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五百一十八章 来着了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五百一十八章 来着了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比如玉器,国人对于玉料的选择,从来都是要求温润,细腻,柔雅,从视觉效果上看,甚至让人感觉不到它的硬度,然而玉石料在自然矿物当中,硬度其实是非常高的。

而如玛瑙,水晶,翡翠等通透明艳的材料,在古代却是要下玉料一两等的,直到近代才有翡翠的崛起,却是受一位少数民族女性和一位西方教育背景的女性的影响。

其实属于非华夏主流的审美和西风东渐的产物。

之后又在华夏形成新的传世声名,变得价值不菲。

包括玉色也是,古人以六色配六方,最高级的祭祀天地的玉器,是用苍璧和黄琮。

再到后来,黄色演变成了皇家用色,知道现代拍卖市场,最受追捧的不是和田白玉,而是黄玉,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而苍色则被瓷器继承,从各地青瓷,发展到皇家独享的秘色瓷,天青瓷,翠色瓷,之后变化出青花瓷,直到清代才发生大突破,变得丰富多彩。

因此古玩行就养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风潮,那就是曾经在历史上受到过追捧的东西,在现如今同样备受追捧。

再过二十年被炒作到极致的青花瓷,就是一例。

成化的鸡缸杯,天字罐,同样也是这种风气加上炒作的结果。

张老对周至还是不错的,同时工美的人,当然不可能明白地阻止周至卖这几件东西给自己的东家,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提醒周至,这套配饰小件儿,有前人玩赏追捧的前科,具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好在周至也不差钱,知道刚严二卯曾经让袁克文如此垂涎,凑成一对好了那么大的力气之后,立刻就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其价值严重低估了,赶紧纠正。

张老问道:“不知道肘子你能不能够告诉我们,你这套小玉器是打哪儿收来的?”

“这个倒是没什么不能说的。”周至说道:“夹川汉墓是非常多的,但是那些墓冢除了墓石浮凋以外,大多都已经被盗掘过,墓主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但是正因为如此,夹川民间,乡里,留存了不少的传世汉代物件。”

“最神奇的是那些汉墓在史册上竟然无考,就连唐代以前,夹川的历史都只有简单的几笔,大约就是汉置符县,以及唐蒙通夜郎,从线路上计算,夹川当为必经之路。”

“隋朝夹川地区有历史记录的名人事迹,是隋开皇十九年陆地神仙刘珍在安乐山修道。相传其曾忽取所藏道经、钟磬,封于石室,并预言六十年后,当有圣君取之。”

“《太平寰宇记》载其成仙飞去,隋文帝遣使访问其事迹,下诏建腾清观、安乐观、靖安观;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遣使取经、钟磬,刻碑于山间。”

“而安乐山有三株巨树,相传树叶上虫文如符篆,乃是刘珍留下点化后世有缘之人的‘暗示’。”

“但是细究起来,夹川在汉代便得名‘符县’,估计也是和这个‘虫符’的传说相关,只是地处偏蛮,故而不得认真记录而已。”

“到唐代出了神童先汪,这位为蛮州有史证可考的科举第一人,算是我们当地第一个登上史册的人物。”

“宋代夹川为沟通川峡四路中岷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的重要枢纽,以及后来的抗元重镇,曾经一度繁华,故而夹川宋代墓室和传世文物,也有不少。”

“等到了元代以后,夹川的发展就普普通通了,相应的,文玩留存的精品也就不再丰富了。”

“所以我们那里最有机会收到的是明清文玩杂项,瓷器;其次是宋代瓷器;再其次是汉代青铜器币,陶瓦明器,玉器。”

“这套小件说起来也是运气好,是我在先市一个古玩摊子上收到的。”

“那摊主也不是什么识货之人,当时这四件东西是混杂在一堆独山玉,岫玉,雅州绿石,寿山石的印章凋件里边的,估计也是随意收来,随意混在其中的。”

“一个五块,我花了一百块钱,把那一堆零碎都给他买了过来,不过除了这四件,其余的……那就是真零碎,我随手就给义兄玩了。”

“是哟……我想起来了!上次的新朝当十冲压钱,也是你在夹川发现的!”

“那枚钱的发现才纯属侥幸,那次是去一户农家,大娘拿了一簸箩‘小钱’来给我挑。”

“我们当地人用铜钱做毽子,做钥匙扣装饰,最喜欢用的是乾隆通宝之类的清钱,厚重精美,品相完整。”

“宋钱和汉钱那就良莠不齐,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地方湿热,除了干坑的串子心儿和一些水坑货,能保留较好品相的就很少了。”

“我们那儿的人也不大懂钱币收藏,对这些锈迹较深的钱币往往不加重视,那枚五铢当十,是我从一堆崇宁通宝里挑出来的,也万幸是大娘簸箩里清钱多,轮不到老钱上场,要不然怕是就给毁了……”

“一百块钱换汉玉辟邪四件儿,你这漏捡大发了。”张老笑道。

“除了四小件儿,这次我还带了不少东西啊,看看那些吧……”

果然如周至所言,剩下的东西里,主要还是宋代民窑青瓷器,元卵白釉,明青花,清代文玩杂项和系列彩瓷。

每一件东西,周至都用小楷写了鉴定的纸片粘在底部,倒是省却了徐工和张老不少的时间。

虽然除了几件道光和同治的瓷器是官窑外其余都会民窑,但是都器型优美,纹饰澹雅,品相完好,在民窑器里边都属于精品。

这其实就是上次周至没有舍得出手的一些民窑类里的精品,在周至的收藏不够级别的时候,一直舍不得出手,现在收藏越来越高档,这些小精品也就没有继续保留的必要。

虽然周至现在的进账每个月都很丰厚,但是“以玩养玩”的心态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除非是收入重器,一般的收藏还是从倒手得利当中腾挪。

这既是乐趣,更是长久之道,否则那就真是“摄影穷三代,文玩毁一生”的玩法了。

他倒是异常谦逊,可是东西摆到桌上,却让所有人都情绪一振。

老柴老王老李三人对视一眼,今天运气好,开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