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崔如拙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崔如拙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10 21:48:17 来源:笔趣阁

“什么东西?”启老爷子问道。

“说起来也是运气好。”周至笑道:“上次来逛海潮庵,在里边发现了两块石碑,其中一首诗是宋西陂的《春日过银锭桥》。”

“刚好我收有一幅禹之鼎的《西陂授砚图》,了解了宋荦的生平,学问深厚精湛,知道他是康熙的御用书画鉴定师之一。”

“这次淘宅子得到的那批软片儿上,我看到有‘西陂诗老’和‘商丘宋荦审定真迹’两枚印章,就知道上好货了。”

“所以那块碑我要拿走,要不是它,我对放鸭翁的印象就不会这么深,搞不好这回就错过了机会。”

这批画作不好聊出处,搞不好会清查出幺外祖祖一些不为人知的灰色往事,周至决定用这种方式瞒过所有人。

而且他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的,只不过说得巧妙,让人会自动脑补成他在蜀中淘宅寻宝捡漏所得,哪怕用测谎机来测试,都测不出任何毛病。

“那应该没问题。”启老爷子这才松了口气:“那两块碑,搬到岁华轩这边来就是。”

说起来那十套宅子是周至平均五十万港币一套从杰西成那里买过来的,算下来差不多六十万人民币一套,不过十套宅子本身有大有小,海潮庵这套就是大的,价值应该在八十万人民币左右。

再加上装修改造,造价其实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万人民币。

等到后世,这套院子起码值好几个亿。

但是周至不觉得自己会亏,还是之前那个算法,后世石涛一幅画起码百万,三百一十副罗汉,起码三十个亿。

著名的书画家、收藏鉴赏大家吴湖帆先生曾经中肯地评价过:“(石师)画人物最佳,远胜山水。山水则愈细愈妙。后之学者,从横暴处求石师,远矣!”

其实任何画家都是一样,画人物的价格,绝对在山水花鸟之上,因此说三百一十副罗汉将来值三十个亿,这还是往保守了说。

何况就算不值,周至也必须换,因为四合院儿常有,而石涛人物册页不常有。

崔如拙的住处就在首都画院边上,是個大杂院儿,杂院儿里的房子加上瓦顶后高度也才六米,还改造成了两层,下层几乎只有过道才能完全立起身子,稍微偏离通道的地方就得弯腰。

房子里边还没有厕所,整个杂院儿有十来户人家,共用着一处公厕,让周至想起来一件事儿,好像魔岩三杰里头的窦维也是住在这样的地方,然后那张著名的王靖雯倒马桶的照片就给娱乐记者拍到了。

沿着木梯爬上二楼,这里两边不是屋顶的地方同样没法站直身子,不过对于画家来说倒是无所谓,因为那里都是堆放杂物的地方。

画画的中心位置倒是宽敞,摆着一张又长又大的桌子,周至倒是好奇是怎么搬进来的。

一个宽脸的壮汉正在伏案涂抹,特别的是他的手里没有笔,而是直接用手指蘸墨,就这样徒手在宣纸上涂抹作画!

指画!

指画是中国画里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品种,据传是出自唐代,但是直到清代,才有大量的指画作品开始出现,其创始者是扬州八怪里李鱓的老师高其佩。

相传高其佩工诗善画,所绘人物山水,均苍浑沉厚,尤善指画,晚年遂不再用笔。

《国朝画征录》中记载:“高且园善指画,画人、山水花鸟、鱼虫、鸟兽,天资超迈,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

而且“倾刻数十幅,……无不绝人”,人以为有“叱石成羊”之妙。

其后还有一位著名画家,同样擅长指画,那就是潘天寿。

桌面的长度有两米半,但是这个长现在变成了宽,桌下还摞了一摞的宣纸,看样子是已经创作好了的稿件。

“老崔这是在干啥?”马爷跟作画的大汉打招呼。

“打草稿,哎哟王老爷子你怎么来了?你看我这里乱七八糟的,你让马爷招呼一声,我到隔壁画院去见你嘛!”

“别慌着给我打招呼,看看还有谁来了?”因为袁夫人就在画院工作,王老爷子看起来和崔如拙并不陌生,笑着让他先和别人打招呼。

“启……启老?”对于国画来说,书法是不能分家的,作为第一届书法协会会长,启老在书画界不可能没人认识。

“你的册页鉴定,他可也是出了大力的。”王老爷子笑道:“这位小朋友,就是什刹海海潮庵的东主。”

“要不我们出去再说?”这阁楼上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启老站在了楼梯口周至就只有站在楼梯上,只露出了半边身子说道:“这地方实在是有点窄,要不带上东西,我们去海潮庵那边聊?那边宽敞得多。”

“崔老师这是在准备一幅大画吧?九米半乘两米半那种?”

“这小兄弟是东主?”崔如拙很震惊,然而他更加震惊于周至的后一句话:“你怎么知道我准备创作大画?”

其实原因很简单,周至已经回忆起来这人是谁了。

还得再过二十年,面前这位画家的价值才能真正被世人所认可,他现在计划描绘的这幅大画,在周至穿越过来的那个时空里,拍卖出了上亿的天价,成为美术圈“亿元俱乐部”的大佬之一。

也不知道上一个时空里崔如拙是在哪里创作他的巨幅作品的,估计就是在隔壁的首都画院,不过这一世,看来应该是能够拥有足够他创作的开阔空间了。

大家都觉得周至说得有道理,这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墨水,真不是看古画的地方,于是又从阁楼里退出来,崔如拙洗干净了手,拎起了一个箱子,大家又上了马爷的切诺基,一起前往海潮庵。

夏天的什刹海很热闹,现在是暑假,这个年头来一趟首都可不容易,基本上有机会来京出差的家长,基本也会带着孩子出来见见世面,什刹海按照后世的话讲,也属于“网红打卡点”之一,因此热闹非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