直接用啤酒代替稀饭。

不过这样的吃法对正在长身体的少男少女们不太好,比如稀饭周至每晚要喝四五碗。

有了空调就有了夏天里舒适的环境,小伙伴们可以在这里吃得好一点,补充补充营养。

即便如此如回锅肉,黄焖鸡这类大油的菜式也不大吃得下去了,周至都安排白肉,肉丝,丸子汤,甜酸口的豆瓣鱼这类。

但是楼上家里老妈和外婆都不让安装空调,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认为用电风扇,甚至用蒲扇,葵扇就已经很好了。

外婆最喜欢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心静自然凉”,因此只要你觉得热,那就肯定是心不静,跟酒精温度计快要爆表都没有任何关系。

没法理论道理,因此连楼上楼下的饮食都分开了。

今天主菜是上河帮菜,夹川人都不怎么做的。

材料是杨和大哥从白米乡拎来的一条草鱼,足有五六斤。

周至将鱼片剔下来,码味上浆过水汆烫,控干水分后浇淋上另一边按豆瓣鱼做法,外加糖醋调制成的酱汁。

这样的做法可以保证鱼片的细嫩,鲜辣酸甜的口味,也容易打开小伙伴们的胃口。

吃饭的时候大家聊天的内容,免不了就是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和暑假假期。

老穆就不禁感慨,时光荏冉岁月如梭,这学期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