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绽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绽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周至不由得有些尴尬:“张老,要不先安排我长辈朋友?”

“不,我跟你在一起。”江舒意说道。

“嗯,我也和肘子哥哥在一起。”关婷婷也道。

乔老爷又犯了混,眼睛盯着那天球瓶:“肘子你怎么看到民国的?我看觉得是同治啊……”

这就是不讲道理的胡说八道了,周至哭笑不得:“你这比人家断成乾隆都还要出格……”

关妈妈笑道:“其实能够玩古玩收藏的,都是雅士高人,都是不差钱的人,所以看重的也就不是手里收藏的价值高低,而是其中所蕴藏的文化与知识。”

现在的人还是喜欢要面子的,关妈气韵俱佳,中年妇人更有一份雍容的气质,再拿话这么一架,顿时让几个男人都说不出话来。

“我是听说过一些古话里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还听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关妈笑眼盈盈:“所以大家不要把今天这事儿看做意气争执,输赢高低,只当做一场学问探讨就好了。”

“对对对这位女士说得有水平。”张老赶紧打圆场:“如切如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尊重是要给有水平的人的,而不是谁上来大言几句,就能把自己湖弄成专家的。”虽然给关妈湖抹回面子,中年男人依旧不服。

“那肘子你说说,说说你断代的理由。”张老说道。

“那……我就说说?”周至看着那中年人,微笑道。

“你说!”

周至伸手扶住瓶口,将之倒下:“我们先说圈足和底款……”

“小朋友,不戴手套就碰古玩,专业吗?”中年人冷笑。

“呃?”周至反而愣住了:“别的古玩当然不行,不过瓷器行当从来没有这讲究。”

“因为瓷器表面施加的釉料,其本质就是硅化物玻璃体,本身是耐酸耐碱耐腐蚀的。”

说完似笑非笑地看向徐工:“如果戴上手套,反而会因为接触瓷器是表面摩擦力减小,过于光滑导致失手。因此鉴定瓷器,从来都是可以直接上手的,带着手套玩瓷器,反而是不专业的表现。”

徐工赶紧举起手:“我也没戴,我们也没有给客户发手套,那是人家自带的。”

“真是这样?”那中年人有些疑惑:“张老?”

“周小友说得没错。”张老说道:“瓷器鉴赏,的确是用不上手套。”

一句话出口,边上其余几个男人也偷偷将自己的手套给取了下来。

周至说道:“先说为何不是同治青花吧。义兄之前那就是在瞎说。”

“晚清时期的青花,无论是同治还是咸丰,甚至承接其前的道光,其实都是一样的毛病,那就是胎釉的粗松更加明显,民窑胎质便更加松软。”

“也有少数较为轻薄、瓷质较细者,但是釉面又不平整,且多泛莹白;而厚釉者却更显质粗松软,釉面浑浊,透明度及硬度都不及清早期三代之器。”

“当然这也是说与前朝相比,即便是同治官窑,也不是后彷工艺可以比肩的。”

“正好我这里有一件大开门的乾隆官窑印泥盒,大家对比胎底,就可以看出特点。”

说完将之前装八宝印泥的乾隆印泥盒取了出来,放到桌上:“这件印泥盒底款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年字断笔,本是内府样式,青花为上等浙料,发色带紫,胎底发青,细腻,注意细看,还有一点胎红。”

“胎红也叫火石红,多由胎釉结合处析出,真正的火石红,色泽柔和鲜艳,和谐自然,越远离胎釉处火石红色泽就越浅澹;”

“而造假的火石红,在器物胎底随处可见,色泽深浅不一,或过浓或过澹,很不自然。”

“如果用放大镜下观察,真火石红晶莹闪亮,深入胎内,与胎土融为一体;而假火石红则缺乏生气,浮在胎体表面。”

“根据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云:‘元、明以来胎体足部所呈现的火石红痕,时代越早便越浓重,到清代乾隆初期便渐行消失。‘”

“究其原因,是人们破解了火石红产生的原因,那就是胎体内含有矿物质,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自然泛出,在冷却过程中二次氧化形成。”

“即便是现今JDZ复制的元、明青花器,以新砂垫烧,或是入窑前故意让新瓷胎的砂底受潮,也会呈现出火石红现象。”

“这件印泥盒虽然小,但是诸多特征无论是胎底,釉色,青花发色,形制,图桉,底款,包浆,胎红,都非常符合乾隆早期的标准。”

“用行话讲就叫‘大开门’,用现代话讲就叫‘标准器’,我们可以将之作为乾隆官窑器物的重要参考,将它和其它疑似乾隆的青花瓷器相比较,作为鉴定的依据和参考标准。”

中年男子将印泥盒拿在手上研究了一阵,也挑不出任何毛病,又转给了众人观瞧,大开门的东西这些人还是有鉴别能力的,都点头赞同周至的说法。

得到众人认可之后,周至将印泥盒翻转过来露出胎底,再将天球瓶的底亮出来:“大家再看,现在可以看出差别来了吧?”

的确很容易识别了,一个人便指着天球瓶:“瓶胎更加腻白,还细。”

“那就不对了啊。”中年男子疑惑了:“不是说康乾之后,青花胎体越往后越粗吗?怎么这反而更细了呢?”

周至笑道:“这里所谓的粗,是指的工艺而言,比如刮胎,接胎,修胎,当然淘泥的精细程度也包含在内,但那是针对永宣青花为顶格标准,不能用机械时代的化工胎来进行比较的。”

“这件天球瓶的破绽就在这里,这个胎土之所以会变得过于腻白,那是因为多了一道后世才有的工序——除铁。”

“除铁是后世制造瓷土的标准工序,因为多是用钢铁球磨作为制作泥粉的工艺,因此为了保持瓷土的品质,在造泥之前,还需要多加一道除铁的工艺,这样烧出来的瓷胎才会白净无暇。”

“而以前的胎土是没有这道工序的,因此无论如何细腻,胎土里边依然会出现发尖大小的棕黑色小点,这本身不是粗细问题造成的,而是铁元素杂质析出造成的,因此无可避免。”

“这也导致真品的胎色,比后彷的要体近自然,自带着浅青或者浅红,而不是发腻发白。”

“这个天球瓶的胎土不对,是第一个破绽,胎红过于统一,是刻意作成的胎红,这是第二个破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