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八百八十九章 流杯池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八百八十九章 流杯池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11-14 22:44:13 来源:笔趣阁

周至给小伙伴们解说道:“上联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伸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这就是著名成语,无欲则刚的出处。”

“孔子的意思是说刚毅这个属性,应该针对公义而非私域而言,能够做到为了维护公义而百折不回,方才可以称之为‘刚’。”

“比如和尚,辛夷,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刻苦奋发,这三年来都没如何睡过一个好觉,在我眼里已经是刚毅得很了,但在孔子这里却不算,因为这是为了自己而做出的行为。”

“上联的意思,就是说孔子写完了关羽爱读的《春秋》,都没有发现一个真正的‘刚者’,而关羽他做到了。”

“下联也好理解,就是歌颂关羽能够做到这点的原因,因为他心里充满了孟夫子所说的‘浩然正气’。”

“由仁及义,这是儒家思想里一个重要的论点。以内心的‘仁’,即‘爱人之心’为起点,以正气,即能够维护自然和社会良性运转的规则为支撑,方能做到为了维护公义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步入‘义’的境界。”

“仁是想法,有了‘爱人’的想法,其实就算仁;义却是行动,能将仁的想法付诸实施,方才算义。”

“关羽做到了,所以他成了圣人。”

“知易行难。”方文玉点头:“《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里边说的第七次,‘当它吟唱颂歌,却只将会唱当做美德,从不追求歌中的意义’。”

“哈哈哈……其实我也是个假道学。”周至说道:“因为我懂这对联表述的意思,但是自己却也做不到,最多只能当个传声筒。”

说完拍了拍方文玉的肩膀:“文玉你怕是我们所有人里边,最有可能做到的人了。”

“肘子你又谦虚了,你为社会做的贡献,已经比我们大多了。”熊娇说道。

周至摆手:“但是也达不到夫子的要求啊,夫子要求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公义而行,我是为了个人兴趣爱好,第一条基本项就不达标。”

“那我都怀疑关圣人就真的达标吗?”卫非又开始抬杠了:“谁知道他怎么想的?”

“哈哈哈哈……”周至乐了:“这就是另一说了,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关圣人,是配得上这幅对联,能够坐到这个庙宇中来的关圣人,是我们心里的那个完美的关圣人,是千余年来人们对行仁蹈义这种行为的推崇和仰慕,而并非针对关羽本体了。”

从关帝庙出来,公园内还有观音阁、百佛堂、育龙池、放生舫等景点。除了历史文化、三国文化,还包含了佛教文化于一体。

点将台高处的山头上,有一座亭子,叫做“涪翁亭”,匾额由李一氓书写。白柱绿瓦,双层曲檐,飞挂翘角,十分隽妙。

涪翁是黄庭坚被贬涪州通判后的自称,很显然这亭子是吊唁黄庭坚的纪念性建筑。

过了涪翁亭再往里走,就到了公园的核心区域,流杯池。

能让黄庭坚在宜州三年,留下上百诗篇,从苦闷颓唐到于自己和世界和解的寄情之地,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

这是是一道长达三十来米,高二十多米,阔略六米,局势裂成的天然峡谷。

开阔的出口处,两侧是茂林修竹,颇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

往里走走,就会发现其自然山水条件得天独厚,几块大石高耸成山,断崖成隙,峡谷开合有度,空间高低错落。

在炎热的天气里来到这里,江上送来的清风被阴凉的岩石降下来数度,令人神清气爽。

黄庭坚便是利用这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遐迩闻名的流杯池。

流杯池呈九曲之形,两侧立八石凳,引岩缝清泉为流,文人墨客可以列坐其间,流杯饮酒,吟诗酬唱。

岩壑清奇、古树参天、意境清幽,因为人文崖气,这里很快成为宜州古八景之一,历代文人雅士吟唱之所。

自宋迄今,路过的文人墨客咏赞之作繁多,或写涪翁之高风,或颂筑池之胜绩,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怀时令之感慨,可谓雾集云屯,珠玑累累,风采纷呈。

一些诗词歌赋,便被勒刻于两侧如内倾高墙一般的岩、壑、洞、谷之旁,石刻题记从淳熙戊申年开始,共有一百多处。

坐在四方石柱一样的石凳上,周至扭头欣赏着周围的摩崖石刻,看到了不少名人的留迹,不由得感慨:“这里的人,可比我们安乐山摩崖的人出名太多了……”

“他们说那八个字是黄庭坚写的。”熊娇和刘涛住得近,肯定来过这里不少回,便给周至指着崖上,介绍起地方典故。

崖壁上有一处擘窠大字,每个字一米见方,是带颜体风味的楷书,一共八字,写的是“南极老人无量寿佛”。

周至不由得轻轻皱眉,虽然黄庭坚的大字书法也曾取法于颜真卿,但是和这八个字书风迥异,大字没有留名,但说是黄庭坚留字,似乎有点牵强了。

不过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的诗作。

周至在这里找到了几首好诗,“楚舵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洲。千寻铁锁还堪恨,空镇长江不锁愁。”

诗是陆游的,但是是不是陆游题在这里的就不知道的,应该不是,不然应该很出名才对。

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写有《夕至叙州登锁江亭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緪铁横。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此外还有一首《游流杯池》,书法诗歌都是上乘,辨认字迹,作者周至却不熟悉了,是明代人,叫李春先。

“谁将怪石劈为门,引入烟霞势欲吞。水有源头通玉液,人从谷口泛金樽。座间罗绮山花簇,席上笙簧鸟语喧。曲折劝酬情不尽,喜看明月转江村。”

除此以外,刘光弟、张大千、黄宾虹等人的字迹也跃然壁上。

“肘子,你不来一首?”熊娇问道。

“黄庭坚的诗作开宗立派,我在这儿作诗,那不是要被他笑话?”周至笑道。

“我听说你在游学的时候做过一首回文诗,把七中的高手都震了?”刘涛问道:“好像是写欧阳修的?”

“什么把高手震了,人家现在已经是北大中文系的了。”周至笑道:“河东河西,都不用等三年了。”

“说起来黄庭坚是少有的神童,小小年纪诗词创作上就有老大的名声,结果还是一生蹉跎不得志。看那儿,那首诗就是别人写在这里劝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