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开馆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开馆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10 21:48:17 来源:笔趣阁

第一件事就是瀚文大字库工程的全线验收通过,三期字库一共收录汉字、韩文汉字、日文汉字,以及三国文字字根,特殊表意符号等字符共计103654个。

于此同时,作为瀚文大字库工程的附属成果之一,冷玉龙、韦一心编纂的《中华字海》,也同步完成了数字化工作。

这其实是一个尝试,三期字库增补的汉字主要就来自于两位老师兄的这部著作,两位老师兄大公无私地捐赠出《中华字海》的字卡档案,让瀚文大字库项目得以提前完成,投桃报李,项目组也将《中华字海》作为第一部由瀚文字库完成数字化的书籍,予以发布。

毫无疑问,升级版瀚文字库通过国家验收,标识着中文信息化处理的完美标准正式完成,从今后全世界的中文环境,都必将向这个字库看齐,中文,在信息世界里实现了彻底统一,未来的中文信息世界,将再也不会出现周至穿越过来那一世的混乱。

光这一点,能够给未来整个汉语信息环境节省的资金,起码得以百亿为单位。

这是周至穿越过来,用自己的影响和能力,为国家所作的第一件称得上“伟大”的成就,周至心里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当然了,国家也没有薄待功臣,各种表彰奖励纷至沓来,瀚文大字库连续获得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三大最高奖项。

就连松井造和金淳一,都获得了相应嘉奖。

第二件大喜事,就是蜀大在正式合并校区之后的重大建设项目,蜀大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了。

第一批在试营业期间,获准进入参观的,当然就是刚刚考试完毕的全校师生。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两万平方米,展厅分四层,常设有自然陈列馆、考古学陈列馆、石刻艺术陈列馆、民俗学陈列馆、民族学陈列馆、古代瓷器厅、古代服饰艺术厅、书画艺术厅等几个基本展馆,长期展区面积七千平方米,长期展出文物两千件以上。

除了自然馆陈列的动植物化石,标本外,长期展区的石刻艺术展厅,以唐代龙兴寺佛教石刻造像群为主,展示了汉、唐石刻艺术。

考古学陈列馆以展示巴蜀文明为主,包含宝墩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早期出土的玉器、石器,以及先秦巴蜀青铜器等。

民俗学陈列馆主要展示清末民国民俗文物。原拟含婚、艺、书、影四个主题。

周至捐赠出欧阳友鹤的“私房行头”后,直接让民俗馆还多出了“戏”这个主题。

民族学陈列馆,以西南民族风物,尤以四川雪区,彝区,羌族文物为重点,是放眼全国都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展馆。

书画艺术厅就是周至这段时间点工作重点了,主要陈列明清两代书画,宋代以来珍本书籍,碑拓。

古代服饰艺术厅主要陈列清代至民国传统服饰和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周至同样将欧阳友鹤收藏的两箱女服捐赠给了学校,还说服杨大师捐赠了一批蜀锦,蜀绣藏品,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陈设。

古代瓷器厅包含了宋、元、明、清名窑精品,最特别的就是周至鉴定出来的蜀中名窑——邛窑,隆昌窑,大邑窑的瓷器,也成了蜀大博物馆在国内极具特色的一个专题。

除了这些展厅以外,蜀大这次还搞了一个专题展览——蜀大博物馆贡献人暨学人作品展。

这个专题馆展出了从蜀大建立之初,对博物馆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历史照片,介绍文字,所捐赠的藏品,以及学校历届教授学者乃至同学创作的书画作品。

其中包括葛维汉、郑德坤、闻宥、成恩元、梁钊韬、童恩正等历任馆长的事迹介绍,也有如李一氓、冯汉骥、林名均等捐赠者和研究学者的事迹简介。

学人作品展里包括了许多在蜀大工作学习过的名人,美术家,书法家的作品,就连周至的一幅仿山谷书风的行楷楹联也被选入了其中:

琴台墨运逍遥路,天府文名浩荡心。

这次开展毫无疑问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书画馆,蜀大第一次将平日里珍藏的宋、元、明、清四代书画同时呈展,这不光是蜀大的大事儿,同时还是蜀中文博,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次大展。

过了这个村,将来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出于书画保护的目的,这些藏品将来最多只进行轮展,甚至只展出复制品,真品将难得一见了。

书画馆,毫无疑问是这次开馆最重要的地方,其中宋代佛像图轴,黄公望、王蒙《春山吟哦图轴》,李一氓捐赠的《白阳白阳石涛书画册页》,沈周《仿倪云林笔意图轴》,文征明的《仿王蒙笔意山水图轴》,柳如是《草虫图册页》等宋明画作,毫无疑问成了让全国震惊的展品。

人们震惊的不仅仅是这些画作的精到,珍贵,更震惊的是它们的修复工艺。

这些古画的画面依然古意盎然,但是看不出修补的痕迹,画面洁净空灵,笔墨钩连接续,色彩典雅明晰,让人竟然看不出到底在哪些地方修补过,好像是从创作完成之日起,就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在最佳的保存环境下一直保留到这次展出时才首次打开一般。

只有经历过这两个月攻关的书画修复小组,才能够明白大家在其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其余从“吴门画派”的陆治、周之冕,到“吴派”的董其昌、陈继儒、周天球、李日华;

从清代“四僧”的朱耷、石涛、弘仁,到清代“四王”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再如“金陵画派”的樊沂、邹喆、武丹、王概,“黄山画派”的戴本孝,“常州画派”的恽寿平,“扬州画派”的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鱓、黄慎、李方膺。

再如近现代著名书画家赵雍、陈洪绶、魏之克、方以智、高其佩、高凤翰,李世倬、邓石如、吴昌硕、张大千、徐悲鸿等。

这一次蜀大博物馆将之尽数都展示了出来,震惊了全国人民。

一个大学博物馆,竟然收藏了这么多重量级的藏品,还将之保藏恢复得如此之好!

一时间各路参观者,采访者纷至沓来,让蜀大校园在放假之前,变得热闹非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