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新兴托拉斯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新兴托拉斯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10 21:48:17 来源:笔趣阁

从这些角度来看,周至还真没有办法反驳杨和的这个选择,唯一能够否定他的,就是对于自己的学业没有继续坚持。

可是坚持学业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像周至这样的兴趣和爱好,还是像大多数大学生那样,为了几年后的一份相对稳定,轻松,收益不错的工作?

很明显杨和是为了后者,而现在即便是不坚持学业,杨和也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那么坚持学业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这事儿你们再劝劝吧,毕竟要是连个文凭都没有,将来别的单位很难承认他的能力。”周至已经想不出别的理由了,只好这样跟江舒意说道:“等我从国外回来,我再找他好好谈一次,即便是不上学了,也要进一家比较有前途的公司,比如四叶草。”

听到这里江舒意算是松了口气,在电话那头说道:“嗯,知道了,我们也知道你肯定会支持杨和走他最好的路的。”

“这个我可没说啊!”周至赶快否认:“前提是老杨头和杨妈也同意和尚这样干。”

“杨爸比你开明多了。”周至似乎看到了江舒意在电话那头跟他做了个鬼脸:“杨爸知道后,说百担书不如一门技,能趁着年轻赚几年红火钱,将来调头转身都容易,所以挺支持杨和的。”

得,周至差点忘了,老杨头自己就是十四岁闯荡江湖,跟着船帮上下三江两河,最后闯出好大一番事业,成为夹川县里第一个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还真成了一屋养不出二样人了。

经过这么一番对话,周至也就不好再跟江舒意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了,只简单说了几句请她代问叔叔阿姨好之类的话,便将电话挂断了。

放下电话后周至就开始反思,杨和,自己老妈,这么多人没有第一时间找自己商量,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显然,主要是担心自己会反对,而自己的反对,似乎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压力。

轻轻叹了口气,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成了朋友和亲长的压力了?

第二天一早,周至跟随着代表团,乘坐飞机前往南韩。

现在的目的地还叫汉城,沪上过去其实很近,甚至比到蜀都还近了三分之一,也就一千公里,飞机飞行只需要两个小时。

落地后,周至和胡长风,还有华虹集团的代表成员小组,直接就被张思洛和金淳一陪同着上了三星集团派来的子弹头商旅车,前往集团总部。

在张思洛的介绍下,三星集团的发展史颇有些有趣。

这家集团最早是一家向中国京城和满洲发干鱼,水果蔬菜的公司,开局就给周至整迷糊了。

南韩三星公司,是一家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公司,这特么也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匪夷所思的原因一是南韩哪儿来的这么些农产品,二是中国哪些人消费这些农产品。

再一打听那是一九三八年,周至就有些明白了。

后来就慢慢开始搞制糖,制药,毛纺,造纸,百货,保险,最终在七八十年代,开始涉足电子业和重工业。

接下来就走上了开挂之路,当然这也和老美的产业转移战略息息相关。

之前的三星只为本国市场生产半导体,然而在八三年底,成功开发出64KDRAM的VLSI芯片,从此成为世界半导体产品领导者。

八五年,三星成立了数据系统,成为世界先进的系统集成、系统管理、咨询,以及网络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的领导者。

技术的红利也让三星反过来越发重视技术,八八年,二代继任者李健熙宣布公司开始“二次创业”,兼并了KOCA信用卡公司。

九零年,三星电子开发出世界第三款16MDRAM。

九二年,三星电子采用统一的经营结构;三月,开发出10.4英寸TFT-LCD面板。八月三星电子开发出世界第一个64MDRAM机生产厂,十月开始在中国设厂生产电子产品;年底成立果川信息网络中心;

中间,三星电子还收购了德国WF,兼并了美国HMS;今年三星综合技术研究院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8mmVCR。

今年三星宣布进入“新经营”时代,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其17种不同的产品,从半导体到计算机显示器,从TFT-LCD显示屏到彩色显像管,全方位地开始世界领导者地位的争夺。

当然了,这还只是电子工业这一部分的成就,其余的如飞机发动机、造船、金融、化学等诸多领域,也都是如此。

一个大托拉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东北亚冉冉升起。

“其实集团在国内开展业务很早的。”张思洛说道:“九二年就在我国津海设立VTR生产法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世界上第一款64MDRAM,就是三星电子在津海的制造厂生产出来的。”

“这个我倒是知道。”周至笑道:“但是成本还是偏高了,而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你们不接受国产晶圆片,导致我们也不得不舍近求远,最终选择了岛国的记忆棒。”

说起这个张思洛就不由得摇头苦笑,三星电子不想用809工程制造的晶圆,想要扼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上游,华虹集团反手就不用三星电子在国内生产的记忆棒,扼杀三星电子在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下游。

说到底这就是商战,而所谓高端的商战,往往就是这样的简单粗暴。

之前之所以敢这样拿捏国内晶圆厂,是三星对中国国产半导体产业压根都没有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站在实力的角度,吃定了国内。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国内却及时拿出了三款优良的数码芯片,两款优秀的数码产品,一下子倒转了风水,眼看着对方就要拿下几百亿美元的市场,不由得三星不急了。

“其实之前我一直在积极推动津海制造厂接受国产晶圆,”张思洛苦笑道:“不过因为能力有限,方案没有得到总部的认可。”

“可能也是因为64M记忆棒价格昂贵,很难有合适的产品与之匹配的原因吧。”张思洛笑道:“相信胡董和周先生的到来,远比思洛更加有说服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