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地方史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地方史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这事儿纯属机缘巧合。”周至将遇到付霞的来龙去脉给大家讲了一遍,最后才道:“虽然付霞水平还有限,不过我会把控翻译质量,主要还是她对我中华饮食之道的平等甚至有些崇拜的态度,是翻译这部书的关键。”

“这就没办法了。”朱大章其实挺好名的,听完不禁颓然:“没有老外来崇拜我的摄影作品。海外展出看来是办不成。”

“上次省展的反响不是很好嘛?”周至笑道:“下一步够一够国展,先混成‘全国知名摄影家’再说呗。”

“其实我就说着玩玩的,哪有那么好混……”

“其实也不难。”周至放下摘好的空心菜,又喝了一杯三哥递过来的乌龙茶:“我有个主意,让三哥你十年内便可以成为全国知名摄影家。”

“十年……”朱大章琢磨了一下:“怎么搞?”

周至笑道:“记录历史。”

“记录……历史?”

“对,接下来的十年,绝对是我们民族有史以来社会变化最剧烈的十年,如果用镜头将之记录下来,十年后将之拿出来展出,绝对能够轰动全国。”

“很多东西,会随着时代变化从社会中消失,但是却能够在胶片中固定下来。”

“大章哥你现在的摄影技巧已经炉火纯青了,现在就是需要抓一个主题,形成作品。”

“现在你和小六姐又不是没钱,每年抽个假期出去走一走,记录一下全国各地的变化,甚至还可以从同行手里收购每年有影响力的摄影作品的底片,作为自己的一个收藏门类。”

“十年之后再拿出来办一个展览,我觉得影响力起码是全国级的。”

周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受到上一世看到过的一个故事的启发。

薇薇安·迈尔的故事。

薇薇安·迈尔是一个保姆,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活在芝加哥的街头,她的爱好就是在工作之余,悄悄穿行在各个城市的街头,捕捉下各个生动的瞬间。

她从未将照片给人看过,甚至她自己都不可能将自己拍摄的所有胶卷冲洗出来——毕竟数量太大了。

直到2007年,她拍摄的大量底片被芝加哥当地历史学家约翰·马鲁夫发现,并且将之发布在博客上,同时为之举办展览,很快就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

薇薇安将一个米国代表性城市的二十多年的历史,用自己的视角锁在了十万多张胶片里,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记录地方史志的新方式。

而“街头摄影”这种模式,也成了摄影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

“这些年变化挺大。”这家人本身就是最好的范例,因此周至的话得到了认可,朱大章点头:“就是废点胶卷而已,现在咱也不是花不起了。”

蛮州的天气湿热,因此大家晚上习惯吃凉稀饭和凉菜,近些年当然多了啤酒。

小六姐动作麻利,腊味卤味弄了一大桌,热菜就是几个炝炒的蔬菜,大家就在花园里喝酒聊天。

这也是现在夹川人的普遍生活,以前不玩到下凉根本就无法安睡,现在小六姐家虽然有了空调,可老习惯也没丢,除了小哝哝,大家都是夜猫子。

席间义兄讲了一下自己对小六姐挂在办公室的摄影作品的理解,这下就挠着朱大章的痒处了,拉着乔老爷进屋单聊,介绍自己的存货去了。

而余三哥被老爷子不断催婚,一脸的生无可恋。

小六姐则想摆当姐的谱,关心起周至的学习来,要他好好学习,要都像这个暑假这般耽误那可不得了。

余老爷子就不禁好笑:“小六你这些话说给当年的自己听多好?也不至于考个卫校!还教育上人家肘子了。”

“老爸你就是偏心肘子!”小六姐嗔道:“我就是学习不好吃了亏,才要好好督促他嘛!我让他好好学习有错吗?这你都要偏帮!我还不能说他了?”

“能能能,说得还好。”周至递给小六姐一个卤鸭掌:“这个月的确有些废学习,接下来一个月我会补上的。”

“不过也不是白费,这次啊在首都也淘到一点好物件儿。”说完进屋取出两个锦盒:“给小六姐的礼物,还有给老爷子您的孝敬。”

“什么东西呀?”小六姐有些好奇。

待到周至将盒子打开,不禁有些失望,强撑着给自己弟弟面子,找补道:“原来是瓷器啊,家里还正缺插花的瓶子……”

“就凭你这句话,没你的份了。”余老爷子掏出眼镜来戴上,然后将一件粉青釉的琮式瓶取了出来,翻到瓶底看了底款:“肘子吓我一跳!我还想说这东西我不能收……”

“这次去首都,帮赣省文物总店认出一件赝品,顺带认识了赣省工业厅的廖厅长。”周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然后说道:“拿下了一批五字头建国瓷和7501工程瓷。”

“这件彷宋代龙泉粉青釉琮式瓶,底款是当年江西建国瓷业公司的作品,是景德第一家公营瓷厂,比共和国成立还要早一年零两个月。”

“所以它差不多是我国最早的国瓷。”

“这工艺简直绝了!”虽然说灯下不看瓷,老爷子依旧看得爱不释手:“这釉子的味儿完全对了!”

托了托手:“这重量也对。”

“我跟廖厅打听过,这是当年调用的‘滑石子’做的胎土,是仅存最好的高岭土料。”

“釉料配方里加了玛瑙,最大程度模彷了宋代釉料的特点,烧出来的影青薄而不轻,润而不浮,您老明天白天看,才知道这釉水有多漂亮。”

“这个比雍正彷烧的还漂亮!雍正彷品釉色浮光就算到了现在都还比这个滑,这玩意儿要是打个寄托款才真是鬼眼难辨啊!”

周至笑道:“那也不可能,除了釉色还有胎质,这胎说到底还是糯米胎,只是说采用失透釉的工艺,超越了雍正彷宋瓷的水平,但是和真宋瓷的香灰胎还是两回事儿。”

“你说要是拿当时这手艺,这釉水,再将胎也搞对的话……”

“那样的东西也有,比如沪市博物馆就有两件景德瓷器一厂赠送的彷品,除了釉胎结合部依旧又细小齿痕,保留了雍彷特征以外,其余特征和真品几乎相去无二了。”

“其实这件瓷器也是,您摸摸这儿……”周至让余老爷子将手放在胎釉结合部感受了一下。

“锯齿感。”

“还有这儿。”周至又让老爷子摸了摸底圈。

“灯草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