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三十五章 该有个正儿八经的博物馆

说着开始朝古画上喷水:“其实古代字画修复使用的材料很简单,主要就是水,浆糊,纸张,剩下的就是手法和耐心。”

“像这些虫蛀和断裂的地方,需要重新弥补和粘连起来,用的材料最好是和原作相同的材料。”

“这些图使用的是乾隆御制的仿明仁殿纸,非常的珍贵,我们费劲千方百计,才从故宫调剂到几十张,一点都不敢浪费的。”

喷完水,周至开始根据画心的残损,将新得的明仁殿纸按照画心伤口的大小,裁剪出小纸条和小纸片来,刷上清水,一点一点地粘补到画心上。

这是一项繁复细致的工作,粘合之前还要厘清纸张的纤维走向,笔墨线条的方向,不能产生错位,线条缺失的地方需要在脑海中补上缺失,将之联接起来。

这其实也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后期修补好后,还用用笔墨将缺失的这部分根据画意添补起来,最终才能修复到完美如新的程度。

当然这是针对清代字画而言的,如果是明代以前,那大多数修复者又讲究一个“修旧如旧”,往往故意留下一些无伤大雅的残损和污渍,以求保留书画的“古意”了。

一开始周至还给大家介绍一下修复的技巧和流程什么的,干着干着,渐渐也就安静了下来,变得专心致志了。

他的手脚很麻利,右手同时拿着笔刷,竹签和毛笔调整接缝宽窄和图画碎块手法极度熟练,敷贴修补材料也是快准狠。

任何手艺当你提高到一定的境界后,带给人的,一定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哪怕是你在给庄稼浇农家肥,都是如此。

如今的周至,已经差不多达到《卖油翁》里边“无他,唯手熟尔”的程度了。

很快,四幅古画的这一轮修补就到了尾声,桌上那个可爱的计时器“啪嗒”跳动了一下,声音很轻,但是足以将大家从“沉浸式观赏”当中唤醒过来。

“袁所,这几位都是我们这一届的同学。”周至抬起头:“他们对古籍修复工作都感到好奇,我就带他们来看看。”

所有人这才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穿着白大褂,气质优雅,一头白发的女士。

“大家好。”袁所长微笑道,声音很轻柔:“欢迎大家,我们古籍修复所需要像肘子这样的修复人才,要是你们有志于此的话,我们所是非常欢迎的。”

李一佳是好动活泼的性格,刚才太投入了没觉得,现在就感觉心脏真的有了些衰弱,呼吸也有点气紧,吐了吐舌头:“这活太累,我怕是干不了。”

她这样一说,所有人都升起了这样的感觉,对呀,明明就是站在这儿看肘子工作,啥都没干,怎么突然感觉有点疲累了呢?

“你们都是第一次看这样的工作吧?”袁所长笑道:“刚开始的确是有些不习惯的,日子长了就好了。”

大家闲话间,周至已经将剩下的最后一点活干完了,将大木板重新搁到墙上:“袁所长你看,乾隆仿明仁堂纸原装的。”

“多亏了你了。”袁所长笑道:“靠我可要不来。故宫等着修的乾隆朝画作怕是比我们多。”

“咱这也是国一。”周至笑道:“都是到顶了的东西,乾隆朝的画作也不见得全都评得上,倒也不用谦让。”

李一佳看着墙上贴着的四张带补丁的画,完全看不出什么地方好,能让袁所长如同看宝贝一样惊喜。

周至解释道:“这才完成了两道工序,你们现在看到的是背面,之后还要覆裱,翻揭,笔墨修复,最后重新装裱成册,活还很多呢。”

“不过现在最基础的工作已经完成,而现在这一步工作,能够决定今后修复所能够达到的还原高度,袁所长高兴的是这个,对不对呀所长?”

“对。”袁所长笑道:“现在看来,修复后的《巴蜀全图》,差不多能够达到原作原样,除了无法避免的老化,与创作初成时的纸本背稿别无二致。”

众人也是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袁所长这话是多高的评价。

和袁所长告了别,大家从修复所出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潜意第一句话就是:“这勤工俭学可不好干。”

李东平也心有戚戚:“看的时候不觉得,那怪闹钟啪嗒一响才发现,差点憋死我了。”

“不过我觉得肘子这工作挺伟大的。”李一佳觉得专注到极致的男人真是太帅了,刚刚她看周至看得有些入迷。

不过现在却有些担心:“要是把画弄坏了怎么办?要赔的话得赔多少钱?”

“那不是钱的问题。”周至笑道:“举个例子吧,倒卖国家一级文物,在犯罪情节里就属于特别严重,法院判决最低都得是五年以上。”

“《巴蜀全图》是孤品,根本就没法用价格来衡量,要是破坏的话,那得分主观还是客观,分破坏程度,修复所是有制度规定的。”

“这么吓人,那今天带我们去参观,是不是已经违规了呀?”童晓琳吐了吐舌头:“还给袁所长抓了个正着。”

“理论上说的确违规了。”周至笑道:“不过这事儿我早就跟袁所长提过,修复古籍不能仅靠有限的这点力量,应该把能动员的都动员起来,只要是对此有兴趣的,我们都应该欢迎大家来做更深入的了解。说不定就能发现更多的同道中人呢?”

“因此啊,我跟袁所长建议搞一个带大玻璃窗的半开放工作空间,也搞一个类似白宫参观那样的‘开放日’,把具体的修复工作展示给好奇的人看,能多吸引一些关注,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增加一点常识,总之都是好的嘛。”

张潜意说道:“原来我们学校还有这么多神秘的地方,以前都不知道,对外也没啥名声。”

“你们太小看我们学校了,这里动物标本就有十四万件,植物八十万件,人文类八万多件套啊,”周至说道:“其中三星堆文物,邛窑文物,唐代龙兴寺文物,都是蜀大学者率先发现研究的,还有清代民俗用品系列,蜀中丝绸制品系列,藏地文物系列,非常可观的。”

说完突然停下了脚步:“我觉得蜀大真该有个正儿八经的博物馆……”

没有?那不是问题,凭自己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捐一个呀。

要是不想当显眼包,也有信心拉来一帮人,“共襄盛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