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百六十七章 拖欠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百六十七章 拖欠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1-26 01:26:48 来源:笔趣阁

“那就一家推举一人,正好单数,有事儿举手投票也不至于打平。”大姑说道,她的性格永远是低声细气文质彬彬,只有一个地方是例外,就是这小院儿:“还有就是得推个领头的,这事儿我觉得该我们老姐姐来。”

“那必须是何师姐。”刘姨也说道:“何师姐当年可是省代表,咱这大院儿里的工友,谁不是她一手带出来的?省里书记都说了,何师姐是带出能手的能手!”

这就能够看出现在的人依旧保留着纯朴,三观还没有被物欲冲击的七零八落,何二嬢凭借自己当年在棉纱厂积攒的人品和威望,在大院一干师弟师妹们心目当中,依旧还是带领他们的最佳人选。

“哎哟我不行,我干不来这个了。”何二嬢连连摆手:“我现在就是大家的拖累,你看刚刚说这事儿,就是我拖累了远江。”

“老姐姐你可别这么说。”大姑赶紧说道:“当年要不是你天天去厂食堂要米汤,远江现在还有没有都两说呢。”

当年大姑还不是棉纱厂的职工,年龄也还不够,上面父母双亡,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是何二嬢看着实在不是事儿,仗着自己劳动代表的身份,找了几次厂里,又答应承担一切责任后果,才把大姑两姊妹安排进了棉纱厂。

后来二姑出师后有机会就去了渝州毛纺厂,在那里开枝散叶,渝州表哥也在毛纺厂,后来渝州物资紧俏的时候,是老爸在夹川帮忙买的彩电,赵大嬢做西服的手艺,也是表哥从渝州带上来的。

最重要的就是棉纺厂的米汤,米汤加红薯,还有何二嬢一半的口粮,养活了当时年纪还很小的老爸。

话题到这里就转入了忆苦思甜阶段,大家对何二嬢当管委会会长一事儿都不再讨论,似乎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起当年的苦日子,大姑一家那就是这大院儿里的典型,说起老爸十二岁头发就白了一半,说起六岁就端着盆子去河坝下头打水,用撮箕捞小鱼仔烤干拌盐吃。

老爸端起酒杯笑道:“过去的苦日子就不说它了,那个时候领袖身上都浮肿,全国到处都一样。”

“不过到底是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了,接下来,只会更好。”

周至并不担心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大变数和坏影响,无论将来如何,现在可谓是房地产最便宜的时候,将来房价打着滚地晚上翻的时候,大家只会对老爸今天的倡议感激不尽。

操作想来也不难,现在正是老爸他们这一代年富力强的时候,城建局,设计院,包工头,水、电、气……方方面面换做一般来来办会觉得烦难,但是在老爸他们那里,就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了。

这就是那种周末早上想要出个门吃个豆花饭,走几步就会遇到老熟人聊三两分钟,走几步就会遇到老熟人聊三两分钟,明明就五六分钟的路,愣是能够走出半个小时小县城人脉。

周至更加感兴趣的是老爸对这事儿的上心程度和寻找集资户的信心。

大姑家的年饭是两顿,吃过饭大家就坐着聊闲龙门阵,老爸因为提议集资建楼的事儿给大伙儿逮着多喝了一台,稍微有些过量了。

老爸的酒品就类似刘大川,喝到了就睡,将老爸送到大姑床上睡下后,周至陪着饶有兴致的老妈巡视这院子的后方。

大院一面紧邻老河街,一面高居在河岸之上。

老河街石板路的尽头,基本就到此为止,再往外就成了碎石路,一直通往郊区的菜坝,那里有很大面积的鱼塘,菜地,为夹川县十多万城镇居民提供着每日需要的菜蔬。

临河的一面是一个土坡,院子就在土坡顶上,院子临河的一面的木墙上还开着几面小窗,窗外是段比较平坦的地面,外头长了些桑树、枸树,以及一些蓖麻、臭牡丹之类的植物。

老妈看得直皱眉头,周至却说道:“这里如果改造成一个小花园,不要多花钱,就大嬢中心校操场边的那种,竹篱陶罐,能够俯瞰江景,远眺白塔,就很美了。”

老妈扭头看了看破败的木墙青瓦院子,想象了一下这里修成楼房以后的高度:“肘子,想不想养鸽子?”

“不想,等批文下来到修好起码得要一年多吧?那个时候我在蜀大住宿舍了。”

“你读蜀大,假期里难道就不回来了?”老妈循循善诱外加威逼利诱:“你吃了人家婷婷多少鸽子蛋了?这些都是人情,以后不还的?”

“我为什么要还?”周至说道:“那本来就是我的鸽子,楼顶天台的鸽子房也是我做的,现在每个月还要给婷婷十块钱买包谷高粱麦子,鸽子吃的泡砂石也是我去找的。所以我吃几个鸽子蛋怎么了?”

“肘子你看啊,你不是最喜欢江景了吗?你看这里要是修起来,我们把顶楼要下来,把天台做成个你小六姐家那样的花园,怎么样?”

“那跟我喜欢没关系,我觉得有条件能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样固然是不错,可要是没条件,就在学习沙龙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那也一样是不错的呀。”

“你少跟我在这里掉词儿!”老妈拍了周至一下:“你爹是个不管财的,家里最近开销有多大你又不知不知道,见天儿的来亲戚。这集资款你看该怎么办?”

周至还没想好怎么再逗一下老妈,老妈已经开口了:“将来这份家业还不都是你的?除了你还能给谁?!”

“老妈你真是太客气了。”周至笑道:“刚刚我就在心里默了一下,何二嬢那里就是个小偏房单间,一千多块就能解决,然后集资建房,一套一百平的房子,怎么都多不过六千去,这总共就是七千块钱的事儿。”

“你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家伙!”老妈急了:“家里哪儿来的钱?今年才涨了点,往年不都是靠我给你小六姐做账才够补贴?那个录像厅,还有游戏厅,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大勇现在一个月有多少进账!”

“老妈你昨天不是听我给你讲过怎么帮干爹淘弄文化馆要的展品,那些都是要花钱的。”周至转手就把自家干爹给卖了:“现在文化馆可是欠着我们家不少钱,你真好趁次机会跟干爹说说,把该结的账先结了。”

“你干爹欠你多少了?”

“前前后后少说也有好几百了。”

“我听你干娘说过,你们这样的方法就不对。”老妈说道:“那些东西好多本来就来路不明,国家是可以收缴的。”

“以旧换新,一比八,人家本来要得也不多,这就已经是做贡献了。”周至翻着白眼:“要象你们说的那样来,那就啥也别干了。没有谁是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