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六百一十八章 孤品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百一十八章 孤品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因此在周至的认知里,虽然定州窑有刻花的,但那都是白釉,既然紫定没有出现过刻花大件,这件梅瓶就不敢断真。

“那你为啥要入手?”王老爷子问道。

“因为四千五百块我赔得起。”周至倒是说得实诚:“这样的物件儿,情愿杀错,不能放过。”

“你这也是我们馆里抢救性收购的思路。”王老爷子笑了,对一边脸色又不太好看的王陈两位研究员说道:“看,就算最后结果没对,也不能说我们的思路是错的。”

“努力提高鉴定水平就是了,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要果断的出手。”

“是。”两位研究员这才放松了下来。

周至也赶紧找话题顺便安慰二人:“主要是当时谈下来的价格的确不高,我就想着先拿下来,不行做个普通工艺品也不错。而关于紫定刻花大件这个题目,之前没做过研究,也没见过实物,下手的时候,是真不知道真假。”

“其实关于紫定,学界现在还有争议。”王老爷子说道:“因为紫定存世量太少太少,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和学者,都将北宋定窑的芝麻酱釉器,统归于紫定的范围,两者合称。”

“其实紫定的准确定义,应该是北宋定窑的芝麻酱釉器中,发生了紫色窑变的极少量珍品,如此方能够与历史记载相匹配。”

“明曹昭《格古要论》曾经有记载:‘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其中对紫的描述没有太明确,但是‘色紫’,却也是基本特征。”

“晚明着名收藏鉴赏大家项元汴的《历代名瓷图谱》当中,对紫定做了更加详细的绘制,并且注明‘宋紫定彷古蝉文鼎,紫定应作定窑紫色,…而泑色烂紫晶澈如熟蒲桃,璀璨可爱,定窑之色,白者居多,而紫墨之色者恒少,如此紫定之器,乃仅见者。’”

“可惜此图谱失传已久,但是我在出访期间,曾经在欧洲图书馆中找到一本一百多年前,由英国人翻译出版的中英对照版《历代名瓷图谱》。”

“书中介绍了五件紫定绝品,对于宋紫定彷古蝉文鼎,其描述为上面那一段。还有宋紫定窑百摺卧蚕洗水丞,描述为‘泑色紫蒨如茄花桑椹,璀璨可喜。’而对宋紫定窑蟠虬斝,表述为:‘泑色紫若茄包,晶莹润澈,”宋紫定窑小蓍草缾,表述为:‘泑色紫翠温润’。”

“最关键是这五件器物,均有手绘配图,用色的确就如这个梅瓶一般,如‘茄花桑椹’,‘璀璨可喜’。”

“书中五件器物,蝉文鼎,百摺卧蚕洗水丞,蟠虬斝,蓍草缾,都是花器,因此坊间‘紫定无花器’的说法,只是因为紫定过于稀少,导致以讹传讹而已。”

“故宫博物馆里就有两件紫定残器,是我在几十年前收的。一件是大盘,只剩了半个盘底连着一片盘沿;一件是长颈瓶,只剩下一个颈部。但上面都有定窑白釉常用的刻花纹饰。”

老头出马真是一个顶俩,随便侃侃,就是一大堆宝贵的内容。

“老爷子。”周至问道:“那书在吗?或者,能不能回忆起那书在欧洲哪家图书馆?”

“那书我带回来了的,在馆里陶瓷研究所。”

“那改天我去求周所长去。”周至心里都美坏了:“把这一段儿都拍下来。”

打消了“紫定无花器”的疑虑之后,这件刻花梅瓶就拥有了几个特征:窑变,大件,花器。

定窑芝麻酱油瓷器不少,但是同时满足这三个特征的,绝无仅有。

换句话讲,周至淘到的这个梅瓶,乃是宋代名窑当中的一件真正“孤品”,其价值一下就超过了他如今收藏的所有宋代瓷器。

哪怕是存世只有十几件的汝窑瓷器,周至自藏的汝窑印泥盒;和存世几十件的官窑瓷,周至自藏的官窑弦纹长颈瓶,在这件梅瓶面前,都成了小弟弟。

老陈比老王机灵,当即问道:“这件紫定梅瓶,不知道肘子有没有意思出手?”

“别。”王老爷子突然冲周至挤了挤眼:“我帮肘子出了鉴定意见,然后你们又跟我打报告要求收购,我再给你们批准,万一这东西有问题,那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该有的回避制度还是需要的。这物件儿就让孩子收着吧,咱们就别惦记了。”

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回护之心,谁都听得出来。

周至心里很感动,决定投桃报李:“老爷子,绵堂宅子我准备从李导手里盘下来,那院子面积挺大,条件也比这边好,我和马爷商量过了,把三进院儿后罩房给按一定安保级别装修出来,给大家做仓库用。”

“看了您这院子后,我感觉可以把那边的三进院儿整个做个罩顶,改造成和中堂相连的大连房,这样能有一百多平,到时候后仓库给马爷管理,您院儿里这些物件儿,也能匀些过去保存,让东西有更好的环境得以保护,也让这院儿舒展得开。”

这事儿之前还没和马爷商量过,是周至到这儿见到满小院儿叠房架屋的家具才有的主意。

这里随便一件黄花梨圈椅搁到后世都是上亿的东西,可如今就跟废料一样垒砌着,看得周至实在心疼。

马爷心思灵活,一听周至的说法感觉不错,当即接话:“今儿个来还有一个事儿,就是想请您过去看看,给掌掌指教,这主意成不成。”

“要成的话呢,我就通知老俞过户开工。”

对于周至的经济实力,王老爷子反倒是没有马爷他们初始周至时的那种吃惊,毕竟王老爷子自己就是打小不差钱的主,虽然几经磨难,因为自己的聪明,东西居然还保住了一部分。

老爷子说道:“院儿里边的东西都是原文博所归还回来的,当时他们拿走我两万多件古玩,一千多件字画,八千多册图书。”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还了回来,小件儿我随手处理了不少,大的就放院儿里。”

“最可惜的是荃猷收藏的香炉,当时有四十多个,都是带着紫檀和花梨的底座的,还回来的时候炉子少了三分之一,底座是一个不剩……”

老爷子的夫人叫袁荃猷,两人一辈子相濡以沫鹣鲽情深,夫人纵容老爷子,不管世道如何,经济能力如何,都由得老爷子“不务正业”,活脱脱宠出了中国一个文玩杂项的大家巨擘。

“对了师母呢?”周至跟着马爷乱叫。

“她还在画院上着班呢,不用管她,走吧我们去绵堂宅那边看看。”

“那这对儿文武俑馆里还有用吗?”周至试探着问道。

“肘子今天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抓住了犯罪分子,追回了款项,这对儿俑我替小王小陈做主,送给小朋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