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零三十章 细节与区别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零三十章 细节与区别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04 23:27:32 来源:笔趣阁

一听这话周至在心底里就不由得暗暗翻起了白眼儿,徐老头当真是个老小孩儿性格,明明在这头指导自己进行复古绢料的制造,做旧,那头却一点不跟自己学生讲,就这样把他们干吊着。

不由得学生们不着急,这是明四家中最著名的唐伯虎的画作,在周星星的新版《唐伯虎点秋香》风靡华人世界后,连带着他的书画作品拍卖价都上了一个台阶。

这也可能是徐邦达为了刺激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刻意为之,不过效果看起来好像还不错,无论如何,至少一部厚厚的修复方案是搞出来了的。

周至只好将方案先接过,不过没有打开来翻看,而是对工作人员说道:“不如你们就着画心,给我讲讲你们的前期处理和修复方案吧。”

“啊是这样的,此件唐寅山水图的画芯为绢本质地,因为纤维编织的关系,年代久远,画芯表面附着不同程度的污迹,又因为画面破损非常多,且已经老化脆弱,所以我们在徐老的指导下,先用柔软的毛笔轻轻除去表面的灰尘,对于一些顽固的污迹,用锋利的小刀轻轻刮去,完成这道工序以后,才开始就清洗前的工作。”

“因为担心墨色在绢本上的保持度,我们首先用毛笔蘸清水在局部的墨色处做一下稳定性测试,确保墨色稳定不会遇水墨化,然后开始清洗画芯。”

周至点头,这也是纸本和绢本的细节区别,绢本强度在一定时间内比纸本强得多,画卷效果也要胜过纸本,但是保持性却因为材料的关系,远远不如纸本。

这也是绢本特别重视胶矾使用的原因,这其实也是一种固化工艺,但是这个工艺随着年代的推进,却容易造成脱胶脱色,书法还好,尤其是工笔重彩的绢本绘画,以及生绢为材质的书法作品,墨色和颜料是很不稳定的,洇、跑、脱、掉,几乎是通病。

因此保持度测试,是绢本修复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道工序,如果发现保持性不行,那就需要在清洗前增加一道固化色彩墨迹的工艺。

其实固化的方法说起来也简单,不过就是胶矾,浆水,水油纸。

不过具体的配料浓度和使用手法,各家就有各家的本事儿了,荣宝斋在这方面,差不多可以算是行业龙头了。

清洗的过程中可以洗去一部分日积月累的灰尘和局部污迹,可以使画面干净明亮,还有一个作用是为了让画芯和托纸遇水,使得原本的糨糊黏性降低容易分离,为接下来揭裱做准备。

同时还要利用药水去除虫蛀,细菌等生物酸蚀降解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画面颜色污染,将这些污渍去除之后,用干毛巾将画面的水分逐渐吸干。

画芯清洗完成后,就要准备好水油纸与薄浆。

糊水油纸的作用,是不使破碎的绢画芯移动,这个水油纸用浆的厚度,是根据画面破旧的程度来决定的,掌握好刷水油纸用浆的厚薄度,是各家装裱门派的本门功夫,也是装裱过程当中,最考验匠人功夫底子的工序之一。

因为绢本材料和水油纸的韧性不同,拉力不同,为防止崩裂,所以一定要加上两层宣纸保护好。

这一点也是绢本和纸本不同。

水油纸是糊在画芯正面上的,托好画芯之后,再将之整件翻身,背面朝上的放在裱画桌上,用棕刷刷平,下一步就可以揭画芯了。

在古字画修复工作里,揭画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行内甚至有个说法,一张古旧字画的生命能否延续,全看揭工。

揭不好,比如出现揭荒、揭去画意等失误,就会让这张字画失去活力,失去生命力。

所谓揭荒,就是揭过了头,揭裱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去除背裱,要是在这个过程中伤了画心,就叫“揭荒”。

而所谓“揭去画意”,结果比揭荒还要严重,就是在揭裱的过程中不但伤害了画芯,甚至伤害到了画面中的重要信息构成,比如书法中的重要笔意构成部分,图画中的重要人物部分,核心山水部分,视觉中心部分,破坏了局部甚至全局的构图,审美,气韵,这样的问题就可怕了。

之所以说是“问题”而不是“失误”,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根本是无法避免的。

比如唐代画家韩滉的传世之作,著名的绢本《五牛图》,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后回到祖国时,画卷已经伤痕累累,洞蚀、霉斑遍布其身,画中五头牛身上多处补纸、接笔已经变色,画心有明显空壳。

揭去托纸以后,发现前人重裱时的“揭荒”,就留下了四十一处;仅在画意上,即出现在五头牛的身上的洞,就有五十五处,最多的一头牛身上有十五个,最少的也有四个。

全靠了当时国内顶级的修复专家孙承枝带领着故宫古书画修复团队,经过八个多月的精心修补,才将《五牛图》修复完成。

验收的专家组对修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画在补配处全色及接笔不露丝毫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几乎做到了天衣无缝。

后来人们才知道,光是揭除画心的旧托纸,孙承枝就整整用了五天的时间。

虽然说唐寅山水镜片,无论价值,大小,伤损程度,都无法和《五牛图》相比,但是操作的时候依旧需要非常细心。揭命纸的时候往往还会遇到各种“惊喜”,也就是事先看不到的破损和伤害,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这种情况,就需要一边开会研究,一边重新修改方案。

“揭去两层覆背纸后,托绢上还留下一层托纸,因之前观察到画芯多处起空,所以我们原计划决定把整块托绢揭起来后,在画芯上补浆,补完浆之后再把托绢还原。”工作人员给周至介绍道:“结果在揭的时候发现单张绢太薄,绢的经纬线,尤其是旧裱修复前就已经损伤的那部分伤口附近的经纬线,非常容易走动,所以我们只好修改方案,先保留绢上这层托纸,暂不揭去。这样还可以起到固定这托绢的作用。”

“那就要隔纸补浆了。”周至是内行,工作人员一说他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从画病起空处着手,将托纸和托绢一起与画芯分离,画芯处用注射器补上调制好的浓浆,补完后再把托绢慢慢刷下去还原。”

“待到初步大体固定后,再开始从四面将绢上托纸揭去,同时用排刷补浆,保证托绢和画芯固定不移动。”

“去掉托纸,就可以精心去除托绢,只留下画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