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零四十一章 改写历史的文物

这个世界往往就是这样的神奇,人与人之间的感觉非常的奇妙,有时候周至都只能将之归类于神秘学当中的“气场”。

比如王老爷子和启老爷子,大家相隔数千公里,结果却是一见如故,比自己的子弟都还要亲近,几乎都将他当做忘年之交,教导耐心竭力,遇事信任帮扶,价值千万的财富半卖半赠,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宝贝寻找一个值得托付的继承人,同时还生怕给他增加太多压力,用爱护珍惜来形容都不为过了。

在别人的眼中,周至何尝又不是遇到大贵人了,而且这样的大贵人还远不止一个两个。

比如四表舅,比如辜家三代,比如港岛李家。

留了传呼的都是长辈,很多电话必须马上就回,于是周至摸出大哥大来开始挨着回话。

大多数电话只是向他表达祝贺,除了四表舅和干爹外,其实并不理解三件造像的价值。

四表舅却很清楚这是超过了发现新莽冲压钱的重要成就,除了感谢周至考察三峡一路给他寄去的书法拓片,同时还提醒周至,造像后面供奉牌上的魏碑书法非常精妙,问他有没有高清照片,让周至别忘了寄给他。

同时还对周至处理造像的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他过于贪功,处理得草率了。虽然夹苎干漆造像号称千年不腐,周至处理的思路也对,但是考古抢救文物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池,因为那些珍贵的宝藏,根本不会给你任何反悔的机会。

比如曾经耗费大力发掘的定陵,最后对无数文物造成的伤害是不可恢复的,这才导致了国家从此决定除非抢救性发掘外,对于深埋于地下的古代墓葬,那是能不动就不动。

周至当然只能乖乖受教,表示下次一定注意,主要是那就是一时兴起的举动,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三个粗陋无比的吞口菩萨里面包裹着那么重要精美的三个造像。

这也的确与遂州金鱼村王家菜地出土那批瓷器一般,成为文物史上又一道谜题了。

就在三年多前,遂州金鱼村王家菜地一个农民在挖土坑的时候,发现一件绿锈斑斑的铜斗,接着在一堆黑褐色的泥土里,发现了一堆青白色的瓷器。

消息很快传到当地文物部门,经过抢救性发掘,一个堆满瓷器的窖穴露了出来。层层叠叠的瓷器形态各异,堆放有序,其数量、品种之多,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经过清点,坑内共出土器物一千零五件,其中瓷器九百八十五件,包括江西景德镇影青瓷六百件,浙江龙泉窑青瓷三百四十二件,另外还有广元窑、定窑、耀州窑瓷器共四十三件。

在这个裸埋的窖穴底部正中央,发掘出了一个荷叶盖罐,将这个罐子堆放在窑穴最中央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使其它瓷器被压坏,也能保证这件瓷罐的安全。

这只罐子清理出来之后,顿时震惊全国。

首先罐体极大,其次盖罐胎质洁白细腻,最关键外施梅子青釉,釉色柔和淡雅。盖子的边沿起伏成荷叶卷曲状,从上往下看,就像一片荷叶在随风浮动,非常漂亮。

梅子青品种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这件青釉荷叶盖罐,恰是其中之一。

而且还是最大的一件。

而荷叶盖罐的造型,在此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元代的产物。

因此这件梅子青瓷荷叶盖罐,就和华严三圣造像将夹苎造像实物从隋代前推到了北齐一样,也将荷叶盖罐烧造历史,从元代前推到了南宋。

这就改写了中国的瓷器史,这件文物也就成了国家一级文物。

那么,如此众多且质地精良的瓷器,为何就此埋于地下呢?这个谜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解开。

目前最大可能的猜测,是与宋蒙战争有关。

相关历史记载,宋朝时期,遂宁县金鱼村曾经是府衙所在地。因此这批宝藏应该是蒙古大军破遂宁府前,被当地商贾仓促掩埋的。

战乱持续多年,估计窖藏主人逃亡之后再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因此这批珍贵的瓷器就此掩埋地底近千年,给后人留下了叹为观止的宝藏。

而华严三圣造像是如何从北齐的首都邺城,展转流落到宜陵,完全就不得而知了,杨愔出身于弘农杨氏,弘农杨氏在东汉两晋都是巨族,后在尔朱氏之乱中,杨愔宗族被灭,不过因为影响力巨大,在高欢平定尔朱氏后,又对杨愔族人大加追赠。

一门之中,有两人获赠太师、太傅、丞相、大将军,三人获赠太尉、录尚书事、中书令,五人获赠仆射、尚书,二十余人获赠刺史、太守,史称“追荣之盛,古今未之有”。

因此周至和四表舅都认为三圣像应当是在杨愔被诛杀后,从杨氏家庙当中流落出来的,但是再往后的历史就再不可考了。

只能说峡江在历朝历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和遂宁县金鱼村类似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特别意外的事情。

聊到这里四表舅还特别关心周至的两件收藏,景德镇青花龙纹荷叶盖罐和梅子青釉荷叶盖罐。

这基本上是周至头两件有价值的收藏,当年也是在四表舅的引导下收入的。

元代瓷器的龙纹特点十分有特色,龙头较小,龙首无发,龙颈较细,龙身较长,龙肢瘦弱有力,龙趾多为三趾和四趾,常常辅以云朵。

加上苏麻离青的发色和晕染,鲜明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的构图,因此两人对于这件瓷器的年代都没有什么异议。

但是当时对梅子青瓷的研究却没有这么深,因为实在是过于稀少了,就连四表舅都拿不稳当。

因此对于另外一件青瓷盖罐的年代,他也只是怀疑与金鱼村的收藏有关联性,但具体应当属于元代和南宋,却只说还待研究。

如今随着断定金鱼村出土文物年代的诸多论文相继发表,蜀中的文玩藏家也对龙泉青瓷越发了解深入起来,以前曾经困惑过舅甥俩的问题,到如今也有了答案。

荷叶盖罐不光元代才有,这个命题解决了,周至手里这个罐子的年代问题也就同时解决了,和金鱼村荷叶罐一个性质——南宋梅子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