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五百零三章 天一阁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五百零三章 天一阁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重生以来,周至就给自己规划好了未来的线路,一手文学创作一手学术路线,仗着重生的优势自以为得计,结果人家已经将自己企望的这条路全部走过了一遍,并且取得了诸多杰出的成就。

“听说现在还有文学作品在连载,好像叫……《西游新记》?”

这也是一部相当出名的文学作品,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去西方留学为创作背景,介绍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东西方文化文明差异,抨击讽刺资本主义国家诸多不合理现象,以严肃的主题配以搞笑的情节,既诙谐幽默却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学术专业能够满世界当教授开讲座,文学创作能够那国家最高奖项,两手都抓还两手都硬,愣是啥都不耽误。

“所以说,须知道山外有山,亦不可妄自菲薄。”辜老微笑道:“肘子好像也是想走小童这条路是吧?你的起步,其实比他要高。”

“至少我就知道小童的创作时间是从到蜀大之后,二十郎当岁才开始的。你比他可早了足五年,成就也超过了他当年。”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不是耽误了十年时间,小童的成就怕是还远不止如此。”辜老谆谆教诲:“所以肘子你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氛围,将来在两方面都超过前辈才对。”

“不知道童教授现在在没在咱们学校里,要是能拜访一下他就好了。”周至对这位前辈充满了景仰之情,浑然不觉得蜀大现在还不是他的“咱们学校”,更没有想过人家认不认他这个“后辈”。

现在的他心里只有四个字——吾道不孤。

而且更加信心百倍,原来自己给自己规划的这条线路,有人走过,而且非常成功!

“还是那句话,不用急在一时。”辜幼文微笑道。

“也是,小童只要回国,是一定要来蜀大找同事朋友的。”袁老师笑道:“等过了明年,肘子考入蜀大,别说见面,甚至合作的机会都不是没有。”

周至赶紧摆手:“合作不敢,接受教诲是必须的。”

“蜀大学风讲究求是严谨,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袁老师笑道:“只要能力到了,为何不能合作?”

周至赧笑:“这不就是怕能力不足嘛?”

袁老师不再说这茬,拿起那支干草:“这个草很早就有记录,宋代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有记录:‘唐人谓之铃铃香,亦谓之铃子香,谓花倒悬枝闲如小铃也’,将这种植物的特点描写得很清楚了。”

“说起这个草,其实还有一个着名的故事。”

“我查过,”周至说道:“这种草在药铺子里叫灵草,和排草一样,做火锅时候要加的。”

“啊?”袁老师不禁一愣,然后笑道:“果然是写《川味趣谈》的人,三句话不离吃的。”

“不是说这个?”周至这下好尴尬。

众人都笑了,袁老师笑道:“当然不是了,天一阁大家都知道吧?”

在座的除了关婷婷,都算读书人,中国着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当然知道。

袁老师继续说道:“此阁素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阁内原藏书一万三千多卷,其中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还有不少是海内孤本。”

“古代藏书最为头痛的问题就是虫蛀。范钦早期的藏书,也曾因虫蛀问题损失惨重,一次检视图书的过程中,范钦偶然发现有一部《书经新说》,其第六卷在众残损的古籍中完好无损。”

“这使他倍感奇怪,再经仔细观察,发现书中夹有一株带有香味,说不出名称的小草。”

“这棵草引起了范钦的注意,但是他也不认识,只记起这小草是他在广西读书时,偶尔夹进书中,作为书签用的。”

“于是他修书给广西的友人求教,终于得知这种小草叫‘灵香草’,广西人常将它放在衣柜里防止虫蠹衣物。”

“于是范钦大量采用采用了此草防蠹,最终使得天一阁在众多古代藏书楼中一枝独秀,天下知名。”

“想不到天一阁偌大的名头,竟然由一株小草而得。”周至是真不知道这个故事,不禁感慨。

这个时候干娘的传呼响了,电话拨过去却是干爹,简单交流了几句,干娘将话筒放下,按开了免提:“袁老师,老吴说有事儿跟你汇报,想必你也有话要问他吧。”

袁老师接过电话:“喂老吴啊,肘子带来的龙藏经我们已经见到了,品相非常完好,菩萨洞里的藏经,都清理出来了吗?”

干爹兴奋地声音从那头传了过来:“报告袁老师,报告师公,现在我们已经将菩萨洞藏经全部转移回法王寺藏经阁了!经过清点一共是一百零八箱,每箱七十二册,合计七千七百七十六册!”

“这批经卷保存得非常完好,虽然历经百年,但是一部不缺,比目前已知的《龙藏》,还要多出六百零八册手抄本!”

“什么?!”袁老师和辜老同时惊呼出来。

“经过考证,我们大抵推定这六百零八册手抄本中,有三百多册是房山雷音洞的石经,此外还有两百多册是从房山云居寺抄录的《律藏》。”干爹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和激动:“剩下数十册则是果端、果钦两位禅师在求经旅途上的日记和账目,对于研究晚清的民俗、物价、宗教活动,都具有不小的价值!”

“老吴啊,”袁老师郑重地问道:“我再跟你确认一次,这次发现的法王寺的大藏经,品相都如肘子带来这几册一般完好?不但一册不少,还多了六百零八册?”

“是的!”干爹说得斩钉截铁:“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品相最为完好的清藏版本,虽然年代不远,但是价值非凡!”

“好!”袁老师笑道:“确认就好。这批经卷,省里很快会派车来取,还有之前的凋刻的经箱也要一起,你们准备一下吧。”

“这个啊……”那边的声音变得有些支支吾吾起来:“这个没问题,不过法王寺慈相长老提出一条件,就是能不能通过我们省里拨付一笔款项,将法王寺修缮一番?”

“我们法王寺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建筑群落,非常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也欢迎省文物部门前来考察,鉴定,满足慈相长老的请求。”

“毕竟法王寺历代僧众,为了保护我们华夏的重要典籍,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