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施家祠和禹王宫

长江中游的江边村镇正特格局,房屋造型基本都差不多,珍溪镇和周至熟悉的夹川榕山镇,白沙镇,看上去也几乎一个样子。

基本就是沿着江边和西边有一条沿河路,沿河路的两边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沿着码头还有一条石阶道路,一直通往山坡高处,上面一般都有宫观,庙宇这类建筑。

珍溪的确名不见经传,涪陵文化馆的人已经在码头这儿等着周至一行了,结果一听介绍周至不由得吓了一大跳,原来这个地方,传说是大名鼎鼎的先秦人物,巴清,也就是寡妇清的诞生地。

巴清是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为秦始皇陵提供了大量的水银,因其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与另外一位大商人大牧主乌氏倮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其后秦始皇将她留在咸阳客居,颐养天年。巴死后秦始皇为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昭天下。

此外还有诸多的汉墓。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施家祠堂是一座清代建筑,兼具传统民居和祠堂像结合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七百平方米。

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面临长江,面宽三间,南北四台阶三层,构成三进三天井四合院的布局结构。

这座连带着造像的神龛也算是有价值的,下头还有一个石雕的神龟,和一般驮碑的龙子赑屃不一样的是,这个神龟的嘴里还叼着一卷书卷。

简朴庄重的意思,就是这里对于研究清代川南民居,祠堂的格局,方位,规制等等都有研究价值,但是从收藏价值来讲却就乏善可陈了。

前有照壁,内有回廊,大小房间二十多间,是当地清代进士,翰林院编修施纪云与施愚父子三代发迹后修建起来的。

这套民居相当完整,但是施家似乎秉承了低调的风格虽然规模完整宏大,但是却没有什么过度的装饰,整体显得简朴庄重。

说完拿手大致比划了一下:“那里,渠溪口薛家村以下,一直到上游禹王宫一带,临江的那面将全部被淹掉。”

“市里已经学习过了,淹没区将淹没城市两座、县城十一座、集镇一百一十四个,需要搬迁安置移民一百二十多万。光看这个人数,就知道国家这是下了大决心了。”

蜀中最多的就是金丝楠,其余稀有木材如紫檀木,黄花梨,花梨,鸡翅木,铁力木,乌木,黑檀木和红木,也曾在历史各个时期留存或者进口过。

乌木其实是木料沉入水中,经过千万年冲刷,木质细胞内的空腔被矿物乘积填充后的产物,它结构细而匀,材质硬重,没有木材的气味,却具备光泽和油脂感,沉于水,色黑似紫檀而更加细密,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水中也不会腐坏。

“这地方当真是不错啊,将来开发成修养之地,冬暖夏凉很舒服的。”周至觉得身心愉悦。

“就是大冰川,大风雪都来不了的地方,是吧?”周至一转念,明白了老许的意思,笑了。

巴清现在在国内并不出名,还需要等到黄易的《寻秦记》风行天下,并且被TVB拍成大受欢迎的连续剧以后,方才广为人知。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ed

是的,从一开始周至就给文保基金定下了这样的路子,对于明确会被淹没损毁,又没有任何单位组织愿意接手承担,本身却又并非没有价值的材料,基金会也会将之收集起来,将来用作修建三峡民居博物馆的材料,或者等待升值后转手卖出去,用来回笼资金。

在珍溪的禹王宫,周至就发现了一座乌木神座和禹王雕像。

唯一有两处地方,分别是门前的照壁,以及祠堂头上极具特色,他处难得见到的船型石雕门楼。

照壁上有五处精细的砖雕,另外还有两侧用青花瓷碎瓷片拼出来的对联。

“现在大家都等着搬迁,那些名胜古迹地方上以前就没有能力加以保护,主打一个维持原状,现在,更是指望不上了。”

船型石雕门楼的上方雕刻着诸多的戏剧神仙人物,下方则是瑞兽灵草,从工艺来说都是非常顶级的,也是整个施家大院儿唯二两处奢华的地方。

原来是用乌木打造的,也就难怪其不腐,周至也算是破了一个案子了。

包括一些目前难以列入文物保护等级的瓷器,金属器,造像,建筑构件等,也是如此处理。

“这话就别再乡亲们面前提。”负责介绍的涪陵文化馆老许就笑道:“冬暖夏凉,就意味着五谷不收。前几年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的老师来我们这儿考察,说我们这里孑遗植物有芒萁、里白、金毛狗、凤尾蕨、石松、海金沙、水杉、银杏等,完全称得上是‘第三纪植物避难所’。”

有这样的底蕴在,珍溪在明清时期便建有九宫十八庙,还有按照当时流行定出的“珍溪八景”。

珍溪是一条好像夹川高洞河那样的小河,小河还有几条小支流如小珍溪,渠溪河,碧溪河,周围绿树成荫,冬暖夏凉,当大家一起走上横街石板路上后,虽然在酷暑,却已经感觉不到多少暑气了。

以三峡文保基金的能力,也就只能将这两处地方拆走,剩下的就只有看木料里边有价值的抬走,将来有机会倒倒手,还能够冲抵掉一部分的成本。

到现在已经很多都消失了,不过万天宫、禹王宫,施家祠堂、宴家院子等地方还在。

这是大禹治水到洛水,神龟献书的典故,加上伏羲在黄河遇到龙马献的图,合称“河图洛书”。

禹王宫全国到处都是,因为禹王曾经会盟诸侯于涂山,因此禹王宫又称涂山祠,一般是将禹王和涂山氏夫妻一起祭祀,越容易出水患的地方,大家对禹王宫的建造就越是隆重,希望借助大禹夫妻的法力,镇压住水患。

珍溪禹王宫的珍贵程度只能说一般,只有这个带像神龛需要搬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